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 ASCO |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最新進展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組淋巴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的總稱,其中B細胞NHL佔70-85%。雖然NHL是一種治癒度較高的癌症,但轉移性和複發性依據是嚴峻的挑戰。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大放異彩,在NHL治療更是不逞多讓。

以CAR-T為主的細胞治療、雙特異抗體和來那度胺為主的免疫療法以及BTK和PI3K抑製劑為主的靶向治療極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我們也將摘取今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中這些療法在NHL治療的臨床進展,以饗讀者!

CAR-T

2017年10月Kite Pharma(現被吉利德收購)的CAR-T療法Yescarta獲美國FDA批準上市,用於治療罹患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開啟了CAR-T在淋巴瘤的旅程。DLBCL是NHL主要類型,佔其三分之一左右。

2018年5月諾華的Kymriah也獲得了FDA的第二個適應症-難治/複發性DLBCL,意味著CAR-T,特別是CD19-CAR-T在以DLBCL代表的NHL中的成功。現如今諾華、吉利德和Juno(被新基收購,新基又被BMS收購)呈三足鼎立之勢。

我們將簡單介紹ASCO兩項CAR-T在NHL中的臨床試驗。第一項研究揭示CAR-T療效與PD-1/PD-L1通路的關係,第二項關於Yescarta在複發B細胞淋巴瘤中的臨床效果。

第一項研究中,CD19 CAR-T在難治/複發B細胞淋巴瘤中已見成效,但以PD-1/PD-L1為代表的免疫抑製通路會影響CAR-T的全力發揮。最近研究發現一種新型的PD-1/CD28嵌合轉換受體,可以在動物模型中提高抗腫瘤活性。

因此,這項研究首次評估了這樣一個CD19-PD-1/CD28-CAR-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是一項單臂開發多中心一期臨床試驗,招募18-75歲複發/難治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17名患者先接受條件性化療,然後輸入0.5-4 ×106CAR T細胞。

結果顯示:PD-L1的總體陽性率為15/17 (88.2%),PD-L1陽性平均比例為19.7% (5-50%)。14名患者(82.35%)出現了低於2級的細胞因子風暴(CRS),4人(23.53%)出現了1級神經毒性,但這些副作用都可以逆轉。

該試驗的總體響應率(ORR)為58.8% (10/17),完全緩解率(CR)為41.2% (7/17)。在5個月的中位隨訪期時,所有患者的中位總體生存期(OS)還未達到。這些數據說明該CAR-T在可以靶向PD-L1高表達的淋巴瘤患者【1】。

第二項研究著重分析了Yescarta在名為ZUMA-1臨床試驗中不同年齡患者的治療情況,主要針對65歲以上的患者。在ZUMA-1兩年隨訪期內,ORR為83%,其中CR為58%,39%的患者在持續響應中。

10CD19 CAR T 細胞/kg治療,二期臨床的主要終點是ORR,其他重要終點包括副作用(AE),OS和外周血CAR基因細胞水準。患者年齡超過65和低於65將進行對比。截至2018年8月11日,108名患者接受了治療。其中≥ 65歲患者27名,< 65歲81名,兩組平均年齡分別為69和55歲,男性比例分別為81%和63%,接受過至少三次治療的患者分別為67%和72%,腫瘤負荷分別為379022

臨床二期患者(n = 101)中位隨訪期為27.1個月。≥ 65歲和< 65歲患者ORR分別為92%和81%(CR為75%和53%),持續響應率分別為42%和38%(持續CR為42%和35%),24個月OS率分別為54%和49%。

≥ 65和< 65歲患者經歷超過3級AE比例分別為100%和98%,超過3級神經毒性分別為44%和28%,CRS分別為7%和12%,其中每組4%患者死於AE。CAR-T細胞增殖在兩組患者中沒有顯著差別【2】。

雙特異抗體

癌症免疫治療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增強免疫系統抵抗癌症的能力,二是讓免疫系統找到真正的癌細胞。由於癌細胞來源於自體細胞的突變,很多情況下免疫系統是「傻傻分不清楚」的。於是,科學家們就必須通過分子手段給這些癌細胞貼上標籤。

雙特異抗體於是應運而生,它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可以與免疫細胞,如T細胞結合;另一部分可以特異地和腫瘤細胞結合。這樣,雙特異抗體就像個媒婆,將免疫細胞和腫瘤細胞「撮合」到一起,讓他們「相愛相殺」。

另一種情況是,雙特異抗體能結合兩種不同的抗原,然後另一端攜帶毒素(其實相當於雙特異的抗體藥物偶聯)。雙特異抗體負責結合不同抗原細胞,結合後就給他們「下毒」,達到精準「毒殺」腫瘤細胞的目的。

我們分別介紹一項這兩種雙特異抗體在ASCO上的進展。第一項關於blinatumomab,這是一個CD3CD19雙特異抗體,也是FDA第一個批準的雙特異抗體。這項研究主要關於blinatumomab在難治/複發性NHL中完全緩解的持續性(DOCR)。

用以評估blinatumomab在難治/複發B細胞NHL的DOCR的數據來自兩項二期臨床研究(NCT01741792和)。NCT01741792包括25名患者,NCT02910063有41名患者。

這些患者的基本情況為:平均年齡59歲(41-77),54%為男性,54%為複發患者,平均接受前線治療次數為2(1-7),15%患者前期經歷了自體乾細胞移植。

在第一個臨床試驗的接受blinatumomab治療的25名患者中,4 (16%)名患者達到CR。在第二個試驗中,41名接受治療患者其中9 (22%)名患者達到CR。中位DOCR還未達到。

在9.1個月隨訪期的綜合分析中,3名患者(23%)疾病複發(試驗1,兩名;試驗2,一名)。在12和18個月時,綜合分析中維持CR的可能性為53.0%【3】。

第二項研究中,雙特異毒素DT2219融合了白喉毒素(DT)的催化域和靶向人CD19和CD22抗體的單鏈可變區(scFV)。一期臨床的主要終點是確定DT2219劑量是否耐受,通過八次給葯時間(分別第1、3、5、8、15、17、19和22天)。

二期試驗的擴展終點為在第29天給葯建立初步的總體反應數據,包括A(難治/複發B細胞淋巴瘤)和B(B細胞白血病)兩部分。入組標準是患者的DT中和抗體(NA)的基線水準低於50%。

18名CD19和CD22表達的難治/複發患者(NHL 12,ALL 6)被招募,平均年齡65歲(50-83)。8個60 mcg/kg劑量耐受性良好,最普通的副作用包括毛細漏孔、AST/ALT升高、低白蛋白、體重升高和白細胞減少。所有副作用為1-2級,並在給葯3-5天內緩解。

沒有發現中性粒細胞減少熱和免疫介導的副作用。4名患者在80 μg/kg/day劑量下發生劑量限制毒性(DLT):4級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n = 1),3級LFT異常(n = 2)和4級超過7天的血小板減少(n = 1)。

13名患者可用於響應評估,其中3人獲得了客觀臨床受益。一名難治的B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在一個療程後達到完全緩解。

2名轉化淋巴瘤患者獲得短暫腫瘤縮小,但是由於DLT和NA滴度升高而不得不停止DT2219治療。相關性研究顯示近期接受美羅華治療的NHL患者的中和抗體水準降低【4】。

免疫調節劑-來那度胺

來那度胺被譽為「三大神葯」之一,預計在5年內能坐上全球藥物銷售額頭把交椅。來那度胺從發生「海豹兒」的沙利度胺改良而來,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來那度胺被批準用於多發性骨髓瘤,但其已迅速擴展到淋巴瘤和實體瘤中。

來那度胺的作用機制主要有三種:直接腫瘤殺傷作用、抑製血管生成和免疫調節作用。一般情況下,來那度胺作為免疫調節劑發揮作用,能夠促進某些細胞因子的分泌和上調免疫通路而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加強對腫瘤細胞的殺傷。

這裡,我們將介紹ASCO兩項關於來那度胺的研究。第一項是來那度胺對美羅華治療的複發/難治NHL的維持作用;第二項是來那度胺在DLBCL和高階NHL(HGBCL)中的臨床效果。

第一項研究中,惰性NHL(iNHL)缺乏標準治療,而來那度胺顯示出提升美羅華活性,其中在難治/複發iNHL的中位PFS為39.4個月。

該項研究分析的數據來自IIIb期的多中心MAGNIFY研究,目的是確定1-3a期複發/難治濾泡性淋巴瘤(FL)和邊緣區淋巴瘤(MZL)中來那度胺的維持作用。該分析評估的主要終點是經歷至少一線治療患者的ORR。

在平均16.7月隨訪期內,一共招募了370名患者(80% FL和20% MZL)。平均年齡為66歲,83%為III/IV期疾病,平均兩次前線治療(95%接受過美羅華)。可評估的有效性患者達到73% ORR和45% CR(下表)。

中位TTR為2.7個月、中位DOR為36.8個月、中位PFS為36.0個月。142/370被隨機進入到維持試驗。最常見副作用為48%疲勞、40%中性粒細胞減少、35%腹瀉、30%噁心和29%便秘。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為34%,其他3/4級副作用< 6%【5】。

第二項研究中,到目前為止,複發/難治DLBCL和HGBCL臨床療效依舊不佳,特別是那些不能進行乾細胞移植和CAR-T治療的患者。不過,來那度胺在這些疾病中效果不錯,特別是激活類B細胞(ABC)亞型。

這項研究分析了連續入組的DLBCL患者接受來那度胺後的臨床收益,主要通過組織轉化學和MYC轉座情況等特性來確定。這些數據來自羅切斯特大學2011-2018年接受來那度胺的DLBCL和HGBCL患者。

通過鑒定總共有62名患者,平均年齡76歲,大部分經過兩次以上治療。ORR為43.5%,包括14名患者達到CR。中位PFS為4.6個月,其中18名患者PFS超過一年。中位OS為14個月。GCB和非GCB患者的PFS、OS和ORR沒有差異。

16名轉化FL患者中位PFS為24個月,中位OS為46.7個月,而GCB類型OS為7.8個月,呈顯著差異(p = 0.02)。值得注意的是,6/7 MYC陽性患者獲得客觀響應,包括3個CR。所有雙打擊或三打擊患者獲得客觀響應,包括2個PR和1個CR【6】。

PI3K抑製劑

PI3K/AKT信號通路發現在許多癌症中異常活躍,與腫瘤的發生、進展以及複發耐葯有些密切關係。因此,近年來PI3K抑製劑的開發也成為了一個熱點。迄今為止,共有四個PI3K抑製劑被FDA批準用於治療各種癌症,特別是NHL。

第一個被批準的PI3Kδ抑製劑是idelalisib,用於治療CLL。隨後批準的PI3K全抑製劑copanlisib用於治療NHL。而去年批準的PI3Kγ/δ抑製劑duvelisib則用於治療CLL和NHL。只有今年批準的PI3Kα抑製劑alpelisib用於治療乳腺癌。

今年的ASCO當然也不乏PI3K抑製劑的報導。我們將選取其中三項臨床研究,與大家一起共享PI3K抑製劑在NHL治療上的進展。

第一項研究關於copanlisib在複發FL中兩年隨訪的結果。Copanlisib 於2017年在基於CHRONOS-1的臨床試驗被FDA批準用於複發FL。這項報告主要分析兩年隨訪期copanlisi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經歷超過兩次前線治療的惰性FL患者在第1、8和15天接受60mg copanlisib,28天一個療程,主要終點是ORR。數據截至日期是2018年2月20日。

該研究共招募104名FL患者,平均年齡62歲,中位前線抗癌治療次數為3(2-8),其中27名患者(26%)被歸為疾病3期。ORR為59%,CR為20% (n=21),其中14名患者在2016年6月初次分析達到CR。

中位DOR為12.2個月(0.03-43)。SD為33%,SD中位持續時間為7.8個月(1.3-23)。中位PFS為11.2個月(0.03-44),其中33%患者在兩年後依舊無疾病存活。中位OS為3.2年(0.06-4.2),其中67%兩年後還存活。

治療中位持續時間為26周(1-192);安全隨訪中位持續時間為29周。在3期疾病群體,ORR為67%(26% CR),中位DOR為10.9個月,中位PFS為12.5個月,中位OS為2.5年。

在超過25%患者中常見副作用包括:疲勞、中性粒細胞減少和發熱。高血糖和高血壓是短暫表現。肺炎和結腸炎發生率很低【7】。

第二項是關於parsaclisib的二期臨床研究。Parsaclisib是一種高效高選擇性的下一代PI3Kδ抑製劑,在之前的一期研究中顯示了在包括DLBCL的複發/難治NHL中作為單葯的初步療效。這項研究將進一步分析二期臨床結果。

患者招募至兩組:A,未經BTK抑製劑治療組;B,經BTK抑製劑治療組。患者接受8周每天20 mg口服parsaclisib。截至2018年6月22日,60名患者(A組55人,B組5人)接受治療,平均年齡71歲(36-94),男性63.3%,60%患者超過3次前線治療。

結果顯示:A組ORR為25.5%(14/55),其中8人CR,6人PR;中位PFS為2.2個月(2.0-4.1);中位DOR為4.5個月(2.1-5.1)。B組ORR為20%(1/5),1人CR。

超過10%患者的常見非血液治療急性副作用(TEAE)包括皮疹、結腸炎/腹瀉、噁心、咳嗽和發熱。另外有少量的3/4級AST和ALT上升,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貧血發生。發生頻率最高的TEAE為發熱、身體惡化和高鈣血症。

TEAE導致7名患者停止治療(2名治療相關),20名患者劑量中斷(10名治療相關),3名患者劑量降低(所有均治療相關)。治療的中位持續時間為57.5天(11-318)【8】。

第三項研究關於另外一個PI3Kδ抑製劑umbralisib在複發/難治MZL中的應用。雖然美羅華單葯或聯合化療能夠提高MZL患者臨床效果,但複發也很常見而且並不是所有患者都對療法響應。

Umbralisib是一種新型的下一代PI3Kδ抑製劑,具有獨特的酪蛋白激酶1ε (CK1ε)抑製活性,與早期PI3Kδ抑製劑相比具有不同的耐受性。招募的MZL患者標準是經歷過至少一次前線治療,包括超過一次CD20抗體治療。

患者接受口服800 mg/天/次 umbralisib直到達到PD或患者不能承受毒性。主要終點是ORR,次要終點是DOR、PFS和安全性。

試驗共招募69人,本次報告最初經歷至少6個月隨訪的38名患者的數據。這些MZL的類型為:淋巴結外23人、淋巴結8人和脾臟型7人。平均年齡為67歲(34-81),平均前線治療為2次(1-5)。7 (18%)名患者隻接受過美羅華治療,而26 (68%)名患者接受了至少一次包括CD20抗體的化療-免疫治療。

中位隨訪為9.6個月。ORR為55%(4 CR和17 PR)。11名患者 (29%)達到SD,其中6位仍在研究中,時間為7-12個月。臨床獲益率為84%,而91%患者經歷了腫瘤縮小。起始響應的平均時間為2.7個月,中位DOR並未達到。

12個月PFS為71%。常見的副作用包括:45%腹瀉、29%嘔吐、26%疲勞、26%頭疼、24%咳嗽和21%食慾下降。最常見3/4級副作用包括:8%中性粒細胞減少、5%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和5%腹瀉。58%在數據截止持續治療【9】。

其他小分子抑製劑

小分子抑製劑靶向治療在血液疾病中扮演著重要作用,如抗癌神葯格列衛。在NHL中,除了上面提到的PI3K抑製劑,其他如BTK抑製劑、蛋白酶體抑製劑和表觀遺傳抑製劑等也各有千秋。

由於篇幅有限,我們將選取三篇不同的ASCO摘要,代表三個不同類型的小分子抑製劑,分享它們在治療NHL中的應用和進展。這三類小分子抑製劑分別是HDAC、BTK和JAK。

在第一項研究中,nanatinostat是一類選擇性口服HDAC抑製劑,靶向HDAC1-3,但不能抑製HDAC6。Nanatinostat能在EBV陽性淋巴瘤誘導EBV胸苷激酶(TK,BXLF1)和蛋白激酶(PK,BGLF4)的表達。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檢測nanatinostat聯合抗病毒藥物纈更昔洛韋(VG)能否誘導對抗病毒藥物的腫瘤敏感性以及影響EBV誘導的T細胞耗竭。

該研究採用3+3實驗設計。實驗目的:最大耐受劑量(MTD)、推薦二期臨床劑量(RP2D)和有效性。主要終點:安全性。次要終點:PK和響應率。擴展終點:PBMC組蛋白H3乙醯化、血清EBV DNA定量(pEBVd)和免疫分子標記物。

截至2019年1月10日,共招募15名患者(4男11女),平均年齡60歲(19-79),經歷平均兩次前線治療的各種淋巴瘤類型。群體1超過了MTD(DLT包括: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

與前期研究相比,nanatinostat PK升高了兩倍,但VG的水準與發表數據一致。群體2劑量有所降低,目前在3名患者中沒有發現DLT。大部分非血液治療相關副作用為1-2級。大多3級以上副作用是血液相關的。初期肌酐蛋白水準上升,響應VG後下降。

在7名可評估患者中,4人發生響應(2 CR和2 PR),分別為移植後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PTLD)、DLBCL、免疫母細胞淋巴瘤(AITL)和漿母細胞淋巴瘤。兩人達到SD,一人PD。8名可檢測到基線pEBVd水準患者中7人病毒水準下降【10】。

第二項研究是BTK抑製劑acalabrutinib聯合K葯在DLBCL中的1/2臨床試驗。Acalabrutinib是二代BTK抑製劑,於2017年底批準用於套細胞淋巴瘤。其在複發/難治DLBCL的單葯ORR為24%。體外實驗中K葯能夠提升acalabrutinib活性,有解決依魯替尼耐葯的潛力。

入組標準為超過一次前線化療-免疫治療且沒有乾細胞移植的DLBCL患者。主要終點為安全性。共招募患者61人 (30 GCB; 31 non-GCB),平均年齡67歲(30-85),平均前線治療次數為3(1-8),1名患者經歷了移植。

常見3/4及AE為中性粒細胞減少(15%)和貧血(11%)。5級AE為呼吸衰竭(n=3),膿毒症、膿毒性休克和腹部膿腫(各一人)。所有心房纖顫比例為5%(n=3),超過3級的大出血為11%(4胃腸道、1肺部、1鼻衄和1血尿)。

3/4級免疫介導AE包括ALT升高(n=4)、肺炎(n=2)和結腸炎(n=1)。ORR為26%(下表),在GCB(27%)和非GCB(26%)中相當。平均研究時間為5.2個月。停止治療的原因主要是PD和AE。截止2018年6月,10名患者仍在研究,6人治療,7人沒有達到PD【11】。

最後一項研究是關於JAK抑製劑ruxolitinib在DLBCL和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中的二期臨床試驗。JAK-STAT信號通路報導在淋巴瘤中組織性激活,說明靶向這個通路很有可能獲得臨床受益。

Ruxolitinib磷酸鹽是一口服JAK抑製劑,是高階淋巴瘤的潛在治療藥物。患者接受10 mg/天或5 mg一天兩次(BID),並爬坡到25 mg BID。主要終點是評估ORR,次要終點是PFS、OS、DOR和安全性。

招募的60名患者包括25名PTCL,32名DLBCL和3名未能診斷患者。平均年齡為62歲,56.6%患者處於疾病4期。平均治療周期為2(1-60)。達到評估期時,76%患者已經對療法發生進展。患者中位隨訪期為3.7個月(0.9-61.4)。

41名患者數據可用於響應評估。1名PTCL患者達到CR。1名患者達到PR,4人SD。在響應者中,1名SD的PTCL患者維持響應達到60個月,1名PR患者為31個月。中位OS和PFS分別為5.9和1.8個月。PTCL和DLBCL患者PFS分別為2.2和1.8個月。

DLBCL和PTCL患者中位OS分別為5和6.9個月。6個月PFS和OS預計為17%和49%。PTCL和DLBCL患者的PFS和OS沒有顯著差異(p = 0.42, p = 0.94)。3級或以上AE為62%,其中20%貧血、8%血小板減少和6%感染【12】。

小結

一般來說,NHL有著不錯的預後,特別是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大行其道的時代。但難治和複發性疾病依舊是任何癌症的重點,而各大葯企殫精竭慮也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新技術、新療法以及新藥物的出現正在改變NHL治療的局面。

ASCO上的這些突破以及進展告訴我們,無論是革命性的新藥物的發現,還是新藥物組合的聯袂,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幾率和生活質量。將臨床研究與基礎研究相結合,更深層次地挖掘致病機理,會有更多的患者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1】Hui Liu, Wen Lei, Chaoting Zhang, Chunmei Yang, Juying Wei, Qunyi Guo, Xiaojun Guo, Zhilu Chen, Ying Lu, Zheming Lu, Wenbin Qian. A phase I trial using CD19 CAR-T expressing PD-1/CD28 chimeric switch-receptor for refractory or relapsed B-cell lymphoma.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abstr 7557).

【2】Sattva Swarup Neelapu, Caron A. Jacobson, Olalekan O. Oluwole, Javier Munoz, Abhinav Deol, David Bernard Miklos, Nancy L. Bartlett, Ira Braunschweig, Yizhou Jiang, Jenny J. Kim, Lianqing Zheng, John M. Rossi, Frederick Lundry Locke. Outcomes of patients (pts) ≥ 65 years of age in ZUMA-1, a pivotal phase 1/2 study of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axi-cel) in refractory large B-cell lymphoma (LBCL).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abstr 7555).

【3】Andreas Viardot, Georg Hess, Ralf C. Bargou, Nicholas Morley, Giuseppe Gritti, Karim Iskander, David Cohan, Alicia Zhang, Janet Franklin, Luke Coyle. Durability of complete response after blinatumomab therapy for refractory/relapsed aggressive 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abstr e19041).

【4】Veronika Bachanova, Qing Cao, Daniel Jordan Weisdorf, Julie M Curtsinger, Sarah A. Cooley, Jeffrey Miller, Daniel Vallera. Bispecific ligand-directed toxin targeting CD22 and CD19 (DT2219) for refractory B-cell malignancies: Results of phase I-II trial.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abstr e19066).

【5】David Jacob Andorsky, Morton Coleman, Abdulraheem Yacoub, Jason M. Melear, Suzanne R. Fanning, Kathryn Kolibaba, Frederick Lansigan, Chris Reynolds, Kenneth A. Foon, Jiahui Li, Mary Llorente, Mathias J. Rummel, Jeff Porter Sharman. MAGNIFY: Phase IIIb interim analysis of induction R2 followed by maintenance in relapsed/refractory indolent non-Hodgkin lymphoma.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abstr 7513).

【6】Thomas David Rodgers, Andrea M Baran, Patrick Michael Reagan, Carla Casulo, Andrew Evans, Walter Richard Burack, Jonathan W. Friedberg, Paul M. Barr. Outcomes of lenalidomide in diffuse large B-cell (DLBCL) and high-grade NHL (HGBCL):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abstr 7547).

【7】Sirpa Lepp?, Armando Santoro, Judit Demeter, George Follows, Georg Lenz, Won Seog Kim, Luigina Mollica, Arnon Nagler, Colin Phipps Diong, Mariano Provencio, Don A. Stevens, David R. Trevarthen, MingLu Wang, Oliver Wirtz, Ashok Miriyala, Jose Garcia Vargas, Barrett H. Childs, Pier Luigi Zinzani, Martin H. Dreyling. 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nts (p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r/r) follicular lymphoma (FL) treated with copanlisib.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abstr 7553).

【8】Morton Coleman, David Belada, René-Olivier Casasnovas, Rémy Gressin, Hui-Peng Lee, Amitkumar Mehta, Javier Munoz, Gregor Verhoef, Claudia Corrado, Douglas James DeMarini, Wanying Zhao, Xuejun Chen, Keith Fay. Phase 2 study of parsaclisib (INCB050465) for relapsed or 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CITADEL-202).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abstr e19038).

【9】Nathan Hale Fowler, Felipe Samaniego, Wojciech Jurczak, Ewa Lech-Maranda, Nilanjan Ghosh, Piers Patten, James Andrew Reeves, Lori Ann Leslie, Julio C. Chavez, Paolo Ghia, Corrado Tarella, John M. Burke, Jeff Porter Sharman, Kathryn Kolibaba, Owen A. O"Connor, Chan Cheah, Hari P. Miskin, Peter Sportelli, Michael S. Weiss, Pier Luigi Zinzani. Umbralisib monotherapy demonstrates efficacy and safet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arginal zone lymphoma: A multicenter, open label, registration directed phase II study.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abstr 7506).

【10】Pierluigi Porcu, Bradley Haverkos, Elizabeth Brem, Anusha Vallurupalli, Tatyana Feldman, Onder Alpdogan, Jonathan Edward Brammer, Locke Johnson Bryan, Stefan K. Barta, Sebastian Obrzut, Hao Shen, Rosemary Rochford, Robert A. Baiocchi, Corey Casper, John Gutheil, Robert McRae, Preston Daniels, Marshelle Smith Warren, Ivor Royston, Douglas V. Faller. A phase Ib/II study of oral nanatinostat (N) and valganciclovir (VG) in subjects with Epstein-Barr virus (EBV)-associated lymphomas.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abstr 7551).

【11】 Avyakta Kallam, Thomas E. Witzig, Mark J. Roschewski, Elizabeth Lyden, Matthew Alexander Lunning, Philip Jay Bierman, Gregory Bociek, James O. Armitage, Julie Vose. Phase II multi-center study of ruxolitinib phosph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d or 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and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TCL).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abstr e19063).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