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哮喘不發作就沒事了嗎?帶您認清哮喘治療的幾個誤區……

導讀:生活中,很多哮喘病人發現自己的病情好轉了,就會開始停葯。那麼,哮喘不發作就沒事了嗎?

每次發作

他都會使用藥物

一旦癥狀緩解

他就感覺沒病似的

再也不用任何藥物

然而,小秦哮喘最近發作次數越來越頻繁,活動時也時常感覺胸悶、氣喘……其實,小秦由於用藥不規範,導致哮喘無法得到控制,肺功能出現不可逆損害,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品質。

有很多類似小秦的哮喘患者由於治療不規範,用藥不恰當,導致哮喘反覆發作

因此在藥物治療過程中,哮喘患者千萬不要犯下列3種錯誤:

錯誤一

哮喘發作了才是生病,一旦癥狀緩解,就不需要接受治療

這些患者對哮喘最大的認識誤區就是「哮喘不需要接受長期治療」。

實際上,哮喘是一種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當呼吸道的這種炎症程度越重,正常呼吸就越困難。

如果沒有採取任何抗炎的措施,將會導致支氣管阻塞或攣縮,嚴重者可能因呼吸困難而危及生命。

因此,只有堅持長期規範治療,才能控制哮喘。

錯誤二

拒絕使用吸入型糖皮質激素

有些患者擔心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而拒絕使用糖皮質激素,包括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或者僅在發作時使用吸入型糖皮質激素。

實際上,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治療哮喘的主要方法。 吸入型糖皮質激素作用於局部,全身副作用少。

大量臨床試驗亦證明:長期吸入中等量的糖皮質激素是非常安全的。因此,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長期吸入糖皮質激素作為維持治療,預防哮喘發作

當然,在氣道炎症得到控制時,可以逐漸減少吸入激素的用量,用最少的劑量達到最佳的控制。

錯誤三

喘憋癥狀減輕就自行減量激素

有一些哮喘患者,在吸入激素1~2周後,自覺喘憋癥狀明顯減輕,就自行將激素劑量減少,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控制氣道炎症需要一個過程,短期使用激素後,喘憋癥狀減輕並不意味著氣道炎症已經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如果在這時草率地減少吸入激素的劑量,很容易誘發哮喘複發。

按照哮喘診療指南 ,應用某一劑量的激素吸入治療,達到無明顯急性發作、峰流速基本正常,至少要維持3個月以上,在醫生指導下,才可以考慮減少激素劑量。

總之,哮喘是慢性病,就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哮喘是可以預防、可以控制的疾病。避免接觸過敏原或其他刺激物,規範化使用治療藥物,定期參加哮喘患者教育活動,加強自我管理,可使大多數患者達到哮喘的全面控制,成為沒有哮喘發作的哮喘患者。

版權聲明:部分圖文來源於互聯網及公眾平台,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