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山西汾酒1億設國際子公司 多位股東經完成階段性減持

  財經嘯侃 王詣予 

  2018年7月6日晚間,山西汾酒(600809.SH)發布第七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議公告,決定投資1億設立全資子公司,引發資本市場關注。

  公告顯示,為整合汾酒、竹葉青酒的行銷管道,提高市場運行效率與運行品質,組織推進汾酒國內外銷售,建立汾酒國際貿易產業化布局,董事會會議同意以現金方式出資1億元設立山西杏花村汾酒國際貿易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暫定名),山西汾酒所持股權比例為100%。

  據悉,山西汾酒新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主要經營範圍包括經濟貿易谘詢,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制或禁止的除外);食品經營:預包裝食品的批發零售。

  山西汾酒此次投資1億設立全資子公司,主要得益於其以往良好穩定經營業績的資本支撐,意在推進汾酒國內外銷售進程,進一步實現“走出山西,布局全國”戰略目標的深入落實。

  回看其2017年年報,山西汾酒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0.37億元,同比增長37.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為9.44億元,相較於2016年的6.05億元,增幅為56.02%。

  2018年4月27日,山西汾酒發布其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2.4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為7.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82%,營收與淨利均繼續保持續增長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山西汾酒第一季度營收與淨利漲幅均超過40%,初步實現營收40%以上增長的目標。

  而2018年是汾酒集團全面落實改革舉措,實現各項經營指標關鍵性突破的重要一年,汾酒集團計劃到2020年全面實現“4421”三年攻堅目標。

  其中,“4”:以2017年為基數,實現酒類收入、酒類利潤、原酒產量、上市公司市值翻番;

  “4”:建成4個一流基地(產業包裝基地、原糧種植基地、白酒產業基地、杏花村文化旅遊基地);

  “2”:市場布局的兩個優化:中高端產品銷售佔比從40%提高到70%以上;大力拓展省外市場,省外和省內營收佔比由4:6(2017)逐漸提升至5:5(2018)、6:4(2019)、7:3(2020);

  “1”:進入白酒行業第一方陣,市場佔有率大幅度提升。

  從分地區看,2017年,山西汾酒省內營收約為35.72億元,省外營收約為24.0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5.80%、26.37%,在繼續保持山西乃至華北地區白酒市場主導地位的同時,省外市場行銷活力也不斷增強。

  正是基於汾酒省內根深蒂固的穩定業績支持,山西汾酒意在打破區域性經營的局限,進而布局全國,這不僅僅體現在其汾酒國際貿易全資子公司的設立,還體現在其不斷豐富產品線,實施品牌系列化的經營戰略上。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初,山西汾酒重點推廣竹葉青,11月,又推出了新品巴拿馬汾酒。在2018年的成都糖酒會上,汾酒的青花系列還再次推出新產品,不斷增加其產品系列與數量。

  而青花汾酒系列正是山西汾酒中高端價格帶的主力產品,數據顯示,2017年,青花汾酒系列實現營收約為12億元,並且省外市場部分約佔到90%,成為驅動山西汾酒全國行銷網絡深入布局的主要動力。

  當前我國白酒市場呈現出穩定增長態勢,白酒消費也向主流品牌集中,一線白酒品牌銷量保持穩定,二、三線白酒品牌或迎來梯次重排,且隨產能的累積不斷擴容,預計到2020年,中高端價格帶白酒市場將由2017年的400億增長至700億,複合增速達20%以上。

  山西汾酒正是想抓住此次中高端價格帶白酒市場迅速擴容的投資機會,圍繞其青花汾酒品牌打造更多差異化的系列產品,以此進一步增加省外市場營收,提高市場份額佔比,加速全國化產業布局。

  但反觀全國性白酒品牌,2017年營收突破百億的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在白酒行業擠壓式的競爭格局下都在堅持自身的核心品牌,比如茅台的飛天、五糧液的普五,甚至是縮減自身其他產品線,以此來集中優質資源加速核心品牌的更新,而山西汾酒不斷增加產品線的舉措卻與之大相徑庭。

  對此,酒行業專家蔡學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汾酒近年來急於推出新品,主要是長久以來缺失高端產品所致。而增加高端產品,是希望借此提高品牌形象的高度。並且,自2016年開始,汾酒尋求走出山西的意圖越來越明顯,無論是打造新系列產品還是繼續推出高端產品線,都是為了實現汾酒的全國化。但汾酒的走出態勢並不具有攻擊性。

  “汾酒名號家喻戶曉,可具體到是哪一款產品,很多人並不知曉,這就是汾酒最大的問題。所以汾酒在產品宣傳和推廣上,呈現出的是碎片化和模糊化的產品矩陣,並未真正地將產品通過各類行銷傳達給消費者,在本身不具備有較高曝光度主打產品的情況下,消費者很難記住汾酒究竟有什麽產品”酒水行業研究者歐陽千里也就此發表意見。

  然而,對於山西汾酒通過增加產品線來提高市場份額的策略,業界也有不同聲音。

  旗碩物聯谘詢經理苗紅認為,汾酒增加產品線的做法較為明智,“五糧液也好,瀘州老窖也罷,當初之所以允許眾多貼碼產品存在,是希望通過全國各地區經銷商的推廣,實現各區域消費者對各自品牌的認知,這樣,積累一定消費群體後再梳理產品線來提高淨利潤。當然,不排除汾酒也是采取類似的戰略”。

  山西汾酒在市場銷售管道層面也異於同行,主要致力於銷售管理層面的改革與新型行銷模式的構建,逐步形成了“以入股優質企業成立混合所有製公司、聯合區域經銷商成立大平台公司和以產品系列為主體成立的混合所有製合資聯銷公司”的新模式。

  同時,山西汾酒還實行“半控價、全控價”和“價費分離”的價格管控模式,實現了主銷產品的順價銷售;將竹葉青酒行銷公司並入汾酒銷售公司進行一體化運作,實現了兩大品牌協同發展;成立了汾牌系列酒行銷公司,初步實現個性化品牌集中管理與系統運營。

  對此,業內人士向《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王詣予表示,品牌集中管理與系統運營能夠減輕企業管理壓力,同時還能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與治理機制的完善,有利於增強盈利水準。

  由於業績發展十分強勁,山西汾酒的股票也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若不是近期A股整體表現陰霾,山西汾酒的股價應該會更高。當然了,山西汾酒的多位股東也趁機作了減持。

  日前,山西汾酒發布公告稱,李明強董事於2018年6月28日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3700股,成交價格61.12元,減持計劃實施完畢。

無獨有偶。

  無獨有偶。

  山西汾酒副總經理武世傑於2018年1月19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3700股,未超過其所持股份的25%,交易均價63.73元。

  另外,作為山西汾酒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晉泉湧有限責任公司於2017年12月18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5.0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06%,交易均價58.33元。

  有投資者認為,山西汾酒多位股東紛紛在股價高位上進行減持,可能是覺得公司業績高速增長勢頭難以持續下去。

  不過,申萬巨集源在研報中指出,2018年,山西汾酒更加注重良性高品質增長,看好山西汾酒中長期改善太空。(作者:王詣予)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