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內外管理失控,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的軍令狀待考

近日,汾酒集團的開發酒亂象,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汾酒表示,汾酒集團一直非常重視品牌的管理工作,但多年來,確實存在品牌較為繁多的現象。汾酒集團2018年十月提出產品瘦身計劃,2019年又成立規範品牌運營專項工作組,但由於產品包材、合作期限等各方面的原因,時間稍有遲緩。此外,不排除一些開發商或非開發商獲悉汾酒品牌瘦身工作計劃後,趁亂獲取非法利益的行為,造成混亂。

此外,還有經銷商向藍鯨產經記者表示,曾遭遇“山西汾酒代理”騙局。

有業內人士向藍鯨產經記者分析稱,汾酒近期出現的開發酒亂象其實在中國白酒行業內都普遍存在,但是既然已經表態要進行清理,就應該快速處理,比如五糧液近期下發文件對貼牌產品進行清除。對於騙局,汾酒集團應該加大內部管理,有人大張旗鼓以山西汾酒名義招商,將嚴重影響汾酒的品牌形象,同時也暴露出該公司內部管控上的漏洞。

而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曾在2017年簽下軍令狀,要在2017年-2019年完成一定的業績目標以及集團整體上市,2019年即軍令狀大考之年,李秋喜能否完成也值得期待。

開發酒市場混亂,外憂難平

近日,新京報報導稱,在山西太原、汾陽等地的酒類市場上,有經銷商、開發商出售的汾酒批發價與零售價相差懸殊。據稱,這部分汾酒也就是所謂的“開發酒”,部分價格高達600元、800元,而批發價僅為30元、60元。

報導還稱,汾酒的“開發酒”名稱眾多,比如“中國第一名酒”、“第一村杏花村”、“原漿”、“老酒”等,但是這些名稱並不是由汾酒集團決定,開發商自行命名就可以。並且“開發酒”的包裝上雖然都印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品”字樣,但無法查詢具體生產地址等信息,部分經銷商、開發商還會用三無散酒灌裝冒充“集團酒”。

4月22日,汾酒集團通過汾酒官方微信公眾號針對開發酒亂象發布聲明稱,汾酒集團高層已經召開緊急會議,依據汾酒集團公司2018年10月份開始的產品瘦身工作總體安排,針對報導中的內容進行核查,對杏花村鎮周邊商鋪存在的假冒侵權產品問題,請求汾陽市警察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進行查處。

4月24日,該公眾號再次發布消息表示,4月22日下午,汾酒集團及汾陽市場監督管理局、汾陽市警察局、杏花警察分局等相關部門,從嚴查處銷售假冒侵權、“三無產品”等問題,清理整治不符合規定的“汾酒集團”系列產品。截止4月24日,累計檢查酒類經營商鋪33家,己勸產品下架。口頭通知關門避查商鋪68家,拆除冒用或私用汾酒集團牌匾掛49塊。

此前,藍鯨產經記者也曾獨家報導《汾酒集團敲響打包上市前奏,貼牌亂象亟待處置》(https://www.lanjinger.com/news/detail?id=105251),對汾酒貼牌酒進行詳細的介紹。據了解,以上提及的“開發酒”也被稱為“集團酒”,是由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聯盟以及下屬子公司生產,然後各個開發商、經銷商對產品的包裝、名稱自行設計;而“股份酒”也就是指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汾酒,也就是汾酒老廠生產,正宗的汾酒。

有業內人士表示,儘管山西汾酒現在出現開發酒亂像的事情,也不能直接否定貼牌、開發的模式,因為這種模式在早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市場佔有率,從而推進企業發展。但是,物極必反,當品種過多,無法管控的時候,就會蠶食企業品牌,並且使市場混亂。

值得一提的是,五糧液、茅台也有這種貼牌的現象,並且五糧液曾經依靠這種模式擴大市場規模嘗到了不少甜頭,但是久而久之,由於產品過多,質量良莠不齊,開始稀釋品牌價值。

近期,五糧液為提升品牌含金量開始整頓貼牌酒,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五糧液品牌管理事務部日前向運營商、專賣店下發通知,“VVV”、“五糧PTVIP”、“東方嬌子”、“壹玖壹捌1918”四個品牌產品已停止合作,要求各運營商、專賣店從即日起對自有門市進行清理,對以上產品進行下架,停止銷售。此次清理涉及上述四個品牌共22款產品,這些產品在包裝等方面與經典裝五糧液類似,屬於高仿產品。

內部紕漏,經銷商遭遇“李鬼”

此前,藍鯨產經記者曾接到經銷商爆料,有公司以山西汾酒的名義向全國招代理商,多位經銷商在汾酒集團遭遇“山西汾酒代理”騙局。(《汾酒集團貼牌混亂引招商亂象,經銷商"李逵"家裡遇"李鬼"》,https://www.lanjinger.com/news/detail?id=106011)

據了解,2018年11月27日,廠方組織代理商參觀中國汾酒城、汾酒博物館、山西汾酒釀酒車間和包裝盒倉儲庫房,其中一部分人由招商經理單獨簽約。第二天,在中國汾酒城某個釀酒車間樓上的黨委辦公室,再次組織簽約。

對方曾向代理商表示,集團是產銷分開,因此是以全國運營中心的名義與代理商簽訂合約,產品會發股份公司產品。

但是,一位代理商向藍鯨產經記者稱,自己接受對方的邀請去酒廠參觀,一共交付20萬元簽訂代理協議。但是收到貨後發現,並不是談好的山西汾酒的產品,而是汾酒集團的產品,並且產品的價格高於其他渠道的價格,從而導致其收到的貨物賣不出去,積壓在柯瑞。

受訪者提供的授權書及經銷合約落款的公司名稱和公章均為汾酒集團杏花村大缸酒全國運營中心,該運營中心負責人為鄧建民,受訪者所提供的名片顯示,鄧建民所屬公司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酒業發展區股份有限公司。

藍鯨產經記者在天眼查、企查查等多個企業搜索軟體中均未搜索到“汾酒集團杏花村大缸酒全國運營中心”相關資料,但是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酒業發展區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為汾酒集團,董事長為為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

藍鯨產經記者針對上述相關問題向山西汾酒董秘辦致電,並向山西汾酒以及汾酒集團相關負責人發送採訪提綱,但是至今未收到回應。

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向藍鯨產經記者表示:“辯證地看,一方面是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的表現,一方面是部分不良商戶利用廠家協助招商工作的漏洞開展欺詐行為所導致。”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也認為,“從上述的事件可以了解到汾酒內部管理體系的不健全,出現紕漏致使不法人員鑽空子,這對於汾酒的品牌有很大的傷害。同時,內部管理混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汾酒全國化運營速度。”

內憂外患,李秋喜的軍令狀怎麽辦

開發酒問題步步緊逼,內部監管不嚴,紕漏頻現,這對目前正在謀求集團整體上市的山西汾酒來說壓力大增。

據了解,為使汾酒集團能夠整體上市,實現集團公司層面的混合所有製改革,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曾在2017年簽下軍令狀,即2017-2019年任期經營業績目標責任書,核心內容是,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收入(酒類)增長目標為30%、30%和20%,三年利潤(酒類)增長目標為25%、25%和25%;並且在任期內完成汾酒集團的整體上市。他聲稱,“如因自身原因完不成目標任務,將引咎辭職。”

從汾酒集團以及上市公司的數據來看,李秋喜2017年和2018年的業績目標已經完成。

集團層面,2017年營業收入164.21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酒類收入70.76億元,同比增長41%,酒類利潤14.72億元,同比增長68%;2018年完成酒類銷售110億元,同比增長34%;酒類利潤同比增長57%。

上市公司層面,山西汾酒2017年和2018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3.61億元和93.8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4.42%和47.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9.52億元和14.67億元,同比增長57.39%和54.01%。

其中,2017年和2018年山西汾酒食品製造業營業收入分別為59.82億元和93.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7.29%和47.63%。從產品上看,2018年山西汾酒中高價白酒、低價白酒、配製酒營業收入分別為57.39億元、32.30億元、3.3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7.44%、47.59%、51.14%。

看起來,在李秋喜的軍令狀中,任期內實現集團整體上市才是最艱難的一部分。

2018年2月,汾酒集團為集團整體上市,引入華潤集團旗下華創鑫睿成為汾酒的第二大股東,汾酒集團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權比例降低到58.52%。

兩會期間,李秋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引進華潤作為戰略投資者,解決了我們多年想解決的國企一股獨大的問題,對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進行了重構。要實現混合所有製改革,就應該建立具有活力的現代企業模式和管理制度。同時,華潤的加入更有利於汾酒的全國化布局,華潤的渠道、管理經驗都是我們可以借鑒的。”

此外,汾酒集團為實現整體上市,聚焦主業、剝離旗下無法裝入上市公司的輔業資產,在2018年6月,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旗下國企結構調整基金以市場化方式溢價收購了汾酒職業籃球俱樂部資產;同月,汾酒集團又將汾酒文化商務中心項目轉讓給山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種種動作,都表明汾酒集團要加快混合所有製改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