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旅遊,能否擺脫抑鬱,爬出悲傷、憤怒的大坑?

本文作者:島上的心臟科醫生

饕餮一筐,不如品出一瓣橘子的醇香。

影片《Wild》(中文名《涉足荒野》)上映於2014年,改編自美國作家雪兒斯瑞德2012年的同名自傳,94天,1100英裡。儘管沒有驚險挑戰,但本身即壯舉。有關旅行,更有關自我找尋和內心成長。真誠,勵志,充滿能量。妮可基德曼大讚「驚艷,深受鼓舞和啟發」。奧普拉溫弗瑞「一頁頁地往下讀,越來越覺自己很沒種」。

在這裡,我想討論的是,旅遊能否幫助我們擺脫抑鬱,爬出悲傷、憤怒的大坑?

當今,周圍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說自己抑鬱了。職場、生活、感情、子女、金錢。。。無所不在的壓力,漫漫人生路,何處才是屬於我的精彩?工作或感情生活的不順利,都可能導致心情低落,但這常常只是抑鬱情緒,應當和醫學上的抑鬱症區分開。

雪兒便是一位抑鬱症患者。摯愛的母親去世之後,悲痛欲絕,她長期不能擺脫這種情緒。為了去除喪母之痛,他陷入吸毒、濫交和傷害自己的愛人的漩渦不能自拔,只能不斷尋求刺激以轉移注意力,同時,她合併明顯的焦慮,並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須知,抑鬱症在我們身邊並不少見,抑鬱症在正常人群中發病率大概在4-6%左右,如果合併慢性病,例如心力衰竭的人群中可以鋼彈25-80%。2010年全球因精神障礙導致23.2萬人死亡,其中約40%為抑鬱症有關(2013年柳葉刀雜誌)。

幸運的話,我們沒有抑鬱症,但卻無時不刻生活在易於產生抑鬱情緒的環境之中,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有些幫助。順便說一句,有一種微笑型抑鬱,表面樂觀,獨處卻沉默、孤僻、失眠,大家要當心。

抑鬱症的產生包括遺傳、性格、兒童時精神創傷、環境壓力和應激以及神經生物學因素等。雪兒幼時父親的家庭暴力深深傷害了雪兒,在母親去世的刺激之下,表現為對配偶的不信任和傷害的衝動。

抑鬱症的治療需要心理、藥物等綜合治療。雪兒也曾尋求心理的幫助,但一定要尋求正規的醫療幫助。正如在影片中所展現的,由於經濟條件所限,雪兒沒得到精神科醫生的幫助,接受正規的治療,因此療效也非常有限。

在絕望之中,雪兒鼓起勇氣,進行Pacific Crest Trail 遠足之路,通過長途步行找回自我,學會生活,最終擺脫了抑鬱。旅遊真的那麼有效嗎?我會盡量清楚的說明這一問題。但如果你不耐煩看完全篇的話,也請直接刷到文章的末尾,看到正確的結果。

據說,長期旅行的人傾向於擁有更高的開放度和更穩定的情緒。旅行讓我們跳出了舒適區,不得不適應新的人和事物,適應語言和食物的差異。這有助於旅行者獲得全新的視角,並對日常的變化不再大驚小怪,降低情緒化反應。所以,旅行不失為一種能夠幫助我們脫離不良環境刺激,從抑鬱情緒中走出來的良藥。

那什麼樣的旅遊最有利我們的心理健康呢?

首先,應當排除集郵式的旅行團,行色匆匆、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方式,只是用強製的行程把我們填滿,讓我們沒有思考的時間,更談不上思想上的升華。

豪華遊輪、酒店的度假遊,逃離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限制,我沒有嘗試過,所以,我也沒理由反對這種方式,生活不易,放鬆一下未嘗不可。然則過分的安逸實際上很難讓你找到辦法去應對現實生活中的挑戰,反倒有可能讓你更加的懶散和逃避回到現實。

再有,古今中外有很多苦修旅行,比如轉山、騎行西藏,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還有片中的太平洋山脊徒步。最為著名的,莫過於西遊取經。很難想像,從西安到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火焰山、漫漫沙漠的五萬餘裡路的長途跋涉,沒有心中的信念支撐,玄奘法師怎樣能闖過來的。肉體經歷坎坷和磨難,精神得到錘鍊和升華。

但正念修鍊之旅並不同於苦修旅行。想強化自身,以全新的視角去觀察生活,更好的應對環境中的壓力,尋求更多的參與而不是逃避。我所推薦的正念修鍊之旅可能更為有力。

先來看看什麼是正念。

念(梵文:smti,英語:Mindfulness ),佛教術語,五根之一。《清凈道論》認為,通過意念保持思慮的穩定。使修行者可以執持善的念頭與行為,放棄惡的行為,形成一種精進、不放逸的力量,這就稱為正念。現代西方心理學家將傳統的禪修智慧和現代科學結合,形成了現代的正念心理治療理念。Jon-Kabat-Zinn(卡巴金)教授將正念定義為時刻的覺察(moment-to-moment awareness),重點在於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保持開放、好奇、不評判的心態。當我們處於正念的狀態時,思維敏銳而放鬆、心情平和。

按照漢意,正念很容易理解為堅持正確或正義的信念。但在心理學上,正念的核心不是善念,而是關注當下。正念具體的修鍊方法包括正念飲食、正念呼吸、身體掃描,當然也包括正念旅遊。

先來舉個正念飲食的例子,一行禪師與密友吉姆分吃一個橘子。吉姆吃的時候掰了一瓣橘子放進嘴裡,在還沒有開始吃之前,又掰好另一瓣準備送入口中,這時一行禪師說:「你應該把含在嘴裡的那瓣橘子吃了。」吉姆的做法是就是我們日常行為,深入我們的潛意識,總企圖佔有更多的橘子。但這是不對的。在正念的狀態下,專註的吃每一瓣橘子,才叫做真正的吃橘子。饕餮一筐,不如品出一瓣橘子的醇香。這就是關注當下的道理。前些天我問患者,「吃橘子時怎樣最快樂?」「那肯定是越多越好了!」錯了,正念飲食是說我們放慢下來,把注意力關注到口中的橘瓣,觀察他的色澤、外形、顆粒的排列,香氣,把握牙齒咬破顆粒時汁液噴射到舌面的感覺,從此經食道到胃並擴散到全身,這時候我們整個靈魂已經充滿了美味的感受了!現在,我們總是在追求更多薪水、更高的職位、更大的房子,可是卻忘了追求的初心就是快樂、幸福,而不是總在想著,「我最滿意的永遠是下一部!」

除外初心(beginner』s mind)之外,正念修鍊的七項基本原則為:非評價(non-judgment)、接納(acceptance)、信任自己(trust)、非儘力追求(non-striving)、耐心(patience)、順其自然(let be or let go) (Kabat-Zinn, 2005/1990)。

我們再回到雪兒的荒野之旅,來看看怎麼進行正念旅行。雪兒相信自己能夠完成PCT,並堅定的堅持下去。在旅途之初,影片中,不斷閃回和母親在一起的美好日子,喪母后的痛苦,她在痛苦之中墮落的鏡頭。從心理學上,每一次回憶,對心靈的傷害就加重一次,就更加痛苦。沉重的,甚至背不起來的背包象徵了所背負的靈魂負擔,然而最終她能夠慢慢的拋下,輕裝上陣,迎接美好的生活。

在痛苦和孤獨的旅途之中,雪兒也在學著應對,從母親去世、婚姻破裂的絕望主婦,到剛剛踏上旅途時滿是慌亂與自嘲,為了生存,雪兒闖過酷暑嚴寒,硬朗的從臭水溝裡取水喝,影片開始有一個細節,雪兒的越野鞋不慎墜入深谷,她陷入了狂怒煉獄之中,似乎陷入了絕境。而到了影片後半段,她卻迅速冷靜了下來,用膠帶纏好了自己的涼鞋,她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堅強,甚至比很多專門的PCT旅行者都走得更遠,得到了大家的也是在旅途中,雪兒最終實現了自我救贖。

殘酷的環境中,迫於生存的壓力,她慢慢的將注意力集中於當下。而閃回逐漸減少,也就放下了,順其自然。放下當然不是遺忘母親,不意味著逃離或放棄,而是接納了那個失去母親、濫交和染上毒癮的,不完美的自己,學會和痛苦共存,保持著耐心,持續的追求,同時又不是刻意拚盡全力。我們看到了雪兒的成長。

(酷暑與嚴寒)

(毫不猶豫的從臭水溝取水)

(生存的需要和肉體的痛苦使你集中精力於眼前的旅途)

體會一下,有路人問雪兒,「走上PCT,你就不後悔嗎?」「我每2分鐘就會後悔一次。」接著呢?接著走唄,很重要的一點是,不做評價,不去想別人怎麼看自己和分析意義,只是行走於其中,享受於其中。就在這樣順其自然的堅持中,雪兒成功的走到了終點,自身也從抑鬱的深淵中擺脫了出來。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當今時代,便捷的技術讓我們得到的很快,卻更加急不可待的去佔有,漫天的資訊和選擇讓我們更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需求。不停地填滿胃、思維和日程表,卻依舊擺脫不了時刻襲來的寂寞和空虛。而在旅行之中,環境艱苦,物質極大減少,我們不得不專心為填飽肚子,睡好覺,堅持著走下去。紛繁的思路突然簡單下來。旅途中,邊走邊看,想做就去做,餓了就去找吃的,也許要搜尋幾條街道才能到達,也許因為沒有預定希望落空,也許在轉角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驚喜,這都可能會發生,而這段經歷和等待反而為最終結果賦予一層特別的意義。

我們總是試圖把時間安排的盡量緊湊,儘快完成工作,甚至同時完成幾項工作,就這樣一步步被束縛和驅趕。再推廣到整個人生,30而立、40歲不惑,我們被要求在不同的年齡一定要完成不同的事情,否則就不算成功。當我們踏上旅程,遠離流水線似的生活時,我們可以想做就做,不要讓日程表告訴我們該在何時開始何種活動?當意識到這一點,時間的桎梏便慢慢滑落,你開始嘗試自定義的生活,探索你未想像過的人生。

為什麼旅行者會擁有更穩定的情緒?原因是,我們的慾望會不自覺的變得簡單。而那些擁有過多慾望的人,通常會處於不穩定的情緒狀況之中。印度哲學家迦比爾對此的解釋是:「膚淺人生的一大好處就是你永遠不會難過太長時間,因為讓你不快的事情並不重要。同樣,你獲得的快樂也既不重要也不會持久。什麼都不大持久,因為什麼都不大重要。」有一個測試是對自己做減法,一點一點的把要求減少,最後留下來的那一個,就是值得你全身心投入的那一個。當無窮的慾望變得簡單,當我們的狀態從情緒變成激情直到虔誠,我們會發現真正的自己和什麼對我們真正重要。

既然人生只有一次,就從現在開始過得精彩一些。想真正走出抑鬱的深淵,指望別人改變或環境改變都是很困難的,關鍵還是改變自己。現實總有些事讓我們不得放鬆,時不時的就想出來透透氣,想辦法換個活法。等我有時間了,或者是能夠放下的時候,我會選擇去騎行西藏,徒步歐洲。有沒有一起的?

Tips:必須要知道,抑鬱症的治療中不該做的事情裡,就包括催促患者振作起來,讓患者去度假!因為,由於患者社會行為能力不足和可能的自殺傾向,在不熟悉的環境中,挫折、無助,缺乏親友的支持,可能導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自殺。通過改變工作環境、外出度假等能調整過來的,只是抑鬱情緒困擾,而抑鬱症是不可能通過這些調適而改變的。運動也只能是輔助手段,佔抑鬱症治療的20%。不可以高估旅行的作用。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