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到底什麽樣的文字設計,才能得到甲方爸爸的心?

還記得甲方爸爸那句“五彩斑斕的黑”嗎?

再比如:“能不能整體大一點,佔面積小一點?”

甲方之於設計師,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存在:拒絕用ppt做提案而力推power point,堅持CMYK比RGB色彩更豐富,需要源文件卻拒絕psd,改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稿最後還是一稿好……面對甲方爸爸的百般刁難,設計師們是不是只能認輸求放過呢?難道甲方爸爸“這一點點小要求”真的不能被滿足嗎?

畢竟真的有人頓悟出了甲(ba)方(ba)口中那抹神秘又絢麗的色彩,比如一本正經的知乎學術派從理論方面讓我們了解到“五彩斑斕黑”的可能實現路徑:

而在實操方面,閃電自行車公司的設計師接到過這樣一個任務:為世界冠軍設計專屬自行車,要用黑色,同時把代表世界冠軍的彩虹元素用在車上。設計師出色了完成了客戶這項令人難以理解的訴求:

如果“五彩斑斕的黑”都變為一項可執行的操作,那“小一點”的同時,真的不能“大一點”嗎?

然而這個任務曾在十幾年前就被完成過。上個世紀,中國所有的報紙都統一採用一種字體——“老報宋”。至 2004 年前後,一些報紙公司希望把字體縮小一個字號,由 9pt 縮小至 8pt,但引來許多大齡讀者抱怨,本來就要帶著老花鏡看報紙,這麽一改,豈不是要拿著放大鏡看了?

因此,報紙公司的甲方爸爸們提出了這一跨世紀的訴求——我們希望把字體縮小一號,但是字要大一點,讓讀者看得清。

我們無法想象當時的字體設計師受到了怎樣的折磨,但最終,誕生了一款新字體——“博雅宋”,並受到了讀者的一致好評。甚至一些讀者以為字體又恢復到了 9pt,打來電話表示感謝。那“小一號又大一點”到底是怎麽做到的呢?

原來字體設計師在設計“博雅宋”的時候,暗藏了許多小機關,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把字體的“中宮”擴大了。“中宮”大的字,特點是字中間的空隙變大了,因而使得字看起來也大了。

以上,就是一波讓甲方“感覺對了”的設計。

在今年的世界讀書日,“得到”舉辦了2019春季知識發布會,推出其App用戶的獨享字體——“得到今楷”,它是在黑體的基礎上,融合楷體的筆形、輪廓和結構,由倉耳字庫的創始人、著名字體設計師嚴永亮設計。

羅振宇推出“得到今楷”的初衷,與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周博不謀而合。

01.

為什麽選擇楷體?

往久遠了說,楷體是漢字字體最成熟的形式;往高端了說,這是中國歷代精英在正式場合一定會用的字體。比如科舉考試中的狀元卷子:

我們是一個對文字有敬重的民族,漢字是中華文明重要的一個符號系統,同時也是中國人思維智慧的根基。每一個中國人和漢字的第一次接觸,都是從楷體開始的。從民國時期開始一直到今天,小學課本上無一例外也都是楷體。

在今天的時代,設計師和字庫廠商的一個重要任務,便是把中國數千年以來的一些經典字體進行複興。

所謂“複興”不是“複古”,並不是跟在古人的後面亦步亦趨,完全按照古人的樣子做,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論怎麽複興,具體工作中都要按照現有的國家標準規範漢字標準,重新設計筆畫和字形,都要配寫簡體字,這些都是新的,古人不會教你如何做。所以,“複興”是繼承和創新兼而有之。

目前來看,經典字體的複興大概有三條道路可走:其一,是在設計上完全複現古代字體風格的原貌,力求做到原汁原味。比如方正、漢儀等字庫的幾款“瘦金體”,基本上是對趙佶書風的再現;如“蘇新詩柳楷”這類當代書法家摹寫古人書風可以顯其神髓的,以其字稿為基礎的設計,亦可歸入此類。

其二,是在古代字體書風的基礎之上,按照今天的審美和要求進行設計加工。比如方正字庫的“榜書楷”“榜書行”,其靈感來源於明清兩朝的宮廷和科舉匾額,其設計就是對古風的復活。

其三,是萃取經典書風的基本要素,結合其他的字體風格,設計新字體。比如筆畫風格受《爨寶子碑》影響的“方正黑變”,靈感來源於《天發神讖碑》的懸針篆變,都是源自經典書風的新字體,既古雅又現代,令人耳目一新。

02.

設計字體的意義?

我們今天為什麽還要去研究和了解文字設計的歷史?這些對我們今天乃至於未來到底意味著什麽呢?難道僅僅是為了迎合甲方爸爸的“感覺”嗎?

在周博看來,最重要也最有意義的就是對漢字字體的傳統和審美經驗的理解與繼承。人對於文字設計的審美經驗、審美偏好和判斷力,有相當一部分是從歷史中習得的,而且只能從對歷史的不斷認識中獲得。

人工智能可以使人的個性喜好、創造力和多樣化空前地壯大,但眾聲喧嘩並不能取代經典的字體語言永恆的魅力。直到今天,漢字的文字設計在藝術和審美層面上,依舊在傳統的延長線上,因為無論技術如何發展,在紛繁的變化中,有些根本的東西並沒有變。

但同時,我們也要主張一種對待文字設計的更加開放、自由和包容的心態,以及對一個更廣泛的文字藝術傳統和資源的吸收。比如把中國書法史和版本學上的一些經典字體開發成字庫產品,讓兒童、年輕人和大眾去接受、熟悉和使用,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畢竟,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去學習書法,但是讓大眾能夠在日常的信息傳播中接觸到這些經典的字體和書風,引起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審美、陶冶性情,是字體設計師和字庫廠商應該擔負起的文化責任。

- 版權信息 -

編輯:李同

觀點資料來自

《中國現代文字設計圖史》

圖片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