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格力集團轉讓控制權,董明珠“贏”了?

格力集團轉讓控制權,董明珠“贏”了?

(非特別標注,文章皆為譚浩俊原創)

4月1日,格力電器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正籌劃轉讓所持有的部分格力電器股權,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動。格力電器於2019年4月1日(星期一)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

目前格力集團持股18.22%,為第一大股東。市場傳言格力集團轉讓比例很可能超過10%,此外有傳聞稱阿里巴巴會接手。阿里巴巴對此表示,消息不實。

接盤方是一個疑問,轉讓方更是一個疑問。因為,自從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之後,圍繞格力電器控制權的問題,就一直備受外界關注。而對董明珠來說,也一直想擺脫格力集團的製約。因為,只要格力集團是控制股東,格力電器就要受到珠海市場國資委的牽製,重大決策等必須經過大股東同意。而這,恰恰是董明珠最不願接受的。現在,一切可能就要發生變化了。

按照目前掌握的情況,格力集團轉讓控制權,很可能源於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國企改革的需要。按照混合所有製改革要求,近兩年來,各地混改的步伐明顯加快,特別是上海、廣東、浙江等地,混改的力度更大。此次格力集團轉讓格力電器股權,極有可能是廣東混改步伐加快的標誌之一。畢竟,格力的市場影響力是比較大的,讓格力電器擴大混改範圍,轉讓部分國有股權,退出控股股東地位,是很具代表性的;

二是靚女先嫁,實現國有資產最大限度增值。雖然說格力電器的發展前景不錯,效益也比較好。持有格力股權,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收益。但是,如果能夠在發展比較好的時候進行國有股權轉讓,不僅可以使股權轉讓獲得較高收入,而且,把控股權轉讓出去,更好地發揮格力電器經營層的作用,也可以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要求,更好地發揮經營層的作用,讓包括董明珠在內的格力電器經營層,裝上一台新的發動機。而如果格力電器因此發展得更好了,還能對就業、稅收增長等發揮更大的作用。

因此,此次股權轉讓,也未必就是董明珠“贏”了,而是改革使然。

據傳,阿里巴巴可能接盤一部分股權,這是否意味著,一直對互聯網平台不是很感興趣的董明珠,也開始重視互聯網行銷工作。要知道,此前已經有董明珠利用網店銷售格力手機的消息。如果此次股權轉讓再出現阿里巴巴的名字,那只能說董明珠開化了,能夠接受互聯網了,而不再像與雷軍打賭時那樣對互聯網行銷方式不屑一顧了。這樣的轉變,無疑對格力電器下一步發展是相當有利的。

所以,此次格力集團轉讓格力電器股權的行為,還是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的。不過,國有股權轉讓也不是那麽簡單的,資產評估、公開轉讓等程序必須履行,也必須規範。且不能設置轉讓門檻,不能設立對“意中人”有利的特別條款。就算希望阿里巴巴接盤格力電器股份,成為最大股東,也必須公開透明、陽光操作。否則,就是暗箱操作,就會讓人產生國有資產流失的質疑。由此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會不會出現“野蠻人”挑戰股權的公開轉讓呢?畢竟,格力電器的股權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格力會不會設置門檻,可能會成為一個看點。

我們的觀點是,只要按照公平公正原則轉讓,且價格是經過評估機構依法評估的,且得到了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的確認,還是可以操作的,無論是哪家來接盤,都是合理合法、符合國有股權轉讓要求的。

也有人問,如果在轉讓過程中,管理層是否可以接盤或部分接盤呢?當然可以。前提是,與其他投資者一樣,公開轉讓、價格合理、操作規範、程序合法,不存在著特定利益問題。而與經銷商關係密切的格力,能否由經銷商接盤或部分接盤,同樣可以。但是,也必須到市場上去公開競拍,公開受讓。對格力電器股權轉讓來說,最需要做好的就是公開透明、陽光操作、程序規範。

一石激起千層浪,格力電器股權的轉讓,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市場的諸多猜想。如果轉讓成功,且是董明珠的“理想者”。那麽,對其他企業的股權轉讓、混合所有製改革或許也是一種啟示。

tanhaojun196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