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淺表性胃炎嚴重嗎?比起萎縮性胃炎怎麼樣?

很多胃病患者的發病原因是和外部條件的刺激密切相關的,如吸煙、飲酒、飲食不規律等,再加上沒有太在意和及時的治療,從而導致胃黏膜功能損傷造成的。

之後胃黏膜功能減弱才會被幽門螺桿菌或其它物質所感染,從而形成淺表性胃炎的結果,如果這種情況下再不修復胃黏膜,就會發展成慢性萎縮性胃炎,不但治療難度加強,而且會增加癌變的風險。

經常有些人顧問關於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的問題。大家一直搞不懂什麼是淺表性胃炎?什麼是萎縮性胃炎?下面就把這兩種情況和大家分析一下。

可以將我們原本的胃黏膜想像成一塊肥沃的土壤,但是經常受到外界惡劣環境的侵襲如酸雨、冰雹、垃圾、廢渣等等後,保護我們土壤的小草(像胃黏膜上皮)反覆地被破壞,最終導致其枯萎死亡,我們的土壤慢慢地水土流失(胃底腺),最終變成沙土,不能再生長莊稼供養我們的機體。

所以當我們的小草(胃黏膜上皮)並未完全的破壞,水土並未流失的情況就相當於慢性淺表性胃炎,它沒有胃底腺萎縮。

而當小草部分破壞後,水土流失,肥沃的土壤慢慢被沙子所替代的情況就相當於慢性萎縮性胃炎,胃底腺通常發生萎縮,並且在胃黏膜中常見腸上皮化生(腸化)、假幽門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所以胃底腺的萎縮與否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最根本的區別。

慢性胃炎(不管是淺表還是萎縮型)有可能還會有腸上皮化生(簡稱腸化)和不典型增生的改變。目前醫學界已經把萎縮性胃炎伴有腸化定義為「癌前期病變」,尤其是大腸型不完全腸化與胃癌密切相關;相反,對於淺表性胃炎的腸化,一般認為與腫瘤的關係不大。

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慢性胃炎的自我保健意識,當然,發展到萎縮性胃炎這個階段,也不必過於焦慮和緊張,因為這類病變是可逆的。即使是重度萎縮性胃炎患者經過積極的乾預,也可能轉變為中度甚至輕度萎縮性胃炎。

(部分圖文來源網路,侵刪)

腸胃調理微信weichang00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