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如何治療,萎縮性胃炎的癥狀

萎縮性胃炎也稱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數目減少,胃黏膜變薄,黏膜基層增厚,或伴幽門腺化生和腸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為特徵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常表現為上腹部隱痛、脹滿、噯氣,食欲不振,或消瘦、貧血等,無特異性。是一種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變。

病因:

1.幽門螺桿菌(Hp)感染

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培養出Hp,1986年世界胃腸病學會第八屆會議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2.飲食習慣

吸煙,飲酒,食物刺激,損壞胃黏膜的藥物等。

3.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反流。

4.體質因素

臨床統計結果顯示本病的發生與年齡呈顯著的正相關。年齡愈大,胃黏膜機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而造成損傷。

5.遺傳因素

在A型萎縮性胃炎發病中的地位已被證實,在惡性貧血家庭成員中PCA、IFA陽性率高,萎縮性胃炎常見。

6.金屬接觸

鉛作業工作者胃潰瘍發病率高,胃黏膜活組織檢查發現萎縮性胃炎發病率也增高。除鉛外很多重金屬如汞、銅及鋅等對胃黏膜都有一定的損傷作用。

7.放射

放射治療潰瘍病或其他腫瘤,可使胃黏膜損傷甚至萎縮。

8.其他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繼續等。

臨床表現;

萎縮性胃炎的臨床表現不僅缺乏特異性,而且與病變程度並不完全一致。常出現以下臨床表現:胃脘部脹滿;胃脘部疼痛;燒心及消化不良癥狀;大便異常及虛弱癥狀;貧血。

診斷

萎縮性胃炎的癥狀、體征無特異性,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確診主要靠胃鏡和胃黏膜活組織病理檢查。

(1)年齡 多在中年以上,病程長,常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病史。

(2)癥狀體征 長期消化不良,胃脘部脹滿不適,納差、乏力、消瘦、貧血等。

(3)胃鏡檢查 ①胃黏膜顏色變淡;②黏膜下血管透見;③黏膜皺襞細小甚至消失;④當萎縮性胃炎伴有腺體頸部過度增生或腸上皮化生時,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顆粒狀或結節狀,有時可見假息肉形成,而黏膜下血管顯露的特徵常被掩蓋;⑤萎縮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並可有糜爛灶;⑥萎縮性胃炎可同時伴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表現,如充血紅斑、附著黏液,以及反光增強等。

併發症:

1.胃出血。

2.貧血。

3.胃潰瘍。

4.癌前病變等。

治療方法

萎縮性胃炎的治療,可以採取1+N中西醫結合胃腸診療體系,在以一項促生三葉因子為主,促進胃腸道黏膜細胞的自然分裂增強免疫,多項胃腸癥狀治療手段為輔,靈活組合選用、分型分診治療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理想效果,有效避免複發。主輔有機結合,取長補短,達到「1+1>2」的目的。

版權聲明: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私信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及刪除處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