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寶寶反覆生病,正確培養運動習慣很重要!

夏季寶寶反覆生病,正確培養運動習慣很重要!每逢傳染病流行,兒童的患病情況就與體質之間就存在著明顯的關係。在一般情況下,那些不愛鍛煉、身體抵抗力差、免疫力低下的孩子,總是各種傳染病首先受到襲擊的對象。

3-6歲幼兒肥胖和超重比例越來越高,達到17%-19%左右;6歲幼兒的近視率接近20%;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往返跑、立定跳遠、走平衡木、單腿跳四項體能素質出現下降趨勢。研究認為,不是幼兒天生不愛運動,是幼兒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存在誤區,導致幼兒遠離運動。那作為關注孩子成長的我們,需要怎麼去培養孩子運動的習慣呢?

1、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親自己要當孩子的榜樣,及早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全家人或朋友在一起運動比較有趣。大夥一起從事健康休閑的趣味時光中,小朋友更能感受運動帶來的活力和創造力。因此家長當以身作則一起參與運動,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2、保持運動規律

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3-6歲的孩子在一天內的身體活動時間應累計達到3小時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強度的不少於60分鐘,這包括了精細運動和軀體運動兩方面。家長們要想辦法引導孩子進行快樂運動,通過遊戲的方式給孩子提供各種的運動嘗試,鼓勵孩子要堅持鍛煉,不要因為辛苦而輕易放棄。

3、提供運動物資支持

普遍的孩子耐性不足,一旦犯懶就不願意再動起來,而運動鍛煉是一種持續進行的習慣,所以家長們要給孩子創造一種運動的儀式感,提供必要的運動物資支持,對於孩子感興趣的運動項目給予嘗試的機會,並與孩子一起去享受運動的樂趣。

比如跑步需要舒適的運動服,球類運動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套完整的裝備,進行騎車運動可為孩子挑選一輛功能性強、安全的自行車……要注意的是,家長在為孩子挑選運動物資時,一定要貨比三家,針對運動項目的特點和孩子的自身情況,選擇質量好、性能佳的大品牌廠家的產品。

4、嚴格孩子的作息時間

為了讓孩子休息和運動都能兼顧,家長應該嚴格要求孩子養好固定的作息習慣,每天到了固定時間就要睡覺,第二天早上固定時間起床,並在約定好的時間內進行運動,這些習慣不但能讓孩子形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還有利於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從而培養健康的體質。

健康的運動既好玩又能鍛煉身體,可爸爸媽媽總會擔心孩子在運動中不能保護好自己,磕傷碰傷,樂極生悲。要讓孩子安全地享受快樂運動,爸爸媽媽一定要知道下面這些注意事項,才能保證孩子的運動能起到強體質、長身體的效果。

1、做好保護措施

運動時最怕的是運動受傷,所以家長要先給孩子做好各項保護措施,選擇長短、大小、舒適的運動服和運動鞋;根據運動項目選擇相應的運動場地,比如球類運動要在球場,騎車要在開闊平坦的路上等;在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準備運動,讓全身的肌肉和韌帶得到足夠的拉伸,減少受傷的可能;為了降低運動時的傷害程度,也要為孩子佩戴相應的護具。

2、運動後不能立即洗澡

若幼兒在渾身是汗時馬上去洗冷水澡,冷水刺激皮膚神經感受器,使皮膚毛孔突然關閉,全身毛細血管包括腎臟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在臨床上會產生畏寒、發熱、渴、尿少等癥狀;若毛細血管強烈收縮,更會引起血壓升高,出現頭暈、頭痛、頭脹、眼花、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若孩子活動後即去洗熱水澡,會刺激皮膚、肌肉毛細血管擴張,體內的血液過多地分布到皮膚、肌肉中去,勢必造成心臟、肝臟、腦等人體的重要器官血液流量減少,從而出現頭昏、胸悶、眼花,甚至暈厥現象。所以運動後不能立即洗澡,要等孩子身上汗液乾後再去洗。

3、適當營養要跟上

孩子在運動時會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運動會促進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如果沒有在運動後營養要及時補充營養,孩子會出現疲勞的情況,所以需要及時補充能量,使體力、精力得到恢復。整體來說,孩子運動的營養補充要均衡、全面,尤其需要攝入充足的熱量和蛋白質,使身體能及時獲得能量的補充。

孩子是家裡的主心骨,要想孩子身體好、少生病,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堅持運動。只有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營養補充,才能保證孩子健康快樂地正常成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