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專註力訓練必不可少!3個方法建議收藏

我家孩子就是3分鐘熱度,玩啥不到5分鐘就要去幹別的;

我兒子就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家裡買的圖書、典故沒一本看完的。

相信有這樣感覺的家長不在少數,好好的孩子怎麼就坐不住?老是分心?

其實,孩子能不能沉浸在一件事中,主要是由專註力決定的。

孩子的專註力好壞都跟啥有關係?怎麼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南南本次邀請到王霞老師給大家講講!

王霞老師: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經常被無關緊要的事情吸引,就是專註力不佳的表現。

其實,這樣的判斷略顯武斷,對於一些特殊孩子來說,專註力不是他們能控制的,比如多動症的孩子。

但今天,南南要拋開病理因素,圍繞下面兩個方面給大家講解。

★孩子專註力不好,原因可能在家長

★改善孩子專註力,家長需要學會這3點

1、孩子專註力不如同齡人 原因可能在家長

其實,孩子專註力的好壞主要與家庭環境相關。

很多爸媽,一邊埋怨孩子專註力不好,一邊好心辦壞事,無意中破壞了孩子專註力的養成。

① 時常打斷孩子

孩子本來在專心搭積木,媽媽做好了飯,就馬上喊:「寶寶,來吃飯啦!」如果孩子不來,就反覆招呼,直到孩子丟下積木,跑過來吃飯。

孩子正在專心看繪本,家中來了客人,爸爸喊:「寶寶,快過來說叔叔好。」如果孩子不來,就反覆喊,直到孩子放下書去打招呼。

播放GIF

這些場景相信在我們家庭生活中很常見,爸媽的這些無意識的打斷,破壞了孩子注意力的連續性,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專註力差。

② 孩子獨處環境雜亂

當爸媽的總想把好東西都給孩子,繪本、玩具、作業課本把溫馨的小屋都堆滿了。

孩子的專註力本來就有限,很容易就被這些豐富的事物分神了!

③ 強行指導孩子

還有些時候,比如孩子在專心寫作業,家長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就走到身後看看,一看不要緊,就忙著指導:「這樣不對、應該這樣」,孩子不得不放下筆聽家長的指導。

孩子專心做事時,其實就是專註力提升的過程。

父母的強行切入指導,不僅干擾了孩子的思路,還造成了注意力的不穩定,也就難怪孩子做事經常分心了。

2、改善孩子專註力 家長要學會這3點

① 尊重孩子的節奏,找準接入時機

我們說家長不要打擾孩子,並不是指任由孩子,而是要找準介入的時機,才有助於孩子專註力的連續。

具體什麼時候介入,要根據孩子狀態決定。

如果孩子明顯遇到了困難,一般建議父母觀察一段時間。如果他能自己解決困難,就沒有介入的必要。

要是他不能解決困難,但情緒穩定,建議讓他自己摸索一會兒,畢竟孩子經歷了解決困難的過程,才能獲得進步。

當明顯感覺到孩子的煩躁時,才去安撫他的情緒,從旁給與啟發,讓他不至於感到無助。

比如:

我女兒小時候搭積木,積木總是掉下來,但她並沒有要發脾氣,我就在一旁默默觀察,不說話。

3、4次之後,她終於搭成功了。

我能明顯感覺到,之後她搭積木時,專註的時間更長了,因為了有了成功經驗,她有信心解決問題,也更願意反覆嘗試。

② 利用遊戲,合理訓練專註力

「遊戲」是天然的訓練道具,懂得運用遊戲去開發孩子的綜合能力,是父母們應該去學習的。

這裡,王霞老師給父母們推薦了4個居家訓練專註力的小遊戲,簡單好學。

適合3歲前孩子的遊戲

適合3歲後孩子的遊戲

③ 放棄指導,參與其中

我們說孩子專心活動時,家長不要打擾和指導他,那孩子如果想讓大人參與呢?

如果孩子邀請大人一起,一起玩當然是最好的,但這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告訴孩子應該這樣、應該那樣,而是成為他的戰友,一起完成任務。

你們一同畫畫、搭建城堡、完成拚圖,當你成為了孩子的同盟,自然就不是在打擾他,而是幫助和引導。

孩子的注意力也集中在活動本身,你的加入給了他多信心和啟發,他更有信心,所以也願意花更多時間在任務上。

孩子專註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父母持續地引導。

王霞老師說:

優秀孩子多數有優秀父母,成功的教育不在於家窮家富;打鐵還需自身硬,把這句話記在心裡,付諸行動!

除了上面的兩個方面,還有哪些方法能提高孩子專註力呢?更有效的康復訓練是怎樣的?

感覺孩子像是多動症怎麼辦?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