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風口”到“浪尖” ofo窘境背後的資本推手

小黃車ofo和共享單車再次走上風口浪尖。不過,這次撲面而來的不再是共享經濟“明星”的無限風光,而是擁擠的退押金的漫漫長隊和隨之而來的信任與資金危機,還有戴威的“限制消費令”和訴訟纏身。與此同時,老對手摩拜創始人胡瑋煒也黯然離去。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從集資本萬千寵愛的明星創業公司,到今天陷入資金鏈危機四面楚歌,ofo隻用了三年多的時間,依靠瘋狂“燒錢”吹起的泡沫終於破裂,在目前的資本“寒冬”中散發著徹骨的寒意。何以至此?毫無疑問,創業者膨脹自大等種種失誤肯定是重要原因,但背後互聯網時代資本的“縱容”和裹挾也是重要推手。

實際上,共享單車能一度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風口”,並非偶然。首先,其對準的是一公里之內出行的“痛點”,有部分真正的市場需求支撐;其次,共享單車有共享環保的美好願景;最後,線上流量紅利日益枯竭,共享經濟能開辟新的線下流量入口,在“先搶市場、拚流量,再考慮如何變現”的所謂互聯網思維風行之際,“燒錢換用戶”的互聯網商業故事可以開講;此外,還有押金池海量的資金沉澱,如此種種,當然不乏吸引力。不過,在盈利模式尚是一團迷霧之際,共享單車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明星項目,速度之快,令人瞠目:2016年10月,ofo進軍城市市場,短短幾個月就經歷5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2億美元。2017年,共享單車和資本更是一路狂奔,似乎只要入局就有資本接盤,無止境的融資、燒錢、補貼、擴張,甚至燒到海外市場……當時筆者曾與投資機構進行交流,得到的理由是“對於大家暫時還看不清的新事物,當前是否盈利並不見得很重要,這時搶佔賽道最重要。”

過量資本的追捧和湧入,使得共享單車企業不必再考慮如何控制成本精細化運營,只要不停投放、補貼、圈用戶、擴市場、逼對手,簡單粗暴“燒錢”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資本進來,這無疑為如今的危機埋下了隱患。而初創公司的粗放管理,股東之間“相互否決”的劇烈博弈,則將他們推向了深淵……ofo等共享單車的結局再次表明,純粹依靠資本融資“燒錢”,靠編故事圈錢圈地,而沒有腳踏實地的經營,始終是無法長久的。創業需要回歸商業本質,尊重商業規律,即使是新的經濟形態,也需要有良性持久的盈利模式。而投資也要回歸理性和謹慎,篤信“在風口豬都能起飛”,早晚會在風停時摔下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