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ofo小敗局|四大敗因:互聯網經濟沒有老二,動押金觸底線

對於共享單車品牌ofo來說,這個冬天特別冷。

12月17日,北京市海澱區的互聯網金融中心樓下,也是ofo總部所在地,數百名ofo用戶正在排隊登記退押金。熟悉的一幕,曾經在酷騎、小藍等共享單車品牌身上上演,而這些品牌如今已煙消雲散。ofo為何會從行業佔有率第一的共享單車品牌,走到如此境地?共享單車行業是否能挺過這輪寒冬?

就此,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了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朱巍看來,ofo之所以走向敗落,有4點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資金鏈發生斷裂。而資金鏈之所以斷裂,是因為資本不再熱捧。共享經濟,包括以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剛出來時,資本非常熱捧,推斷ofo和滴滴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一樣的——開始非常快地普及,變成公眾生活中的剛需,最後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擴大後快速合並,然後開始出現盈利。但是,現在事與願違。由於美團和摩拜,滴滴和ofo間的微妙關係,造成現在摩拜和ofo間的合並遙遙無期,變成幾乎不可能。加上現在競爭壓力大,有大量的車經歷3-4年時間需要大規模換車和維護,成本太高,“資本投入不可能是無底洞,中國的資本很澎湃但沒有持久耐心。”

第二個原因,和政策有關。國家層面,去年8月,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警察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質檢總局、旅遊局等10部門聯合頒布了《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各個地方層面也有對於共享單車的限量令,以及包括電子圍欄、保險、定位等主體責任的加強,所以目前政策情況並不明朗。“企業壓力很大,即便有資本也滲透不進去。光靠資本不好使,必須線下有政策支持。維護成本的變高和政策的不明朗,讓行業不好過。”

第三個原因,是目前還看不到可變現的盈利方向。朱巍認為,ofo算是很努力,包括自身的廣告、自媒體的廣告都做了,但現在看來還是杯水車薪,變現難以持續。加上現在各地政策不允許車身做廣告,讓共享單車進退維谷,失去了造血能力。

此外,共享單車撤出海外也是大家熱議的話題。在歐洲,ofo主要盈利點原本還是按照中國的模式,“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模式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但在歐盟不好使了,因為一切的‘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都是以數據為基礎,而現在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這麽嚴格控制,後面的買單就更難了,所以導致風險過大,資金鏈斷裂,最後退出歐洲市場。”

第四個原因,是ofo動用押金觸及了底線。朱巍認為,包括預付款、押金在內,平台的資本和用戶的錢要分開、嚴格隔離,如果沒有隔離,就會出現很大問題。“動用了用戶的錢,動用了資金池,混為一談,這樣一旦出現問題,退款就退不了了。”

在上述4點原因中,朱巍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資本因素。此外,包括平台用戶出現問題、追責、輿論壓力等,形成了各種合力,推著以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企業走向死亡。

但是,共享單車行業可能依舊會繼續持續下去,“比如說滴滴有青桔單車,阿里有哈羅單車,會發現沒有了ofo之後,地球一樣轉,產業繼續存在。ofo從炙手可熱變成一個棄子。”

那麽,ofo是如何淪落到這一步的?朱巍認為,除了外在原因,跟其自身平台的發展、企業文化、創建者的思維都有直接關係。

ofo在發展壯大中第一個錯過的,就是合並。朱巍表示,互聯網共享經濟本質是互聯網經濟,互聯網經濟的本質是沒有老二,持續燒錢的過程中,如果大家不看好你,或者有另外的點出來,你馬上就會變成棄子。

“但大家沒有看清楚,沒有把握好時機,過高地看重了自己。而且確實在經營過程中,在有錢的時候沒有做好規劃,胃口太高,眼光太高,缺乏腳踏實地的精神。在困難的時候,抗打擊能力又很弱,太過樂觀。”朱巍表示,此前ofo據稱還想做互聯網生態,但現在看共享單車如果作為互聯網生態的一環還行,想做生態平台不可能。原因是已經錯過了合並機會,忽視了做大,行業內已經是被分割的局面。

如今,共享單車逐漸退潮。

朱巍表示,現在反思共享單車對社會的影響、自行車產業的影響是好是壞,還不好說。幾年以前,自行車行業進入了一個更高端的產業,普遍的自行車沒人買,賣的都是高端自行車。但是,共享單車突然出來後,像鳳凰等一些傳統生產商,一下子把先進設備都放棄了,全部在加工普通單車,“本來離國際市場就已經很遠了,現在越來越遠,而且生產車已經變成了微利,而且還壓了一部分錢。”

由此,在朱巍看來,共享單車一旦出現問題,對傳統自行車企業是雪上加霜。“一個企業有問題,可能整個行業都有問題。未來,共享單車的發展肯定要放低姿態,要融入大的互聯網生態平台大的一環。想獨立發展、另辟山頭,很難了。”

共享經濟從去年的熱潮到今年的退潮,來的快去的也快。但如今,共享經濟的退潮也讓人思考,共享經濟的本質到底是什麽。

朱巍認為,共享和分享不是一回事。分享是民事分享,因此並不存在新造的車,而是利用社會上的二手車,在不增加數量的情況下增加使用量。共享則更突出商業價值和商業行為。ofo原先主打前者概念,利用二手車發展,而後來卻改變思路,開始自己造車,朱巍認為原因就是摩拜大規模進入市場。

“市場發展過快,對整個行業、經濟模式來說一個摧毀性打擊。儘管分享經濟對社會是最有利的,但速度太慢。中國的速度不允許分享慢慢蛻變發展,只能讓錯誤不斷往前走,甚至把概念都顛倒了。”朱巍說。

不過,儘管共享單車熱潮褪去,朱巍認為,未來共享單車的生存空間未來依舊很大。因為現在共享單車還主要在一二線、二三線城市投放,未來三四線、四五線城市都是空白的。此外,市場需求依舊存在,共享單車解決了最後五百米的問題,“發展方向沒問題,只不過是哪個企業活下來,能堅持到最後而已。”

那麽,存活下來的企業還會繼續延續押金的模式嗎?朱巍認為不然。就像現在綁定芝麻信用,因為信用本身就是錢和價值,變成生態中的一環才能夠適應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動用資金本身就是錯誤的,走不遠。”

如何盈利?朱巍認為,既然是互聯網生態經濟,那就融入一個生態圈,從中分成,比如支付、信用、軌跡、使用習慣、廣告、數據采集等,一個小企業想做成生態平台是妄想,要耐著性子先融下來,融入到環節之中去,在互聯網環境中隻做自己走不遠。

儘管ofo如今寒冬已至,但朱巍認為它死不了。因為ofo具有巨大的市場份額和巨大的用戶認可度,接下來可能會有人接盤或者其自身轉變經營思路。不過,可見的是,未來共享單車有巨頭將會很難,作為互聯網生態鏈頂端的產業,只能融入別的生態體系中去,成為底下的分支。

朱巍建議,儘管未來共享單車不會延續現在的發展態勢,但一定要有聚焦核心點——出行,而不要搞資本運作,“現在實踐證明,互聯網產生的泡沫太多了,如果不抓牢核心的經營點,一定會失去整個產業。不要人心不足蛇吞象,垂直領域做得好做得深,才有可能去位高聲遠,硬性拔高不可能。”

他認為,ofo可能需要一個自上而下重新對這三年年來共享經濟產業的反思——如何走到這一步、放棄了多少機會。否則走一步看一步,最後就會變成別人的附庸,“要活著,但不能跪著活下去,不然靈魂都沒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