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出現戀物情結怎麼辦?家長做到這幾點,可以輕鬆糾正寶寶戀物

由於寶寶戀物情結的存在,所以對許多父母來說,要抽掉寶寶的奶嘴、舊毛毯、枕頭,可以說是一項艱巨的工程。父母不要對寶寶戀物感到奇怪,寶寶眷戀與他朝夕相處的物品屬於正常現象,千萬不要讓寶寶覺得自己的舉止是不對的,在寶寶逐漸走向獨立的時候,這些物品是提供安全感的拐杖

寶寶日益長大的時候,其興趣和愛好一直不斷地被新接觸到的事物吸引,但有時也會鍾愛一個小物件,這就是戀物情結在起作用

1.許多寶寶都有類似的物品,對某一物件形成依賴,它們僅次於媽媽,已經成為寶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寶寶睡覺的時候,吃飯的時候,跟父母外出的時候,這些物品總是被如影隨形地帶在身邊

2.對物體的依戀,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一種長期的依賴行為,寶寶在出生後六個月到三歲之間,都有可能會產生這種情緒

寶寶出現戀物的情況是對依戀對象的暫時取代,同時也是為了追求安全感

1.有的寶寶會在媽媽離開時用一些媽媽的物品來替代媽媽,從而獲得同媽媽在一起的感覺,如寶寶剛開始獨自睡覺時會非常不習慣,所以可能會拿媽媽的睡衣作為慰藉物,這種替代性行為是暫時的,當寶寶習慣新的生活模式後,戀物現象就會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2.簡單地說寶寶戀物就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寶寶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一般在寶寶6個月至3歲之間出現,寶寶之所以會迷戀這些物品,是因為它們是寶寶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尤其是在夜晚寶寶想睡又害怕時,不安全感就會大大增加,此時寶寶就會想尋找依賴

3.寶寶天生就喜歡柔軟的、舒適的物品,因而常常會無意識或有意識地對柔軟的物品具有好感,從而表現出「戀物」的行為,其實這種行為不僅不是「戀物癖」,甚至連戀物都稱不上,它只是一種本能的表現

一般來說,讓寶寶產生依賴的東西,都是他所熟悉的物件,奶瓶、柔軟的玩具等,越是親近的東西,越是讓寶寶愛不釋手,也越容易建立起強烈的依賴情緒

1.媽媽的乳房、奶瓶

這些是寶寶的「飯碗」,在寶寶出生的最初一年裡,一直不離不棄地陪伴著他/她。吃是寶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所以,寶寶很容易對與吃相關的物品格外關注,也格外有感情

2.玩具、自己的手指

寶寶喜歡通過只可以被自己完全掌控的東西,來尋求心理上的慰藉,不喜歡手落空的感覺,可以拿在手裡的玩具、自己的手指,都成了最佳的選擇

3.柔軟物品

寶寶用過的毛毯、枕巾、杯子等,都可能成為他/她戀物的對象,這些東西上,有寶寶特有的味道,能讓他/她安心,感覺到溫暖,也是比較受歡迎的依賴物品

4.父母的懷抱和身體

許多寶寶都對父母的身體戀戀不捨,渴望隨時被抱著,喜歡與父母密切相處,受不得分離,這也是一種依賴

既然寶寶的「戀物癮」是由安全感缺乏引起的,那麼預防或逐步戒除幼兒的「戀物癮」,也要從增強寶寶的安全感入手,爭取為寶寶創造一個安全、開放的家庭環境

1.平時多擁抱寶寶,多撫觸寶寶的背部和頭頂,以解其「皮膚飢餓」

2.多給寶寶安全感,給他營造充滿溫暖和愛心的家庭環境,讓寶寶無需寄情於物體,也可以獲得安全感

3.很多寶寶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戀物癮」的,如果父母在寶寶獨睡前陪伴寶寶,唱催眠曲或讀一兩個美妙的童話,開亮一盞小燈,等寶寶睡著再離開,就比較容易使其對

繈褓包被之類物體「脫癮」

4.不要吝嗇於用語言和行動向寶寶表達自己的愛,多給寶寶擁抱和關懷,讓寶寶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個舒適的環境裡,有許多人的關愛,對環境有安全感、對父母有信賴感的寶寶,自然不會再通過玩具等物件來寄託自己的情懷

5.寶寶一般會對小包被、小抱枕、絨布熊、用慣的浴巾之類「上癮」,所以媽媽在選購這些幼兒用品時,就要有意識地備下幾個「遷移載體」,讓寶寶無法對其中的某樣東西「專情」

參考書籍

1.王琪主編,0-3歲育兒細節同步指南,天津科技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3.02.

2.鮑亞范,戴淑鳳主編,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精編育兒200問,華夏出版社,2013.01.

3.雪峰著,嬰幼兒養育百科,珠海出版社,2009.10.

4.李紅萍主編,關愛從心開始,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01.

5.裡奇編著,愛孩子,就要懂點心理學,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07.

6.中國兒童早期教育專家組編著,0-1歲寶寶早教一日一課,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09.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