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一直愛不釋手的小物件,我們該怎麽辦?

來源:小十點(ID:sdikid)

孩子出門手裡都要拿著的一樣玩具、一個玩偶,或者可能只是一條手帕,就是要隨身攜帶,一刻也不能離開。

這是為什麽呢?

其實,這些寶貝都是孩子的安撫物啊!

1

在成長的初期,當孩子不能在需要的時候馬上找到那個照顧、陪伴自己的成人,就會尋找一個重要的替代物,這就是安撫物。

心理學上把安撫物稱為“過渡性客體”,是指那些能夠過渡性地承載孩子對父母依戀的東西。

安撫物對於孩子來說,就好像跟媽媽一樣值得依戀,可以安撫他的情緒,還可以幫助他順利度過分離期。

就像兒童心理學家D.W.溫尼科博士說的那樣:

“安撫物是孩子接觸世界的一個良好過渡,可以幫助孩子從全身心的依賴媽媽,順利地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人。”

2

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分離,需要不斷地適應新環境。

這時,孩子就很有可能會把對教養人的依賴逐漸轉換成為對物品的依賴。

安撫物對小孩子來說,就像一個始終陪伴自己成長的朋友,傾聽孩子的喜、怒、哀、樂,寄托了他諸多情感,還能夠在孩子害怕、緊張、孤獨的時候,給予情感上的安慰。

《小豬佩奇》裡的弟弟喬治,到哪裡都會帶著一隻恐龍玩具,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恐龍”,那隻恐龍就是喬治的安撫物。

《史努比》裡,萊納斯每一天都帶著他的小毯子,說那條毯子“吸收了我所有的恐懼和挫折”,這條毯子就是萊納斯的安撫物。

在最新的剛收官的電視劇《少年派》中,林妙妙和鄧小琪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家,進入寄宿學校進行住宿生活。

林妙妙每天抱著睡覺的安撫物,就是一個毛絨玩具小狗。

她還給自己的安撫物起了一個名字叫“林好好”;鄧小琪也有安撫物,是一隻毛絨玩具貓咪。

兩個人都把自己的安撫物當成自己的朋友,收藏在自己的櫃子裡。

美國的兒童發育行為學專家芭芭拉·霍華德發現,多達25%的女生在上大學時會帶上兒時的“過渡客體”。

無論是寶寶還是成年人,當面臨某些令人焦慮的複雜時刻時,都會尋找記憶深處的安慰。

給我們帶來安慰和安全感的那個物品,能夠讓我們更快速地適應環境。

3

也許有人會問,孩子依戀安撫物,是因為缺少關愛和安全感嗎?

在孩子2歲以前,母親(或其他親密教養人)基本上會一直陪伴在身邊,給他充足的安全感,他可以在母親的陪伴下快速入眠。

2歲以後,孩子就會逐漸產生自我意識,會想要試著自己去解決一些問題,不再順從聽話,和媽媽開始有些疏離。

這時,雖然在心理發展上開始和母親慢慢地疏離,但同時他可能需要給自己找一個安全的情感寄托,就會對自己喜歡的某些物品產生依賴。

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會用安撫物來代替母親給予的安全感。

在電影《長江七號》裡,小狄有一個玩偶叫七仔,它是小狄不離不棄的陪伴者。

七仔陪著他難過,陪著他開心,一直守候在他的左右。

七仔不僅可以幫助他打敗“全天下最凶惡的狗”,還可以給他神奇的眼鏡,幫助他偷窺同學試卷,讓他考一百分。

所有小狄渴望實現卻不能成為現實的事情,在七仔的幫助下他都實現了。

這雖然是一個夢,但是最終安撫物給了他足夠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4

那,孩子會一直依賴安撫物,心理上永遠不“斷奶”嗎?

其實,這是孩子正常的成長需求,我們不必過度緊張。

安撫物是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

如果寶寶只在睡覺的時候才需要安撫物,在情緒、行為方面發育正常,一般不用干涉。

我們要順其自然,千萬不要刻意去製止和斥責。

如果刻意去分離孩子和安撫物,反而可能讓孩子產生情緒不安、焦躁,得不償失。

一般隨著成長,孩子會逐步離開自己的安撫物,沒準哪一天,你就發現他自己“戒了”。

當然,安撫物無法代替父母高質量的陪伴。

時光荏苒,歲月瘋長,孩子的童年也有有效期。

趁著我們還在孩子成長的有效期內,趁著我們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奔跑,不要把孩子丟給安撫物。

我們要在能陪伴的時光裡多陪伴孩子,讓孩子可以在父母的陪伴和愛裡,獲取足夠的安全感。

這樣孩子才能在成長中,慢慢地離開安撫物。

安撫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逐漸走向獨立的一個過渡。

安撫物像媽媽一樣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讓孩子不害怕分離;

安撫物像朋友一樣傾聽孩子的緊張,焦慮和煩躁;

安撫物像朋友一樣隨叫隨到,用心陪伴,讓孩子安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安撫物讓孩子遇見了另外一個自己。

我們從孩子身上看見了成長帶給我們的喜悅。

讓我們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段時光,陪著孩子勇往直前。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予以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