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外資私募重磅!首批兩家拿下投顧資格,或還有9家在路上!

中國基金報記者 汪瑩

外資私募布局中國又有新進展。

近日,兩家外資私募——路博邁投資和富敦投資率先拿下投顧資格,成為國內首批獲準開展投顧業務的外資私募。這意味著外資私募在國內的業務範圍進一步拓展。其他滿足條件的外資私募後續有望陸續獲此資格。

首批兩家外資私募拿下投顧資格

中基協登記備案信息顯示,在“是否為符合提供投資建議條件的第三方機構”一欄中,路博邁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富敦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信息變更為“是”,這說明兩家機構已正式拿到投顧資格,成為首批獲此資格的外資私募。

路博邁近日也官方宣傳了這一消息。其CEO劉頌表示:“非常高興路博邁在中國的業務又邁出了一大步。更具意義的是,這是中國金融市場不斷對外開放的最好例證。”

對此消息,富敦今日向基金君回應稱,“這是富敦為發展中國業務準備良久之後水到渠成的結果。能夠成為第一批拿到此資格的外資私募,足以顯示富敦對中國的投入以及本土投資團隊的實力。”

路博邁成立於1939年,截至2018年末管理資產總規模約3041億美元,目前所管理的亞洲客戶資產佔其總資產的19%,並且還在逐年增加。2017年11月,路博邁在中基協登記備案為私募基金管理人,目前已發行了兩隻債券基金。據劉頌介紹,今年還將計劃發行A股量化和多元資產產品。

富敦是淡馬錫控股旗下全資子公司,截至2017年6月30日資產管理規模達170億新元,也是亞洲第一家在中國拿下私募牌照的外資機構,於2017年9月在中基協登記備案。截至目前,富敦發行了一隻基金——富敦中國A股絕對收益策略1號。

投顧業務門檻高,另9家外資私募或滿足條件

投顧業務的準入門檻較高。2016年7月,為促進相關業務規範化運作,證監會發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對投資顧問提出了“3+3”的要求。

若要為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提供投資建議服務,申請者應符合以下條件:

1、已成為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滿一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的會員;

2、 具備3年以上連續可追溯證券、期貨投資管理業績的投資管理人員不少於3人、最近三年無不良從業記錄。

這兩個條件攔下了大部分私募機構。截至2019年2月,已登記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共8965家。華寶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下旬具有投資顧問資格的證券私募共有279家。也就是說,具有投顧資格的證券私募比例僅約3.1%。

路博邁和富敦是目前少數符合“3+3+1”要求的外資私募。從成立時間來看,滿足投顧資質第一條“登記滿一年”的外資私募還有9家。如果其也滿足“3+3”資質的話,後續有望快速拿到投顧資格。

星石投資在接受基金君採訪時表示,外資私募拿到投顧業務資格,意味著打開了更廣闊的募集渠道,比如與銀行合作代銷產品或者擔任理財子公司的投資顧問等;但外資私募能否脫穎而出還要看自身業績,或者能否提供一些與國內現有機構差異化的策略,國外私募可能更擅長量化、多資產配置、全球配置等策略。

證券私募主要發行兩類產品:一是作為管理人自主發行產品;二是與銀行、信託等通道合作,以投資顧問的身份提供投資建議的產品。

華寶證券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月1月22日,正在運作的私募證券產品共41274隻,私募投顧產品佔比18.1%。

投顧資格重要性提升,提供更多合作機會

投顧業務較高的門檻,不僅是私募能力的證明,也是私募與機構投資者開展合作的基石。

據了解,資管機構都可以聘請私募擔任投資顧問。星石投資稱,從實操層面來看,私募基金目前更多為信託、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擔任投顧。

2018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明確私募基金可以通過投顧模式與銀行公募理財和私募理財開展合作。

星石投資表示,私募基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投資研究能力,通過投顧模式與具備較強募資能力的機構合作,更有利於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強強聯合,從而為投資人提供更優質的產品。未來,投顧模式空間巨大,理財子公司入局有望帶來更多合作機會。“理財子公司在職能和渠道佔據天然優勢,然而銀行權益類管理仍需較長時間完善,符合條件的私募可以依靠自身投研實力成為理財子公司合作機構,提供多樣化的策略選擇及強大的投研能力。”

華寶證券分析認為,在資管新規及配套文件的指引下,投顧資質對私募基金的重要性提升。原因有三:一是單層嵌套要求下,投顧模式可節約嵌套層級;二是具備投顧資質是政策引導的合作門檻;三是金融機構內部統一標準的趨勢已成,這或使投顧資質應用延伸至代銷等條線,儘管這些條線原則上無需考慮投顧資質。

劉頌表示,可以開展投資建議服務後,路博邁有機會與更多本土機構合作,強強聯合,達到雙贏效果。他還稱,相信越來越多外資機構進入國內市場開展業務,與本土同業展開良性競爭,不僅有利於整個資本市場的發展進步,更是對財富管理需求越來越大的投資人負責任的態度。

富敦也稱,投顧資格極大拓寬了合作對象和合作形式,業務前景非常值得憧憬。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對於合作對象的資質、實力都要求非常高,外資私募在投資、風控、運營商沿襲海外母公司的流程和標準,具有一定優勢。

星石投資認為,外資私募加入投顧服務大軍,正向效應更加突出:

一方面有利於投顧市場蛋糕做大,提升私募行業關注度,形成集聚效應,也能豐富國內資管產品線,為投資者帶來更多選擇,提升市場活力;

另一方面私募行業進一步進入良性競爭時代,經過十幾年發展與競爭,國內私募行業環境與投資者結構逐漸優化,內資私募與國際巨頭之間的學習是相互的,外資存在其差異化競爭優勢,如果能有一批外資機構脫穎而出,將改變國內私募行業的競爭格局,其“鯰魚效應”將倒逼國內私募公司修煉內功、提升管理實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