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權益類投資上半年不給力 險資倉位佔比降至12.38%

  上半年權益類投資“不給力” 險資倉位佔比降至12.38%

  本報記者 葉麥穗 李致鴻 廣州 北京報導

  A股市場上半年出現大幅波動,拖累保險公司權益投資收益,其紛紛調低倉位避險。根據銀保監會7月初披露的數據,2018年1-5月,保險資金在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92兆元,佔比12.38%,處於低位。

  由於權益市場表現不佳,保險資金加大了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其中銀行存款19773.93億元,佔比12.72%;債券55280.75億元,佔比35.55%。

  “還好今年年初進行了減持,否則上半年的收益可能不到2%。今年權益類市場調整的幅度較大,而且藍籌出現補跌行情,部分銀行股的跌幅甚至超過30%,而這些藍籌板塊又是保險資金重點的投資對象,險資雖然整體倉位不高,但由於調整幅度較深,因此收益回撤較大。從目前的收益來看,今年的收益率應該在4.2%到4.8%之間。” 一位華南的保險公司資管中心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銀保監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保險資金運用收益資金運用餘額155487.46億元,較年初增長4.21%。

  值得一提的是,股票收益“不給力”,保險資金避險情緒升溫。今年1-5月,保險資金在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92兆元,佔比12.38%。

  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底、2月底、3月底和4月底,保險資金在股票基金的餘額分別是2.01兆、1.93兆、1.9兆元、1.88兆元;佔比分別是13.38%、12.85%、12.46%和12.19%,呈現連續4個月下降的趨勢。

  某保險公司資管部門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資本市場波動對保險資金收益率影響較大,綜合收益率明顯承壓,權益資產可能不僅無法提供正貢獻,還可能負收益。不過一些舉牌後進行長期股權投資的保險公司情況相對較好,因為股價下跌不用反映在收益率上。

  不過也有保險資金認為,隨著A股的大幅下調,風險基本出清,投資機會反而逐漸顯現。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首席投資官、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王軍輝近日表示,看好新興市場,尤其是A股和港股。首先,他認為進入MSCI對A股市場而言,構成了長期利好,“從估值來說,A股和港股都處於窪地。以前A股的估值比美股高,現在標普500和納斯達克都比A股估值高。”

  權益類市場回調,保險資金加強了對債市和非標市場的布局。今年1-5月,債券投資55280.75億元,佔比35.55%;其他投資61185.74億元,佔比39.35%。

  作為低風險承受者,保險資金的配置中80%為固定收益類資產。在今年企業信用環境收緊的大背景下,債市收益率較高,這對於保險公司來說相對利好。

  某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固定收益類估計會有分化,比如低評級信用債的利差可能還會拉大,信用風險識別能力會越來越重要。未來資產證券化產品的供給或將增加,且較傳統非標產品具有較高的流動性、靈活性和風險隔離的特點,符合險資風險偏好,所以也會增加對於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關注。

  雖然債市表現整體向好,但是隨著信用違約事件增多,機構認為對債市的策略要一分為二。在嚴監管和資金面偏緊大背景下,信用債違約風險或將有增無減,對信用定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