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大學裡總有些沒啥用的課,能取消嗎?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通知》(下稱《通知》)。《通知》中要求嚴格本科教育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淘汰“水課”,加大過程考核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

消息一出,迅速上了微博熱搜榜。同學們紛紛留言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這些言論並非空穴來風,很多問題已存在多年,成了高校教育的“特色”,甚至學生教師們都已習以為常。

一門課的課件用了7、8年,教授內容陳舊

已經上大三的陳安這學期依然要上《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這門課。這已經是她第三次上這門課程了,從大一到大三每一年她這一級都要學習這門課程,“每周兩次課,一上就是半天”。

陳安跟同學們都想不通學校為何如此安排,她認為學校對他們這一屆的培養計劃有問題,“反正拿到課表就只能去上課了,我們有意見也沒辦法,這算學校對我們的培養計劃。”這門課是必修課,要算學分。

上過三次同樣的課程,每年教授內容差別大嗎?陳安沒覺得有什麽差別,從大一開始在這門課上的收獲就不大,她想不出這門課對職業規劃能起多大作用,陳安現在在準備考研。

“趕緊把這門'水課'取消了吧!”另一名同學在微博下留言。根據這名同學的說法,上這門課完全是在浪費時間,他認為“年輕人的精彩就在於不斷嘗試,你讓我現在規劃好了有什麽意義?”這名同學在這門課結束的時候,按照老師的要求交了職業規劃的作業,一張試卷紙上寫出了自己的職業目標和實現方案,這門課的學分算拿到了,但他說自己只是胡亂編的。

僅僅是為了拿學分。在課堂上,學生們都在玩手機,“這種水課基本沒人聽的”。

不只是《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這種課程,在很多專業課上,學生們聽課情況也不樂觀。

有些同學表示,老師還在用幾年前的課件講課,上課方式就是看著課件“照本宣科”,學習的內容早跟不上時代潮流了。

根據西南大學碩士生田小軍公開發表的論文《大學生學習投入視角下的高校課程品質問題研究》,他認為高校作為傳播“高深”學問的地方,“高深”不僅體現在知識的專業性層面,而且反應在知識的前沿性方面。學校有責任將各專業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納入到課程內容中,展現當前社會、科技發展的面貌,使培養的人才始終處在社會和科技發展的最前列。

除此之外,在專業課程目標上處於低水準,嚴重影響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田小軍研究數據統計結果顯示,高校對學生課程知識掌握的要求在“記憶”、“分析”這些相對低水準的認知上,在“綜合”、“判斷”和“運用”等深層次的學習要求較少,這種淺層次的學習無法將新知識整合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中,造成了大學生無法達到較高水準的現實。

公共課程很“水”,專業課程也無法達到深入和專業的效果,陳安想過通過一些途徑反饋給學校。大一第一學期期末,教務處要求每位同學對教師和課程進行打分。陳安介紹,當時在網上做了一份調查問卷,內容就是讓同學們填表說明對課程的滿意程度,“但是表格實事求是地填好了,下個學期上課還是老樣子。”反饋也流於形式化了。

每學期末,教務處同樣會要求對上課的教師做出評價。“有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滿意、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五個選擇,”陳安說,“因為是登陸學號填寫的,教務處會反饋給授課教師,所以很多同學不敢寫真話,擔心期末成績會不好。”在給部分授課教師填寫“滿意”的背後,實則是“不滿意”。

上課品質差,責任完全在教師嗎?

這個問題的根源是什麽?蘇州大學的馬志強在其公開發表的論文《高校教師績效考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中認為,對高校教師績效考評標準導致了這一結果的發生。有些高校在對教師進行績效考評時,長期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導致高校教師普遍熱衷於科研,在教學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因此他提出,高校應從道德素質、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三方面來對教師進行全面考評。

湖南師范大學的胡小桃在論文《從高校教師發展狀況看我國教師考評制度存在的問題》中表達了對此事的感觸。胡小桃曾獲批了國家級精品資源課程的建設,但是在團隊組建之初卻遇到了困難,“高校教師對教學研究和教學品質提升的態度很冷漠,不太重視。”

其稱,很多高校對於教師科研情況與職稱評定之間有明確的條文規定,而對於教學業績與評定職稱之間的關係,除了滿足教學工作量和無教學事故,基本沒有進一步制定細節。

政策如何落地?

對於教育部印發的《通知》,周刊君詢問了幾所大學教務部門,均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具體如何實施。

“水課”實際是一種口語的說法,在此次教育部的通知中也沒有明確界定。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光禮認為,所謂“水課”就是課程沒有知識含量,學生在課堂上很愉快但是沒有收獲知識,這種課程也容易讓學生通過。

“按照歐洲大學的課程標準,我們百分之八十的課程都是水課”,周光禮坦言,“我們的大學特點是課程數量特別多。”一般大學生大學畢業要修滿180多學分,我認為,實際上修滿100到120學分就可以了。讓每一個學分應該發揮價值,需要學生課下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消化。”

至於“水課”的具體標準,既可以是教育部制定,也可以學校制定,“當然最好的是學校根據各專業教學情況綜合考量。”周光禮說。

那麽這樣的政策該如何落實?

在以往對教師的考核中,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只看期末考試結果。如果學生考試成績呈現正態分布,那麽教師的教學結果則是正常的。但考試結果無法證明學生真正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能力,“只能說明學生在考試之前背書背得還不錯。”

如果要加強過程管理,學校就要在加強對教師授課的監督。“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派督學進入教室聽課,考察教師在課前有沒有對課程進行設計、有什麽樣的活動,課堂目標有沒有達到,監督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行為。”周光禮介紹。在沒有督學的時候,學生在每堂課下課後應及時反饋課堂品質,以這種方式強製讓教師重視課堂品質。

以美國一些高校為例,學生們下課後會及時填寫學校的調查表,將上課情況反饋給教學管理部門。“如果發現有大量學生都不認可教師,那麽督學就會進行調查。”周光禮認為,在國外,學生們有較強的消費者意識,“這堂課是要花錢買來的,那這節課的上課品質值不值讓我花這麽多錢?”

談及更深層的原因,高校現有的考評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們提高上課品質。高校量化管理的原則下,對教師的考評看重的是教師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由於課堂品質無法量化,一般不作考評。學校能改變嗎?“很難,”周光禮說,“我們國家要做學科評估,搞雙一流建設,全部都是靠科研,沒有學校敢不重視。”

周光禮回憶,在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曾有過一次改革,那一年學校隻考核教師們的教學品質,不考核科研成果,結果當年論文發表數減少了50%,造成了學校排名的下降,資源的流失。

教育部此次要求減少“水課”,加強過程管理的政策具有積極意義,預示著我國大學開始向注重教育品質邁出了新一步,但落實到高校的具體實施,則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安為化名)

文:《中國新聞周刊》新媒體記者 李陽煜

值班編輯:莊兼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