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 應引入風險預警系統

中國知名財經作家、知名財經評論家

莫開偉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近日,溫州市金融辦和螞蟻金服共同宣布,溫州“金融大腦”系統正式上線,未來將對溫州地區的P2P網絡借貸平台進行風險識別和預警。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支付寶開發的“風險大腦”系統已經開始立功,協助各地金融監管部門進行1.2萬次風保險公司業識別,發現了1400多家疑似非法集資平台,其中28%已被立案查處,預計為老百姓減少損失逾百億元。

看到這則新聞,讓人耳目一新,覺得地方政府只要肯動腦筋,捨得投入,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還是大有希望和作為的。近兩年互聯網金融領域P2P平台不斷暴雷,原因在於互金平台屬於一種金融科技創新,具有較強的隱蔽性、跨地域性和擴散性快等特點,而對於金融科技的監管手段則相對滯後,大多以線下監管為主,留下了監管空檔,讓不良新興金融業態有機可乘。由此,溫州市金融辦的這種做法具有風向標意義,為各級地方政府有效防化互聯網金融風險提供了示範樣本。據披露,支付寶“風險大腦”已經與河北、北京、天津、重慶以及溫州、廣州、貴陽、西安、廈門、合肥、溫州等11個省市的金融辦合作,成為他們發現和預警高危企業的“千里眼”。

所謂“風險大腦”就是根據金融風險特徵及各地方監管機構提供的專家經驗建立風險模型,從企業股權、工商合規、產品經營、輿情分析、負面涉訴等多個維度進行分析,計算出相關從業金融機構的非法金融風險、業務風險及合規風險。實現風險定性後,為監管部門提供處置依據。

它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可根據互金行業客觀發展現實,用高科技裝備金融監管手段,即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科技手段實行過程監管、功能監管,提高金融監管手段的預防技能和前瞻技能,既能有效防範已知的風險,更能提前感知風險和預測未知的風險,極大地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將一些點狀分散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止其演變為重大金融風險。二是有利於改革以傳統的線下監管、現場實地抽查監管手段為主的監管模式,升級監管手段或模式,提高監管風險識別的靈敏性,發現非法集資、傳銷等苗頭,做到準確識別、分級預警、有效處置可能隱藏的風險,推動我國地方政府及監管機構監管模式的創新,使金融監管科技手段能夠跟上金融科技創新的需求,有效改變目前我國金融監管整體落後的局面。

而且,推進金融監管科技手段進步具有較強的理論依據,因為從去年開始從中央到地方頒布了一系列鼓勵監管科技發展的政策和策略,希望借助科技來破解風險難防、機構難管和手段有限的困境。且2017年央行金融科技委員會成立,明確表示“強化監管科技應用實踐,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豐富金融監管手段,提升跨行業、跨市場交叉性金融風險的甄別、防範和化解能力。”顯然,各級地方政府引入“金融大腦”監管互聯網金融,無疑是最好的現實選擇和監管實踐。

由此,當前各級政府應根據網絡金融發展的形勢和特點,增強建立風險預警甄別體系或風險遴選模型的緊迫感,除了完善原有監管大數平台建設之外,應加大金融監管科技投入力度,及時引入成熟的金融監管技術,根據金融風險特徵及各地方監管機構提供的專家經驗建立風險模型,夯實金融監管基石,不斷提高金融監管手段和能力,全面提升互金監管的風險預防能力,全面提高監管的準確性、針對性和操作性,實現穿透式監管,消除監管盲區,徹底優化互金平台生態,為投資者減少更多的損失、為普惠金融得到更大的發展營造有利環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