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性攝護腺炎治療案例!你還以為治療不好?

慢性攝護腺炎是男性常見的疾病之一,但到目前為止,很多患者和醫生都為慢性攝護腺炎的反覆發作,遷延難愈而困擾不已。對於慢性攝護腺炎的治療也是說法不一,眾說紛紜。針對這一問題,攝護腺小衛士認為慢性攝護腺炎採用綜合治療的方式,通過多種方法配合治療才能徹底治癒。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兩個比較典型的案例來看看慢性攝護腺炎究竟給男性的健康帶來了多麼嚴重的危害:

經典案例一:30歲的白領張先生患慢性攝護腺炎3年了。他的主要癥狀是反覆出現下腹部脹痛、睾丸疼痛、排尿分叉、射精乏力無快感。3年來,張先生不堪忍受攝護腺炎的折磨,先後輾轉多家醫院治療,包括口服大量抗生素、靜脈注射、尿道藥物灌注、肛門灌注、紅外線照射等,癥狀並未因此減輕。為快點擺脫病痛,他非常留意報紙、網路上關於治療攝護腺炎的廣告,希望能發現最新的治療方法,為此錢花了不少,癥狀卻始終沒有減輕;

經典案例二:40的李先生是計程車司機。6年來,他經常感覺尿道瘙癢,出現滴白、會陰部脹痛、腰酸腿軟等癥狀,被診斷為慢性攝護腺炎。為控制癥狀,他每周都到醫院看病取葯,主要藥物是消炎止痛藥和抗生素等。或許是病急亂投醫的原因,他輪流就診於幾個醫生。每次服用一種新葯,李先生總感覺開始有效,但一段時間後癥狀又會再次複發。當使用另外一種或幾種新葯時,李先生感覺癥狀又有所好轉。周而復始,幾年下來,市場上很多治療攝護腺炎的藥物都被他用過了。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慢性攝護腺炎發患者群比較年輕,長期治療效果欠佳。一般來說,輕微的急性攝護腺炎並不是一個麻煩的疾病,但久治不愈的慢性攝護腺炎,卻常讓人焦慮。其實,對於慢性攝護腺炎的治療,大多數患者多依靠藥物或其他治療手段,卻忽視了攝護腺炎的預防和保健。

那麼究竟慢性攝護腺炎為什麼難以根治呢?首先我們來看看誘發慢性攝護腺炎的原因有哪些?

一、攝護腺充血:攝護腺由於各種不同原因引起充血,特別是被動充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非感染性、非微生物性長時間充血,能形成非特異性炎症性反應。此外充血常見於下列幾種情況:

1、性生活不正常:性生活過頻,性交被迫中斷,或過多的手淫等,都可使攝護腺不正常充血。但性生活過度節製,也會產生長時間的自動興奮,而造成被動充血。

2、飲酒:飲酒能使生殖器官充血及引起性興奮。

3、直接壓迫會陰部:騎自行車、騎馬、長時間久坐等都可使攝護腺充血。

4、感冒受涼:攝護腺有豐富的α腎上腺能受體,在受涼之後,能引起交感神經活動,導致尿道內壓增加,妨礙排泄,攝護腺管也因收縮而妨礙排泄,產生鬱積性充血。

5、按摩不當:攝護腺按摩時手法過重或過於頻繁等均可使攝護腺充血。

二、微生物感染:各種微生物,如細菌、原蟲、黴菌、病毒等都可成為感染病原,但以細菌為最常見。細菌的侵入途徑包括:直接蔓延:尿道內的細菌可直接導致攝護腺感染。血行感染:細菌性攝護腺炎90%以上可找到感染灶。淋巴感染:下尿路器官和結腸、直腸炎症可通過淋巴而感染攝護腺。

三、心身醫學方面的因素:有資料顯示這個因素比例高達50%。

四、自體免疫性因素:慢性攝護腺炎與自體免疫因素有一定關係,這是因為在關節炎病人身上曾發現「抗攝護腺抗體」的存在。

總之誘發攝護腺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片面強調某一因素,對具體患者應視不同情況加以分析。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患者感覺攝護腺炎越治越嚴重,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歸結起來有以下幾種原因:

1、患者長期治療,癥狀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因而產生焦慮、懷疑、失望等情緒,對攝護腺炎癥狀感受的敏感度增加。患者自覺癥狀加重,不單是來自攝護腺本身的原因,也有心理負擔加重的因素;

2、影響攝護腺炎的因素有增無減,如計程車司機憋尿、久坐,經商者應酬喝酒、熬夜,性生活不衛生,如頻繁手淫,性生活中追求延長射精時間等;

3、治療過度或不當。如使用抗生素時間過長,頻繁更換抗生素,抗生素劑量過少或過多等。雖然癥狀沒有加重,但是攝護腺液檢查報告單上的白細胞數量不減甚至增加,造成患者恐慌;

時光島攝護腺小衛士解釋說:其實慢性攝護腺炎久治不愈的原因比較複雜,很多時候往往是身體癥狀與精神心理問題交織在一起。一些患者就診前已經服用了許多抗生素,如果醫生重複使用患者已經用過的藥物,而不能更好地向患者說明道理,患者會對醫生失去信賴,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治療。因此,在治療慢性攝護腺炎時,不可千篇一律,或者是千人一處方,應辨證施治。

同時攝護腺小衛士還指出:當患者就醫時,一定要詳盡的向醫生介紹自己的癥狀,千萬不要隱瞞自己之前的治療與用藥情況。只有這樣醫生才能更好的了解您的病情,從而做出科學準確的診斷,也為今後的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最可靠的依據。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