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先兆子癇,一種可能困擾孕婦的危險疾病

本文由家有育寶獨家原創發布,侵權必究

聽說過先兆子癇嗎?先兆子癇是一種妊娠障礙,其涉及高血壓或其他癥狀,例如尿液中存在蛋白質。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就是孕婦先兆子癇,快來看看這是一種什麼疾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應該怎麼治療和預防?

什麼是先兆子癇?

先兆子癇是一種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因為它會威脅到孕婦和子宮內的胎兒的安全和健康。

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有高血壓,特別是如果高血壓發生得非常突然,孕婦需要特別注意。

在孕婦孕檢的時候,醫生通常會檢查孕婦的血壓,確定孕婦是否患有先兆子癇。因此,所有孕婦在懷孕期間都必須監測血壓,預防先兆子癇。

孕婦先兆子癇的癥狀

先兆子癇是一種危險的疾病,它甚至可能導致母親和胎兒死亡。

在患先兆子癇的情況下,病情起初是溫和的,但它可以非常快速地發展。如果孕婦被診斷出患有先兆子癇,即使她只有一些輕微的癥狀,也必須去醫院檢查。

先兆子癇經常出現的第一個癥狀是血壓升高。在孕婦中,血壓通常在妊娠早期下降,在妊娠22-24周後達到低點,然後逐漸增加。但對於患有先兆子癇的懷孕女性,在懷孕結束時血壓會比平時增高更多。

由於先兆子癇會影響體內的許多器官系統,因此血壓升高只是可能出現的許多癥狀之一。先兆子癇的其他癥狀一般包括尿液中的蛋白質水準增加和腿部腫脹等。

在一些女性中,先兆子癇可能非常嚴重。出現以下癥狀時,應保持高度警惕:排尿量減少;視力出現困擾;肚子疼;頭痛;噁心或嘔吐;抽搐。

未經治療的嚴重先兆子癇可引起癲癇症。這些併發症非常嚴重,可能導致胎兒死亡或者母體健康嚴重受損。

先兆子癇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醫生們還無法確定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先兆子癇。然而,胎盤形成和植入似乎對先兆子癇起很大作用,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

有許多孕婦胎盤正常形成,但懷孕時會受到先兆子癇的干擾。另一方面,許多孕婦胎盤形成異常,但懷孕健康,並沒有出現先兆子癇。

雖然醫生無法確定先兆子癇的確切原因,但某些女性患先兆子癇的風險因素比其他女性更大,這些風險因素包括:第一次懷孕;在青春期懷孕;懷孕期間超重(肥胖);妊娠期間患有高血壓或患有慢性病,或者有高血壓和其他慢性病史;糖尿病;懷雙胞胎;以前懷孕患過先兆子癇;在晚年懷孕;卵子有問題。

由於風險因素非常廣泛,醫生通常通過測量血壓和檢查尿液中蛋白質水準,來檢測每位孕婦的先兆子癇跡象。通常,將在孕檢時進行檢測。

先兆子癇如何影響胎兒?

先兆子癇可導致嬰兒出現許多疾病,包括流過胎盤的血液量減少,因為胎盤是胎兒營養的唯一來源,這肯定會導致嬰兒的生長障礙,稱為胎兒宮內生長受限,這是經常出現的情況。

如果胎兒沒有正常生長或先兆子癇正在危及母親的生命,做早產是最安全的行為,醫生通常會建議孕婦採取早產的措施。

先兆子癇通常發生在懷孕快結束時,胎兒幾乎都可以足月出生。因此即使過早出生,也可能只有輕微的早產風險。在某些情況下,胎兒必須早出生並且可能有更嚴重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在妊娠23至24周之前出生。

先兆子癇的治療和預防

一般來說,醫生提供的藥物只能減輕先兆子癇的癥狀,但不能治癒先兆子癇。先兆子癇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趕快把寶寶生下來。

嬰兒和胎盤分娩出來後,媽媽會康復。恢復可能不會很快,通常需要在醫院監測數天甚至數周才能完全康復。

不幸的是,沒有辦法100%預防先兆子癇發生,但實施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降低風險。

研究證明,經常運動,多吃蔬菜和少吃加工食品,可以降低某些孕婦受到先兆子癇干擾的風險。

運動和健康的飲食也可以幫助孕婦控制體重,減少肥胖、慢性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所有這些都是先兆子癇發生的危險因素。

此外,在懷孕期間經常對體重和血壓進行常規監測,也可以降低風險。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有關孕婦先兆子癇的原因、治療和預防。孕婦患先兆子癇會給自身和寶寶帶來健康風險,孕媽們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經常去醫院檢查自己的血壓水準,同時多注意飲食,經常運動,盡量避免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過快。預防總是大過治療,等到患病時經常為時已晚,所以能用預防解決的堅決不用治療解決,把所有疾病都扼殺在搖籃中,做一個健康「小鬥士」。

今天的內容如果您喜歡,記得給小編點個贊哦。如果你也有話想對小編說,可以通過評論留言告訴小編哦!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