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效預防和治療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大便乾燥,或雖有便意,但排便困難,多為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久,水分被過度吸收,而導致大便乾燥所造成。

一般兩天以上不排便,可表示有便秘存在;如果每天均排大便,但排便困難且排便後仍有殘便感,或伴有腹脹,也應納入便秘的範圍。便秘時,常出現下腹膨脹、便意未盡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食欲不振、頭昏、無力等癥狀,這可能與糞便的局部機械作用引起神經反射有關。老年人便秘多與體質虛弱、腹壁鬆弛、消化功能減退有關。

[癥狀]

急性便秘主要表現為原發病的臨床表現,多由腸麻痹、腸梗阻、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腹膜炎、腦血管意外、肛周疾病等急性疾病引起。

慢性便秘大多無明顯癥狀,但神經過敏者可能會有口苦、噯氣、腹脹、食慾減退、發作性下腹痛、排氣多等胃腸癥狀,還可能伴有頭暈、頭痛、易疲勞等神經官能症癥狀。

直腸肛管出口梗阻型便秘多見於女性,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盆底肌功能不良的頑固性便秘,表現為排便困難、排便不盡、腹瀉藥常無效;重者骶尾部墜脹。女性可伴有陰道或子宮脫垂,常需病人用手指擠壓陰道或摳出存在直腸末端的於糞便。

結腸慢運輸型便秘,盆底肌肉功能正常,臨床上表現為腹脹、無便意、便次少。

[病因]

形成便秘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不合理,如暴飲暴食、進食過少或食品過於精細、缺乏纖維、對結腸運動的刺激減少。

(2)排便習慣受到干擾,因精神因素、生活規律改變、長途旅行等未能及時排便,長期抑製便意。

(3)濫用瀉劑,使腸道的敏感性減弱,形成對瀉藥的依賴性。

(4)環境或排便體位改變,形成排便的心理障礙。

(5)妊娠、胎兒壓迫,腹壓升高,導致排便動力的減少,而影響正常排便。

(6)年少、體質虛弱、腹壁鬆弛、消化功能減退、營養障礙等。

(7)腸道易激綜合征。便秘是腸道易激綜合征主要表現之一,乃由胃腸道平滑肌的運動障礙所致。

[分類]

便秘一般可分為兩類,即器質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器質性便秘由各種疾病引起,而功能性便秘多由直腸損傷、藥物以及不良生活、排便習慣所致。臨床上所說的慢性頑固性便秘是指病程超過兩年,經藥物及各種非手術治療難以奏效而需要手術治療者;原發性便秘指病因不清、治療困難者;繼發性便秘是由先天性疾病損傷直腸、藥物以及手術等引起的。

器質性便秘是因為大腸中,特別是結腸和直腸中有癌細胞或息肉存在,導致腸管變狹窄而產生的病症。功能性便秘產生的原因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因大腸功能減弱而引發的弛緩性便秘,另一種則是因大腸的過敏而產生的痙攣性便秘。弛緩性便秘多見於老年人和女性或常忍受便意的人。痙攣性便秘是過敏性腸症候群的一種,這種因抽搐而產生的便秘,治療的先決條件是要消除緊張,另外,纖維多的食品以及刺激性強的食品要儘可能少食用。

[治療]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起居有規律,多參加體育運動,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也有利於改善消化道的功能。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食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養成多飲水的習慣。粗纖維能軟化大便,增加糞便量,並刺激結腸蠕動,加快結腸轉運。便秘患者定時口服少量的小麥麩皮,是一種有效而又價格低廉的療法。飲水量應達3000毫升/日,且不宜多飲茶或含咖啡的飼料,以防利尿過多。經上述調治,因飲食及生活習慣改變所致的便秘常能迅速緩解。

(3)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忽視便意是女性便秘患者中常見的現象(鋼彈33%)。其中多因早晨忙於家務、急於趕路上班而來不及上廁所,部分則為工作中不便離開崗位而強忍便意。經常忽視便意將影響正常排便反射,導致便秘。坐在便器上看書看報是另一種不良排便習慣,不利於排便反射的連續進行。對於不習慣坐式便器者,改為蹲位排便較有利,因蹲位時,肛管直腸角增大,更有利於糞便通過。對於習慣長期服用瀉劑排便者,應立即停止使用瀉劑,在醫生指導下恢復正常排便習慣。

(4)頑固性便秘可服用輕瀉劑,如酚肽雙醋酚丁等,或用甘油、鹽水、肥皂水洗腸。在選用通便藥方面,應注意藥效、安全性及藥物的依賴作用,長期使用瀉藥,會產生依賴性,有的瀉藥還有副作用,因此除非十分必要,最好還是少用或不用瀉藥。主張選用膨鬆劑(如麥麩、車前子、魔芋澱粉、瓊脂、甲基纖維素等)、滲透性通便劑(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甘油等。)(5)對慢傳輸型便秘,必要時可加用腸道促動力劑,如西沙必利、普瑞博思等。

(6)對糞便嵌塞的患者,清潔灌腸或結合短期使用刺激性瀉劑解除嵌塞,再選用膨鬆劑或滲透性藥物,保持排便通暢。

另外,還可以利用中草藥治療、按摩、氣功、運動等療法。

[預防]

(1)飲食調節首先要注意飲食的量,要有足夠的量,才足以刺激腸蠕動,使糞便正常通行和排出體外;其次,應注意飲食的質,主食不要太精細,要多吃些粗糧、雜糧,因為粗、雜糧消化後殘渣多,可以增加對腸管的刺激量,利於大便運行,再次,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如多吃青菜、韭菜、芹菜、番芋等。因為纖維素不易被消化吸收,殘渣量多,可增加腸管內容物的容積,提高腸管內壓力,增加腸蠕動,有利於排便。多吃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核桃仁、花生米、花生油、菜籽油等,它們都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2)多飲水足量飲水,使腸道得到充足的水分有利於腸內容物的通過。特別是重體力勞動者,因出汗多,呼吸量大,水分消耗多,腸管內水分必然被大量吸收,所以想預防大便乾燥就得多喝水。早飯前或起床後喝一杯水有輕度通便的作用。

(3)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應定時,到一定的時間就要排便,如果經常拖延排便時間,破壞好的排便習慣,可使排便反射減弱,引起便秘,故不要人為控制排便感。經常易發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時間,養成一種良好的排便習慣。

(4)多運動運動有利於緩解便秘,如散步、跑步、做深呼吸運動、練氣功、打太極拳、轉腰抬腿、參加文體活動和體力勞動等均可使胃腸活動加強、食慾增加,膈肌、腹肌、肛門肌得到鍛煉,提高排便動力,預防便秘。經常勞動的農村老年人很少便秘,而懶於活動、養尊處優的城市老年人便秘者較多,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5)某些相關疾病的治療對預防便秘有一定的作用如糖尿病、子宮肌瘤、甲狀腺功能低下、過敏性結腸炎、大腸憩室炎、結腸腫瘤、結腸狹窄及鉛、汞等金屬中毒等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