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哭鬧發脾氣,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曾聽過不少媽媽抱怨「孩子不聽話,我跟他說這樣,他偏偏不這樣,喜歡跟我對著乾」「我家孩子很叛逆,怎麼說都不聽,都不知道拿他怎麼辦了」

的確,錯誤的溝通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感」你,越來越叛逆,你的話也越來越無力;而正確的溝通方式能夠打開孩子身上的語言開關,越說越多。

在和女兒相處的過程中,我也意識到每當自己「獅吼功」發作,嗓門越來越大時,她也離我也越來越遠,心不在焉地聽我說。相反,當我能夠接納她的情緒,幫助她一起解決問題的時候,她的話越來越多,我們的關係也愈發親密。和孩子溝通是門藝術,我也仍在繼續學習和探索。今天,我想跟你聊一聊以往我與女兒溝通的一些方法和心得。


幫助孩子一起描述自己的情緒,並表示理解


每次女兒哭鬧或者發脾氣的時候,我就會嘗試問一些問題,例如「你現在感覺很生氣是嗎?」「你為什麼會覺得生氣呢?」當她在思考並回答我的問題的時候,往往比較容易冷靜下來。

比如,女兒升入中班以來,午睡起來只要沒睡夠就會哇哇哭。有一次,她又哭了起來,我走到她床邊,試圖跟她講道理,例如「你是個中班的小姐姐了,沒睡醒哭羞羞臉哦」「沒睡夠是因為自己睡得太晚,哭並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等等,但是並沒有效果,她反而越哭越響。

我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深呼吸幾口氣,先走到一旁去拉窗簾。讓女兒發泄一下的同時,也讓自己冷靜下來。

拉好窗簾後我再次來到女兒身邊,嘗試去接納她情緒「寶貝,你覺得沒有睡夠,所以現在覺得有點難受是嗎?」她點點頭,我繼續跟她說「嗯嗯,我以前也有沒有睡夠的時候,這種感覺是很難受的」,說完女兒竟神奇般地不哭了。



在我們日常交流中,也會願意和「理解」自己的朋友多聊幾句。孩子也一樣,當我們能夠對他們的情緒表達理解,也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共情」時,孩子會覺得「媽媽是理解我的」而願意繼續聽你說。在描述情緒的過程中,也能夠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幫助她一起分析情緒

當我們接納孩子的感受和情緒,孩子才可能放下顧慮,敞開心扉地表達自己對所發生事情的理解。在孩子訴說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專註傾聽,及時予以關切的回應,例如「哦」「嗯」「是這樣嗎?」等等,同時,幫助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有一次,女兒跑過來跟我哭訴:「媽媽,剛剛小弟弟把玩具弄壞了,我在幫他修,但是阿姨說是我弄壞的」。我問她「你跟阿姨解釋了嗎?」「我說了,但是阿姨不相信」說完,女兒哭得更傷心了。

我先讓女兒去擦把臉,喝杯水,轉移她的注意力,然後再引導她想一想她為什麼會感到委屈和傷心,怎樣消除這樣的情緒。

我問孩子「為什麼你覺得很傷心呢?是不是覺得阿姨錯怪你了?」 女兒點點頭,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是的,明明我是在幫助小弟弟」。我繼續表示理解,「是的,媽媽相信你是在幫助弟弟,有可能阿姨看到壞的玩具在你手上,誤以為是你弄壞的。有時候媽媽做了一件好的事情,但別人誤會了,媽媽也會覺得很委屈」。

表示理解之後,女兒的情緒更加平靜了。



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後,接下來應該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的解決辦法。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需儘可能多地提供補救性辦法,避免語言暴力和行為暴力。比如當孩子喝牛奶把牛奶打翻了,責怪他「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早跟你說過喝牛奶專心一點」或者直接打一巴掌,都是無濟於事的。

如果可以提供一些具體的補救辦法,例如「哎呀,太不小心了,牛奶翻在地上,等會我們走路都容易滑倒了,你能去擦一擦嗎?」孩子更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帶來的不好的結果。

當孩子哭鬧、發脾氣時的具體做法是:

①幫助孩子一起描述自己的情緒,並表示理解。

②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幫助她一起分析情緒。

③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好好說話,不僅存在於成人之間,更存在於我們父母與孩子之間。願我們在於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時常提醒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問題,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想或者這樣做,不斷反思如何說他才會聽,怎樣聽他才肯說。


* 童學小時光原創,微信公眾號:童學小時光(kidsntimes)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後台留言,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處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關於 的健康資訊: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