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毒」性不等於有毒(深度好文)!

*中藥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

*中藥有毒無毒,關鍵是能否對證治療。只要對證治療,有毒的葯也安全;不對證治療,無毒的葯也有害。

最近,「馬兜鈴致癌」事件沸沸揚揚。此事源起發表在《轉化醫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文章提示馬兜鈴酸或為肝癌發生的風險因素,但並沒有提供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對此,國家食葯監總局新聞發言人稱,根據流行病學大樣本、大數據分析,我國肝癌患者主要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與馬兜鈴酸有直接關係,尚無有力的數據支撐。

上述那篇論文研究結果指出,中國台灣98例肝癌中的78%、大陸89例肝癌中的47%,顯示馬兜鈴酸相關突變特徵。其實,基因突變不等於癌,含馬兜鈴酸中藥與肝癌的內在聯繫尚不清楚。但是,在媒體的反覆傳播下,標題變得越來越聳人聽聞。例如,《「害人不淺」馬兜鈴酸是個什麼東西?台灣八成肝癌及大陸近五成肝癌兇手竟是它!》《傷肝傷腎還強致癌!「馬兜鈴酸」這個名字一定要記牢》《這個研究火了,馬兜鈴酸致肝癌?!》……這些標題讓不明真相的公眾心驚肉跳,不少人只看標題不看原文,也不去探究馬兜鈴酸和肝癌之間的因果聯繫,寧信其有、不信其無。一篇沒有確定結論的論文變得言之鑿鑿,搞得人心惶惶。

近年來,中藥有毒的說法一直在廣為流傳。中藥傷肝傷腎,大多停留在講不清、道不明的傳說層面。但是,一些媒體和網站從中推波助瀾,不只是質疑中藥毒性,而且進一步推論「有毒的中草藥千萬別亂吃」,以「莫須有」的罪名抹黑整個中藥行業。

在中醫裡,「毒」性指藥物的偏性,根據藥性的峻猛程度,有大毒、常毒、小毒、無毒之分。中藥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例如,馬錢子的番木鱉鹼、巴豆中的巴豆油等既是有毒成分,也是有效成分。有毒中藥的毒副作用,通過炮製或配伍可以減輕或消除。中藥有毒無毒,關鍵是能否對證治療。古人說:「葯之害在醫不在葯」。只要對證治療,有毒的葯也安全;不對證治療,無毒的葯也有害。誠如清代醫家徐靈胎所言:「雖甘草、人蔘,誤用致害,皆毒藥之類也。」離開中醫的指導,亂用或濫用中藥,就容易出問題。如果在醫生指導下,按照安全劑量、用藥時間服用,就不會引發毒性反應。

不少人擔心馬兜鈴將殃及整個中藥行業。中醫開方時,按照原則,如果某種藥物被禁止,連替代的藥物都找不到,處方都組不全,只能望葯興嘆,中醫還怎麼看病?反觀國外,馬兜鈴卻是另外一番光景。馬兜鈴科植物中有一種名為漢防己的藥材,它的提取物漢防己鹼,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抗埃博拉病毒候選藥物,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相關論文。中國人用科學性來較真中藥的毒性,而國外科學家更關注毒性中藥的有效性。結果,老祖宗的寶貝成了外國人的搖錢樹。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中醫藥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要把它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離不開良好的輿論氛圍。在眾聲喧嘩時,社會各界特別是各類媒體要摘掉有色眼鏡,少些汙名化臆想,多些責任擔當,正本清源,還原岐黃術的本來面貌,不要讓「莫須有」毀了中醫藥。■

▲陳竺教授

2016年12月5日,美國血液學會(ASH)在美國聖地亞哥頒發了本屆歐尼斯特?博特勒獎,兩位獲獎者其中一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的陳竺教授。ASH將此獎授予陳竺,源於他的團隊在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上的貢獻。這曾是一種極為兇險,死亡率很高的惡性血液疾病。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用全反式維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進行聯合靶向治療(又稱「上海方案」),使得這一疾病的五年無病生存率躍升至90%以上,達到基本「治癒」標準。同時,從分子機制上揭示了ATRA和砷劑是如何將白血病細胞誘導分化和凋亡,從而達到疾病治療的目的。ASH 的新聞日報(News Daily)讚譽這是「實驗桌到臨床轉化醫學概念的遺產和框架性成果」,此項發現也被認為「在國際血液學上掀起了一場革命」。

陳竺教授在接受獎牌之後的演講中,介紹了由中國學者引領的臨床聯合應用ATRA和砷劑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各個發展階段,不斷進行概念設計創新及優化臨床試驗方案的進程,強調了中醫中藥在白血病治療理念和實踐方面的重要啟迪,基於現代分子細胞和整體水準系統研究成果的臨床應用,以及中國和美歐等大型多中心臨床研究的最新成就。

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是古今中外知名的毒品和藥品,用其以毒攻毒的特性治療各種疾病,在東西方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因此我國民間也一直有「砒霜可以治療白血病」的說法。

「一個古老的中醫偏方,能得到美國權威醫學研究機構的重視,驗證和認同,上海第二醫學學院陳竺院士領導的研究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居美國的中西醫師、美國中醫針灸學會前會長李永明將之歸結為中醫的啟發。

不過,曾對這段歷史做過大量梳理和考證的李永明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雖然砒霜在中國的藥用歷史雖然有千年之久,但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為西方人所首創,並在十九世紀就使用了砷化合物注射藥液,治療部分白血病患者取得顯著效果。因為早年醫學對白血病的病理分類認識有限,臨床醫生並不知道砷劑最適合哪種白血病亞型,所以臨床療效不穩定,重複率不高,導致砷劑後來被棄用。中國醫生重新發現砒霜可以治療白血病正好趕上白血病分類診斷的「革命期」。

但「發現砷劑治療白血病的APL亞型最有效,顯然是中國哈爾濱醫大多位醫生共同的創新貢獻。」李永明說。陳竺在此前獲獎時也提醒,在砷劑治療白血病的道路上,不能忘記中國中醫專家的發現。

「陳竺教授真正用西方分子生物學的方法讓西方明白了藥物起效的機制,這非常重要。」 科普作家、生物學博士李治中如是評論。

陳竺的研究組於1996年首先在美國的《血液》(Blood)發表了三氧化二砷治療APL白血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報告,證明低量砷劑可以誘導APL腫瘤細胞分化和凋亡,而對正常細胞則無毒性作用,該報告還在機制方面做一些分子水準的研究,當時的血液雜誌封面就採用了上海文章中細胞凋亡圖片,美國著名的《科學》雜誌也發了消息,隨後,他們在當年的美國血液病年會上該研究組報告了詳細數據。

這項成果此前已被國內外廣泛認可。2012年,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在美國領取了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會頒發的第七屆聖捷爾吉癌症研究創新成就獎。

「研究得益於兩個因素:中外學術交流和對中醫寶庫的發掘。」陳竺在此前得獎時說,外國同行了解他們的一些初始工作後也很快進行相關研究,維甲酸效果最早驗證就由法國學者完成。國外學者也從中國科學家那裡學到很多,美國研究人員就是從他們那裡知道常溫下溶解砒霜的方法。■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