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霸王上市9年,淨利下降94.72%,重塑形象能否再上高峰?

文 林夏淅

編輯 劉肖迎

就在一部分人對霸王的印象還停留在成龍的那一聲“Duang~”上時,毛不易已經成為霸王的新代言人,網友戲稱“名字好搭”。充分利用新一代年輕歌手的吸粉能力,是霸王改頭換面的重要一步。

從包裝到產品宣傳的風格,也體現出多元化和年輕化的趨勢。兒童洗護系列的童趣風格、追風系列的清新文藝風格以及反差最大的二次元風格等,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冒險。

去年10月老闆陳啟源針對網友吐槽“霸王老闆也脫發”發布了一條澄清影片,登上微博熱搜。比耶、撓頭、可以說是使盡了這位將近60歲大叔的渾身解數,同日,霸王集團股價漲幅逾20%,堪稱最貴賣萌。

淘寶上搜索防脫發洗發水,霸王育發防脫發洗發水兩款不同價位的套裝分別以12,946件和11,526件的銷量排在第三和第四。霸王集團是否在以新的姿態卷土重來?

霸王沉浮

霸王集團創始人陳啟源,祖籍廣東羅定,現為加拿大籍華人。其“中醫世家”的背景來源於祖父曾在廣東廣西一帶行醫,開過中藥鋪,父親也曾和人合夥開中藥廠等經歷。

陳啟源與夫人萬玉華於1988年共同成立霸王公司,發家產品為霸王牌啤酒洗髮精洗發露。通過高返利的推廣秘訣打通市場—以低價銷售給經銷商,用更大的利潤空間刺激其積極推動終端銷售。

1997年萬玉華老家華南研究所研製的植物洗發配方專利被霸王公司看中並買斷。霸王防脫系列洗發露正式面世,利用“脫發”這個市場痛點,以及人氣港星成龍的代言加持,營收一路高歌猛進。

2009年,霸王集團營業收入達17.56億元,淨利潤3.64億元,根據AC尼爾森公開調查顯示,霸王集團在洗護發市的市場份額佔8%,在中草藥洗護發市場更是佔到46%,可謂盆滿缽滿。也是這一年,霸王集團在港交所上市。

2010年7月14日,香港《壹周刊》報導稱霸王旗下洗發水產品含有致癌物質二惡烷。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儘管藥監局緊隨其後公布,抽檢結果顯示“樣品中二惡烷最高含量為6.4ppm,這一數值在安全範圍內”,但對於霸王這樣直接接觸人體頭皮的產品,一旦與致癌的概念扯上關係,消費者就會產生顧慮。這直接導致當年營收下降16%,淨利潤驟降132%,上市第二年淨虧損1.18億元。

自此,霸王集團踏上了與《壹周刊》長達6年的訴訟之路,最終在2016年勝訴並獲得300萬元的賠償,掙回了一口氣。但在這6年裡,霸王集團共計虧損15億元,市值從最高的200億元跌落至6.13億元,縮水近97%。

不論如何,勝訴給霸王集團帶來了曙光,2016年,霸王集團終於結束了長達六年的“虧損馬拉松”,營收2.64億元,同比增長14%,淨利潤4,370萬元。雖無法與其巔峰時期相比,但已是一個由負轉正的“質的飛躍”。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2017年,霸王集團的內部矛盾上升到台面上,9月,陳啟源以兩年分居為由向法院提交離婚申請,上演“霸王別姬”。12月,萬玉華在港舉行記者發布會,哭訴自己被陳啟源暴力對待,還被偽造辭職信,排除於管理層外。甚至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的股份由原來的49%被稀釋至24.71%。屢次爭取自身正當權益無果後,才無奈提出清盤申請。

這一出鬧劇使得公司股價大跌30%並停牌。

今年6月6日,霸王集團發公告稱,萬玉華陳啟源已簽訂和解協定,同意在簽署和解協定當天即指示其各自法律代表,向高等法院申請撤銷清盤呈請。當日股價急彈35%,成交量達3,162萬股,但高漲的股價也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霸王墜馬,誰之錯?

2017年,霸王集團營業收入2.64億元,淨利潤1,923萬元,較上市的2009年分別下降了84.95%和94.72%。

2010年的“致癌風波”對霸王集團的影響是強大而持久的。但市界發現,8年前的新聞事件更像是一味催化劑,將原本處於發酵期的銷售費用過高、多元化發展失敗及行政開支缺乏效用的問題提前爆發出來。

霸王集團的銷售費用過高可以看作是“致癌風波”後,連續虧損的元凶。新聞爆出當期即2010年下半年,霸王集團銷售費用鋼彈5.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幅達54%,從此便開啟了銷售費用過分蠶食利潤之旅。下圖中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3年,霸王集團的銷售費用都大比例高於營業成本,甚至一度超過其銷售收入。

這種不要命的行銷方式,除了“致癌事件”後,公司為了恢復消費者對本公司產品的信心所增加的費用支出,市界查閱年報發現,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推廣2010年4月新推出的霸王涼茶和十月新推出的麗濤產品。

然而,霸王集團積極投入並發展的涼茶事業,卻一直是業界津津樂道的“笑點”。

2010年4月霸王集團推出了第一個中草藥飲品品牌,當年涼茶收入6,975.7萬元,佔集團總收入約4.7%;

2011年,涼茶營業額16,726.3萬元,增長近140%,但在年報管理層分析中顯示該業績並未達到管理層預期,但這已是霸王涼茶業績最好的一年;

2012年,涼茶業務營業額收縮至1,758.3萬元;

2013年,涼茶業務以慘淡的72.3萬元營業額終結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時期,霸王集團的存貨發生了大額增加。

2010年之前霸王集團存貨佔收入比重一直維持在4%以下,產成品佔比在2%左右,2010年後存貨佔比達到10%,2014年、2015年和2017年都接近18%,產成品佔比上升到6%左右。面對不斷下降的營業收入,如果不能合理的控制存貨儲備,不僅會降低公司的營運能力,由此產生的存貨跌價準備還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

市界發現,霸王集團的存貨周轉率2009年為每年10.51次,此後一路下滑,2017年已下滑到每年3.06次。而霸王集團的毛利率也同樣顯示出下滑,2010年以前其毛利保持在60%左右,2010年後下跌到40%左右,公司多份年報中都曾披露毛利下降的原因之一為存貨計提減值。

此外,霸王集團的行政支出失效也對其盈利能力起到一定影響。隨著營收的增加,公司規模變大,管理費用增加是一定的,但是,隨著規模經濟的產生,管理費用佔收入的比例應該下降。

上市前,霸王集團的營收規模發展迅速,2009年營業收入達17.56億元,較2006年增加了3.5倍,但是行政開支卻增加超過7倍。隨著規模經濟的產生,霸王集團的行政管理費用佔收入的比重反而增加了,效用越來越低。

2010年爆發“致癌風波”後,營收驟降,開源遇阻,公司節流的反應速度也有待提高。收緊行政管理費用的趨勢從2012年才開始體現,比收入的大幅下跌足足晚了兩年,體現出公司應對危機時,整體預算的滯後性。

從2014年起,公司的營收規模已經不及2006年的營收規模,但是公司的行政開支依然是後者的數倍。

面對種種不利局面,2013年霸王集團啟動了卓越項目,開始大刀闊斧地削減各項費用。效果顯而易見,2013年霸王集團淨利潤雖然還是負數,但較上期增長了76.76%,開啟了淨利潤增長點。

值得一提的是,據市界查證,2011年至2017年,霸王公司發生訴訟案件46起,其中勞動爭議25起,且多起事件緣由如出一轍:霸王公司在未與員工協商一致的情況下,以多種緣由將員工派往總部培訓三個月,且培訓期間僅發放基本工資2000元。

面對多年大額虧損,企業削減人力本是無可厚非,但霸王集團以這種有計劃的“外派培訓+低工資”的裁員方式不禁令人唏噓,霸王集團應有的風度呢?

霸王的明天

接班人陳正鶴已於2015年12月9日正式接替萬玉華,任職霸王集團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擔任集團內多家子公司的董事、監事及總經理。從電商管道的拓展和品牌的年輕化趨勢可以看出,“小霸王”與父輩的傳統銷售思路具有明顯區別。

陳啟源對此評價為“對父輩打下來的江山有感情,並勇於創新”。

但無論霸王集團如何發力電商管道、迎合年輕化趨勢,客觀上留給小霸王陳正鶴的還是一個不太樂觀的局面。時下霸王集團的競爭力已遠不比從前,陳啟源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當時洗發水市場競爭很小,只要你能夠生產出產品,產品品質過得去,就沒有賣不出去的情況。”

現在市場上充斥各色洗護發產品,防脫發、中草藥洗護發市場也難以再現10年前一家獨大的局面。伴隨技術的發展,一部分消費者也不再簡單購買防脫發產品,而是轉而接受更為快速有效的植發治療。

8年前藥監局曾在“致癌風波”發生一周內發布抽檢結果,為霸王集團正名,但在藥監局2016年公布的抽驗不合格名單中,卻出現霸王旗下烏發固發洗發液產品,不合格原因為菌落總數超標。

除此之外,作為典型的家族企業,霸王集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固有的限制,比如外來員工難以打入高層、發展前景狹窄,以及最突出的家庭矛盾滲入等。

隨著訴訟的最終勝利,2017年本來應該作為霸王集團辭舊迎新的一年,但自2016年扭虧為盈後,淨利潤不但沒有呈現上升趨勢,反而跌宕下跌。2018年中報數據顯示,虧損1,141.00萬元。

陳正鶴曾在2017年4月接受採訪時表示:“先優化現有業務,有余力再拓展新業務,大的改變可能出現在2018年以後”。

但是,發展業務都需要銀子,2010年到2017年,霸王集團累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0.53億元。這些年來,霸王集團始終在吃著老本——九年前上市募集的16.15億元,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存量呈現出“過山車式”下滑。

2018年6月末,霸王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5,428萬元,而2006年末這一數值為7,144萬元。

兜裡揣著比十二年前還少的銀子,小霸王是否能夠帶領集團走出泥潭,再上高峰?

也許像霸王防脫發洗發水的效果一樣,需要時間才能醞釀出結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