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一樣的債牛:牛熊市並存

  很多人沒有料到,今年債券市場竟走出一輪牛市行情,在半年末關口上,利率債收益率紛紛創了階段新低。但很多人也注意到,即便央行連續三次降準,債市仍不改慢牛姿態,內部分化也從未像現在這般顯著。這是一輪有別以往的結構性牛市。

  資管新規、信用風險、匯率波動、供需壓力……當前債市行情仍面臨不少製約因素,這可能也是導致這一輪牛市“異化”的部分原因所在。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債市行情可能維持震蕩慢牛特徵,牛市與局部熊市並存,波動與反覆可能不少。

  一輪結構性牛市

  6月末,債券市場上具有風向標意義的10年期國債、國開債到期收益率相繼創了今年以來的新低,為上半年的行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今年上半年債市行情跌宕起伏,但無疑是個牛市。截至6月29日,10年期國開債、國債的中債到期收益率分別報4.25%、3.48%,均突破4月份低點,較去年末水準分別下行41BP、57BP,大約回到2017年4月末、5月初水準,上證指數則跌到了2016年2、3月份的位置。雖有些出乎意料,但債券市場的確走出一輪牛市,反倒是先前被寄予厚望的股市,表現遠遜於預期。

  但也要看到,這一輪牛市與之前的幾輪,有不少差異。

  其一,這一輪牛市運行節奏比較平緩。歷史數據顯示,上一輪牛市初期,2014年1月到5月底,不到5個月的時候,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便下行了90BP;再上一輪,2011年9月到2012年1月,3個多月時間,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下行了100BP。

  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國開債收益率下行幅度偏小,而這發生在今年以來央行先後三次降準的背景下。值得一提的是,4月份央行宣布再次降準,消息一度刺激債市大漲,10年國開債收益率在短短一兩日從4.56%下到4.31%,但降準實施後,債市反倒持續回調近1個月,收益率又回到了4.5%以上。

  其二,這一輪牛市不是全面牛市,牛中帶熊。在過去歷次牛市中,表現最好的往往是信用債,而且信用等級越低,表現越好。這不奇怪,因為在熊市末期,收益率最高的往往是中低評級信用債,進入牛市後,天然具有更大的利率下行太空,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國債市很少出現違約,各評級間信用風險的辨識度很低,這也使得機構有動力通過下沉評級追求更高回報。但今年這一輪牛市不一樣,利率債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青睞,信用債則遭受冷遇,“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內部分化從未這般顯著。

  結構性牛市如何煉成

  分析認為,當前債市行情仍面臨不少製約因素,這可能也是導致這一輪牛市“異化”的部分原因所在。

  說到製約因素,不可避免地要提到資管新規。作為金融防風險的代表性政策,資管新規對整個金融體系的影響深遠。

  之前有觀點認為,資管新規頒布就是靴子落地,影響行業發展和市場運行的諸多不確定性將隨之消除,但事實證明,新規頒布後,一些從業者更困惑了。中金公司固收研報指出,不少銀行理財反映,之前是等新規,現在是等細則,在細則出來前,不敢輕舉妄動。據了解,目前銀行理財采取的主要策略是存量滾動。由於隻滾存量,缺少增量,也就沒有太多新增資金用於債券投資。

  分析師進一步指出,在資管新規給予的過渡期內,銀行理財需逐步壓縮存量不合規產品,未來理財規模可能會下降,削弱其配置需求。目前還只是存量滾動,沒開始收縮規模。從這個角度來看,資管新規落地,資管業態重塑才剛開始,真正的壓力可能還沒開始釋放。

  今年製約債市的第二大因素是信用風險。今年債券違約頻率加快,新增違約主體多,牽扯面廣,影響比前兩年大。本輪違約的核心原因是信用收縮和風險偏好下降,去杠杆環境下,各類企業融資管道幾乎都在收縮,而風險偏好下降使得低評級發行人在融資市場被擠出的情況更嚴重,前期債務短期化傾向又加大了債務滾動的壓力,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風險隨之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理財是信用債的配置主力,受信用事件衝擊最明顯的也是信用債,今年利率債、信用債以及信用債內部評級間分化加劇也就不難理解,本質上是需求減弱和風險偏好下降的結果。

  至於利率債,或者說整個債券市場,當前的製約因素還包括匯率波動、中美利差收窄、供給壓力、銀行配置需求不強等等。

  最近人民幣匯率貶值加快,對股、債市場都產生了一定影響,在債市投資者看來,主要擔心在於匯率貶值會引發資本外流,限制國內貨幣政策放鬆。另外,美聯儲在穩步加息,而我國貨幣政策邊際放鬆,中美政策背離,利差趨於收斂,這對市場預期仍存在一定的影響。

  每年二、三季度都是利率債供給高峰期,三季度通常壓力最大。據機構統計,三季度利率債淨增量平均佔到全年的30%-35%,比二季度高出2-3個百分點,而一季度和四季度的佔比大約在15%和23%。由於三季度供給壓力更大,因此三季度收益率容易因供需關係變化而上升。

  更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債市投資主力的銀行而言,今年可配債的資金可能並不多。當前銀行面對的存款壓力仍較大,連大行也紛紛加大了存單發行力度,而銀行有限的資金更傾向用於投放貸款,配債額度本來就不大,還需要消化地方債、國債等品種。

  業內人士認為,配置力量不強可能是這一輪牛市走得比較慢的關鍵原因,最近的行情仍以交易戶參與為主,其波段操作、賺取資本利得的特徵,決定了行情易反覆。在總體需求不強的情況下,風險偏好下降,使得有限資金向利率債、高等級債扎堆,又進一步加劇了券種間、評級間的分化。

  往後看,即便是上半年買債力度較大的境外機構和非銀機構,未來需求也存在不確定性,畢竟收益率已經有所下行、中美利差收窄、匯率風險有所加大,貨幣政策也沒有大的放鬆。

  維持震蕩慢牛

  如上所述,當前製約債市的因素不少,但牛市還在演繹。與以往的牛市一樣,基本面和政策面依然構成本輪債券牛市的核心要件。

  這一輪牛市首先是流動性改善推動的,春節前,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實施,以及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CRA)的橫空出世,有力平抑春節前流動性季節性波動,整個一季度,市場資金面持續保持寬鬆狀態。在此背景下,短端利率率先下行,確認資金面改善的可持續性後,中長端也開始走低。

  年初以來流動性超預期的改善,揭示了央行貨幣政策取向的微妙變化。這在隨後得到確認,4月、7月初,央行又兩度實施定向降準,對流動性調控基調也從“基本穩定”轉為“合理穩定”,再到“合理充裕”。

  進一步看,貨幣政策調整,又有著深刻的基本面背景:一方面,全球貿易形勢生變,外部不確定性加大;另一方面,國內去杠杆、破剛兌帶來局部風險相應釋放,融資收緊對經濟增長的反作用開始顯現。

  因此,回頭來看,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引發貨幣政策靈活微調,進而帶來流動性改善,最終引起債市價格的變化。

  機構調研顯示,當前市場上極度看空的聲音基本消失,主流賣方均看多債市,未來債市收益率仍有下行太空。不過也不應忽視前面提及的諸多製約因素,未來行情仍可能維持震蕩慢牛的特徵,牛市與局部熊市並存,波動與反覆可能不少,仍需注意交易的安全邊際。

責任編輯:郭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