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年歐洲高血壓指南之飲食解讀:怎麼吃對血壓好?

上月底,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正式公布了《2018 ESC/ESH 高血壓指南》,其中談到對血壓有益的飲食生活方式,下面筆者對其進行解讀和總結。

每天吃鹽不超過5克

食鹽(氯化鈉)中的鈉元素與高血壓的患病率升高有關。

食鹽攝入過多,會增加水的攝入(口渴要喝水),這樣血容量增加,血管壁張力及外周阻力隨之增加,而且,鹽敏感患者的腎臟排鈉緩慢,導致鈉鹽和水滯留體內,血壓也會升高;同時因為鹽增多導致氯離子過量,使血管過度收縮,血管阻力增大,引起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要嚴格控制每日食鹽攝入量,醃製、滷製、泡製的食品應盡量少吃,同時遵醫囑補充一定量的鉀和鈣,以促進體內鈉的排泄。

限制飲酒量,避免酗酒

指南提出,高血壓患者應限制飲酒量,男性葡萄酒<1750毫升/周(250毫升/天);啤酒<3500毫升/周(500毫升/天)。女性葡萄酒<1000毫升/周(143毫升/天);啤酒<2000毫升/周(286毫升/天)。

酒精通過腎臟時,會抑製鈉離子的排泄,導致體內鎂離子不足,引起血管壁和毛細血管壁收縮,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最好不要喝酒。

多吃蔬果、魚和堅果,少吃紅肉

新鮮蔬果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礦物質等,有利於調節脂類代謝、降低膽固醇、擴張血管。膳食纖維具有調節糖類和脂類代謝的作用,可以結合膽酸,避免其合成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還能促進鈉的排出,降低血壓;膳食纖維有利於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避免排便過於用力導致血壓異常。維C能促進人體合成氮氧化物,幫助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礦物質鉀、鎂、鈣等元素利於鈉的排出,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魚肉是優質蛋白質,適量攝入能增強血管彈性,有利於控制高血壓。一些魚類富含不飽和脂肪酸EPA和DHA,有助於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

堅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葉酸、鎂、鉀、不飽和脂肪酸及較多的膳食纖維,它們都對降低血壓十分有益,但堅果所含能量較高,不宜吃得過多。

橄欖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降低血壓。

紅肉、全脂乳製品中脂肪含量較高,且多為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及高膽固醇等風險,對高血壓不利。建議以瘦肉為主,且每天不超過100克為宜。低脂乳及製品包括低脂奶、低脂優酪乳、乳酪等,也可食用一些脫脂乳及乳製品,補充優質蛋白質和鈣,利於高血壓的控制。

控制體重降低患病風險

指南提出,BMI值(計算公式見下圖)在20-25比較適宜,腰圍男性應<94厘米,女性<80厘米。BMI>30,或男性腰圍>102厘米,女性腰圍>88厘米時,則為肥胖。


BMI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國際統一採用的肥胖判斷方法,而腰圍是用來測定脂肪分布異常的指標,有些人BMI在標準範圍內,但腰圍可能超標,所以BMI和腰圍一起使用,有助於控制體重。

體重超重或肥胖可明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絕經後婦女乳腺癌、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

我國健康成年人體重的BMI範圍為18.5-23.9,腰圍標準為: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韓學剛)

【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可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歡迎一起交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