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交流創新,青年專家共聚一堂;人才輩出,婦科領域再添新章——2019年遼寧省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青年論壇分會場精彩薈萃

交流創新,青年專家共聚一堂

人才輩出,婦科領域再添新章

——2019年遼寧省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

暨遼寧省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委會

高端學術會議青年論壇分會場精彩薈萃

開幕式

陽春五月,生機盎然,2019年遼寧省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暨遼寧省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委會高端學術會議青年論壇分會場盛大開幕。遼寧省腫瘤醫院院長王丹波教授主持開幕式。王教授對蒞臨大會的各位領導、專家、來賓表示了熱烈歡迎。王教授指出,遼寧省醫學會婦科腫瘤分會、遼寧省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內鏡專委會已經連續3年聯合舉辦大型學術會議,青年論壇是本次大會的重要新亮點。學術需要領頭人的引領,同樣需要年輕人的活力,青年人的朝氣能促進學科的蓬勃發展。目前一大批全國婦瘤領域的青年才俊已經嶄露頭角,做了許多腳踏實地的工作,代表我們學術發展的未來。本次大會專門開設青年論壇,旨在為婦科腫瘤領域的青年專家們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期待青年專家們能帶動遼寧婦科青年醫生的快速成長。

王丹波教授

精彩講座

李寧教授:基因檢測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的應用

來自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李寧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基因檢測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的應用」的精彩講座。惡性腫瘤是多基因疾病,基因檢測在遺傳風險的評估,高危個體的識別及基因突變狀態的解讀等方面廣泛應用。對腫瘤的預防、判斷預後及指導治療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突變發生的時期,基因突變可分為胚系突變和體細胞突變。胚系BRCA突變使卵巢癌、乳腺癌發病風險升高。預防性雙側卵巢輸卵管切除可有效降低卵巢癌及乳腺癌的發病風險。BRCA突變與卵巢癌的治療及預後相關,BRCA突變者PARP抑製劑有更好的療效,可能對鉑類、蒽環類藥物更敏感,淋巴結清掃的意義可能更大。PARP抑製劑對於gBRCA突變者PFS有更好的獲益。因此,建議卵巢癌患者在確診時進行BRCA1和BRCA2基因檢測,以便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並評估預後。基因檢測使診斷、治療及預防的模式更加精準化、個體化。

曹冬焱教授:子宮內膜癌保留生育功能多學科個體化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的曹冬焱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子宮內膜癌保留生育功能多學科&個體化」的精彩講座。曹教授認為:子宮內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是一段時間的治療,一輩子的管理;局部器官的去留不難,全身健康的管理不易;需規範入選、規範治療、規範隨診。子宮內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涉及疾病的診斷、疾病程度的評估、分子分型和基因診斷、合併症的診斷和治療、生殖方面的評估和助孕技術的選擇、社會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問題,需要婦科腫瘤、生殖內分泌、婦科病理學家、影像學家、內分泌代謝、營養學家、遺傳諮詢、心理諮詢等多學科協同診治;且受患者年齡、受教育程度、既往不孕診治史、經濟收入、治療預期、合併症輕重、知情和順應性等情況的影響,因此,多學科、個體化是關鍵。曹教授強調指出不僅藥物治療需個體化,患者的後續維持治療、隨訪、甚至全身健康的管理都應該充分遵循個體化。

鄒冬玲教授:子宮頸癌治療挑戰與探索

來自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腫瘤中心的鄒冬玲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宮頸癌治療挑戰與探索」的精彩講座。宮頸癌的發病與死亡率呈上升趨勢。20~30%的宮頸癌患者治療後腫瘤出現複發或未控,是導致宮頸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再次挽救性放射治療控制率為35%,但50%存在嚴重併發症。複發宮頸癌化療可延長PFS及客觀緩解率,但絕大部分研究對OS並無顯著影響。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在宮頸癌的治療領域有較大的潛能。鄒冬玲教授為我們介紹其團隊開展的國內多中心、觀察性臨床研究,來評價宮頸癌患者cDNA和免疫組庫特徵,評估cDNA和免疫組庫檢測用於宮頸癌複發風險預測的可行性。腫瘤的異質性導致腫瘤在分子水準上存在個體差異,因此相似臨床病理特徵的宮頸癌患者採取同樣放化療治療方案起療效及預後不同,檢測放化療抗拒相關基因,通過免疫組庫測序方法可能對預測預後及監測複發具有重要價值。

王延洲教授:西南醫院千例單孔腹腔鏡回顧與體會

來自陸軍軍醫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王延洲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西南醫院千例單孔腹腔鏡回顧與體會」的精彩講座。王延洲教授回顧了西南醫院3年來千餘例單孔腹腔鏡手術情況,認為單孔腹腔鏡具有美(形態美、心裡美、社會生活美)、快(恢復快、出院快、標本取出快)、省(省錢、省人、省心)的優勢,並且具有較廣泛的適應症,學習周期可以接受,醫生接受度高。王延洲教授結合手術視頻進行了相應的展示說明,分享並推薦了平(平行)、等(等長)、直(直器械)、定、筷子法的單孔腹腔鏡手術操作技巧。王延洲教授用詳實的講解、精湛的手術錄像向與會者充分展示了單孔腹腔鏡的魅力,反響熱烈。

楊雋鈞教授:腔鏡技術在滋養細胞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的楊雋鈞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腔鏡技術在滋養細胞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的精彩講座。滋養細胞腫瘤(GTN)是來源於胚胎滋養細胞發生異常增殖,是FIGO和IGCS唯一認可的可以沒有組織病理學證據就可進行臨床診斷及治療的婦科惡性腫瘤,也是最易被誤診的婦科惡性腫瘤。因此,應重視滋養細胞腫瘤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妊娠終止後陰道異常出血和hcg持續升高或下降不滿意應與不全流產、胎盤殘留及不典型的異位妊娠相鑒別。楊雋鈞教授通過北京協和醫院宮角妊娠、剖宮產瘢痕妊娠、肌壁間妊娠及流產后宮腔殘留等典型病例為大家詳細介紹腔鏡技術在GTN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在嚴格把握手術指征的基礎上,對於難以診斷的滋養細胞腫瘤,尤其是中間型滋養細胞腫瘤,可充分利用腔鏡技術進行活檢病理診斷。對於不具有典型滋養細胞特點的CTN患者,手術切除病灶後再行治療,不影響預後,術中應行冰凍病理檢查,第二天儘早化療,減少轉移風險。

周聖濤教授:卵巢腫瘤靶向治療最新進展與前沿展望

來自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的周聖濤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卵巢癌靶向治療最新進展與前沿展望」的精彩講座。卵巢癌作為婦科腫瘤的頭號殺手,目前的標準治療方法為初始治療以手術分期、細胞減滅術為主,大部分患者術後接受化療,在過去30年內治癒率沒有實質性改變,靶向治療逐漸成為希望和熱點。周聖濤教授對抗血管形成劑、PARP抑製劑、免疫治療三類靶向藥物新進展和前沿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和分析。抗血管形成劑是目前卵巢癌治療的熱門靶點,目前臨床研究數據表明其對卵巢癌PFS有效,對OS無明顯改善,從衛生經濟學角度考慮,其應用價值尚待商榷;PARP抑製劑奧拉帕尼是中國卵巢癌30年來首個靶向新葯,是針對癌細胞DNA修復缺陷而專門設計的全新機制抗癌藥,目前數據表明對有無BRCA突變的患者均受益;免疫治療靶向PD-1已在黑色素瘤中取得較好效果,免疫治療是靶向治療的新熱點。

宋坤教授:卵巢交界性腫瘤的診斷與治療

來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宋坤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卵巢交界性腫瘤的診斷與治療」的精彩講座。卵巢交界性腫瘤(BOT)是組織病理學特點和生物學行為介於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間的一組特殊類型卵巢腫瘤,具有不典型的上皮增生但無破壞性間質浸潤的卵巢腫瘤。趨於「良性」,預後較好。部分高危患者易複發,疾病分期與手術質量與預後相關。95%BOT為漿液性交界性腫瘤(SBOT)與黏液性交界性腫瘤(MBOT)。SOBT中10%為微乳頭亞型,其分期通常較晚,預後較差。SBOT發生間質浸潤較多,20%發生淋巴結受累。MBOT85%為腸型,目前認為其是黏液性囊腺瘤發展到黏液性囊腺癌的中間階段,易形成「上皮內癌」,CA199陽性。15%為子宮頸管樣, CA125呈陽性。病理診斷誤診率高達11.5%。快速病理診斷結果對患者臨床結局影響無明顯統計學差異。BOT強調個體化,手術為主的治療原則,浸潤性種植應按低級別漿液性癌積極處理,保留生育功能手術複發風險明顯增高。對於BOT的治療原則趨向積極,浸潤性種植不觀察,術後可化療或激素治療。

沈源明教授: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的診治進展

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部附屬婦產醫院的沈源明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的診治進展」的精彩講座。沈源明教授指出:妊娠滋養細胞腫瘤是唯一無需組織學可以診斷的婦科惡性腫瘤,不建議對GTN患者行病灶的穿刺活檢,首先病史十分重要,其次HCG是GTN特異及敏感的腫瘤標記物,但是需綜合分析結果。影像學檢查可配合HCG提高GTN的早期診斷率,但並非特異性,不可盲從。可疑病例,必要時可通過腹腔鏡,宮腔鏡,甚至開腹手術來明確診斷,避免給予不必要的化療。一旦確診,需重視臨床分期與預後評分系統的應用及治療前評估。初治的規範化管理是關鍵,對於診斷特別疑難者建議轉至妊娠滋養細胞腫瘤治療中心。

陳曉軍教授:子宮內膜癌分子分型的臨床意義

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的陳曉軍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子宮內膜癌分子分型的臨床意義」的精彩講座。子宮內膜癌的分子分型對於疾病的診斷、預後及靶向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組織病理學診斷重複性差,傳統內膜癌風險分類不統一,風險評估存在缺陷,因此提出了子宮內膜癌分子分型:PLOE突變、MSI、CNL、CNH。PLOE-DNA聚合酶可維持DNA複製的準確性,PLOE組具有極高的突變率,較其它組更多的C>T易位,與年輕、高級別內膜樣癌有關。PLOE突變病例預後良好,PLOE突變檢測是早期病例的有效預測指標。晚期病例可能應用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有效。MSI具有高突變率,伴頻繁的MLH1啟動子過度甲基化,可發現Lynch Syndrome病人/家庭,預測可能有效的治療方案。CNL可能提示不良預後,複發風險增加。CNH類似漿液性癌,高頻率TP53體細胞突變,具有相對低的突變率,預後最差。分子分型還為我們提供了靶向治療的依據。

陳剛教授:惡性腫瘤的合理治療

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陳剛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惡性腫瘤的合理治療」的精彩講座。陳剛教授為與會者帶來了惡性腫瘤合理治療的以下幾點思考:1、所有的腫瘤都需要治療嗎?陳剛教授認為腫瘤的惡性程度與導致的後果有極大區別;腫瘤合理治療依賴於精確的診斷;分子診斷在腫瘤治療中有重大意義。2、分子腫瘤學對腫瘤治療的影響。陳剛教授指出分子腫瘤學產生新的治療策略;腫瘤的異質性和基因組不穩定性是分子治療的難點;聯合治療是一個有望解決的方案。3、潛在的藥物靶點及其開發。陳剛教授認為潛在靶標中只有少數成為有前景的藥物研發靶點;靶標蛋白的生化特徵決定了其是否能成為有前景的乾預靶標;候選藥物開發是漫長的路程。4、腫瘤靶向治療的耐葯、逆轉及個體化治療。陳剛教授指出靶向治療耐葯具有普遍性;闡明複發和促使耐葯的機制對替代治療方案的確定至關重要;系統生物學是戰勝腫瘤的希望。

黃鶴教授:放療後複發子宮頸癌的手術治療

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黃鶴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放療後複發子宮頸癌的手術治療」的精彩講座。宮頸癌複發可分為盆腔複發(或局部複發)和遠處轉移複發,其中盆腔複發包括中央型複發和周圍型複發。是否手術是評價複發患者預後的相關因素,既往FIGO分期、局部腫瘤情況及轉移部位為術後預後的相關因素。近年來,盆腔脹器廓清術5年生存率較前明顯提高,術後嚴重併發症發病率有所降低。影響複發子宮頸癌盆腔臟器廓清術預後因素包括手術切緣、淋巴結轉移、複發腫瘤大小、距初次治療時間間隔、腫瘤侵及盆腔側壁及脈管瘤栓。擴大的內盆側壁切除術(LEER)用於晚期宮頸癌或盆壁複發患者。對於嚴格選擇患者,根治性子宮切除可作為一種複發的治療選擇。手術治療需要考慮評估是否可滿意切除,綜合考慮患者一般情況,既往治療情況及腫瘤對放化療反應,根據術中探查情況,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

李莉教授: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的手術治療探索

來自新疆腫瘤醫院的李莉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的手術治療探索」的精彩講座。李莉教授指出:急診手術破裂、控制整個出血;存在單發轉移灶、耐葯病灶;中間型GNT等妊娠滋養細胞腫瘤可以手術治療。手術時機需在充分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HCG情況、HCG最低要求、病灶情況、病灶是否縮小等信息的基礎上確定。手術中需注意以下的事項:防止腫瘤術中擴散;手術前後化療藥物配合,術前用藥1-2天,手術當天不化療,術後第2-3天繼續完成化療;手術前的方案可以不更改。手術類型可考慮子宮病灶切除術、全子宮切除、肺葉切除、顱內病灶切除、其他部位轉移病灶切除。

孫麗教授:特殊類型宮頸癌診療探討

來自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腫瘤醫院的孫麗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特殊類型宮頸癌診療探討」的精彩講座。宮頸癌是婦科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目前對於特殊少見類型腫瘤等診治情況報導較少,特殊類型宮頸癌的臨床特點與常見類型宮頸癌差別較大,惡性程度機診治、預後有所不同。宮頸腺癌近年發病率升高,普通型最為常見,多與HR-HPV相關,臨床病理相結合,組織形態與免疫組化輔助診斷。宮頸絨毛管狀腺癌(VGA)明顯年輕化,與HPV感染相關,結合年齡、是否有生育需求及腫瘤的臨床分期制定個體化治療。VGA整體預後好於其他類型宮頸癌。宮頸微小偏離型腺癌(MDA)罕見,易擴散,預後不良,早期確診、臨床分期及手術方法,對預後至關重要。透明細胞癌(CCAC)預後差,多採用手術治療。特殊類型宮頸癌發病率低,無確切標準治療方案,惡性程度及預後各有不同,確定合理的臨床分期,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夏百榮教授:免疫治療指導下的婦科腫瘤研究進展

來自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夏百榮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免疫治療指導下的婦科腫瘤研究進展」的精彩講座。夏百榮教授在講座中著重指出:免疫治療可以為腫瘤患者帶來長期生存,特別是針對驅動基因陰性的實體瘤患者;而婦科腫瘤屬於靶向治療驅動基因相對較少的實體瘤。單葯免疫治療在婦科腫瘤中臨床獲益有限,平均有效率為8%-15%;臨床迫切需要富集優勢獲益人群,提高免疫療效。免疫聯合治療從目前臨床數據上看,大大提高了婦科腫瘤的治療效果,特別是針對鉑耐葯或鉑不敏感患者的治療;目前的研究還均屬於I/II期的小樣本臨床試驗,雖然效果很好,但對臨床的指導意義有限,需要大樣本的前瞻性III期臨床研究進一步驗證。

周欣教授:晚期卵巢癌的淋巴結清掃:獲益、風險與臨床決策

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的周欣教授為我們帶來關於「晚期卵巢癌的淋巴結清掃:獲益、風險與臨床決策」的精彩講座。惡性腫瘤是否行腹膜後淋巴結切除的判定原則:1.腫瘤的轉移方式。2.淋巴結轉移率。3.淋巴結轉移及淋巴結切除對預後的影響。晚期卵巢癌的特點決定了手術治療的基石,淋巴結切除在手術中佔有重要地位。儘管存在爭議,臨床上對接受初始腫瘤細胞減滅術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淋巴結切除一直遵循以下原則:1.達到滿意減瘤者,行系統腹膜後淋巴結清掃。2.未達到滿意減瘤者,行腫大淋巴結切除。關於LION報告回答了對於接受初始腫瘤細胞減滅術的IIB-IV期卵巢癌患者,如達到滿意減瘤,臨床證據考慮淋巴結無轉移,則系統性淋巴結清掃不改善患者預後,徒然增加併發症風險。晚期卵巢癌的淋巴結清掃決策,對不同殘餘病灶及不同期別患者的處理原則仍有待深入細化,需更多高治療的RCT提供證據。

李培全教授:腹腔鏡手術中的「隱形人」價值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的李培全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腹腔鏡手術中的「隱形人」價值」的精彩講座。腹腔鏡手術中扶鏡醫生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是術者的眼睛,一個優秀的扶鏡醫生會變成腹腔鏡手術中的隱形人,讓術者及觀眾忘記腹腔鏡鏡頭的存在。李培全教授結合自己的經驗,向與會者傳授了如何成為隱形人的秘密。李培全教授指出,扶鏡醫生應熟悉腹腔鏡手術的基本器械;術前做好充分的細節準備,以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腹腔鏡手術扶鏡的基本操作可分為進、退、抬、壓、旋,在操作中需注意正、穩、清、視距,並結合臨床實踐從細微處講解扶鏡的技巧和注意事項。李培全教授強調:一位優秀的扶鏡醫生是給主刀醫生還原一個真實的世界。隱形人的成長過程是一個追隨、跟隨、伴隨的過程,從術者的視角去參與手術。

商宇紅教授:PARP抑製劑在卵巢癌中的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

來自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商宇紅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PARP抑製劑的臨床研究與應用進展」的精彩講座。晚期卵巢癌的傳統劑量是手術和化療,追求R0腫瘤細胞減滅手術,標準化療。2019年PRAP抑製劑將卵巢癌治療進入新的模式。卵巢癌含鉑治療的耐藥性是一個時間依賴的生物學發展過程,不要「將好的治療留到最後」。如何在臨床中用好PARPi?兼顧有效性與安全性,患者的依從性與耐受性是王道,對於不良反應的宣教。不同臨床試驗PARPi發生不良反應存在差異,關注每一個體對PARPi反應的差異。無癥狀或毒性時間(TWiST)提供了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利益衡量指標,衡量病人「良好生活質量」的總存活時間。針對我國國情應用PARPi,為卵巢癌患者帶來希望,即使不能入組,是否可以借鑒?對於複發卵巢癌的維持治療,PARPi適應症從BRCA突變到HRD、鉑敏感,從需要檢測到不再強調BRCA1/2檢測,大量的臨床實驗在路上。

於曉輝教授:廣泛性子宮切除術的輸尿管隧道的解剖及處理

來自大連市婦幼保健醫院的於曉輝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廣泛性子宮切除術的輸尿管隧道的解剖及處理」的精彩講座。於曉輝教授結合手術視頻詳細講解了輸尿管隧道的解剖及手術操作過程。於曉輝教授強調指出輸尿管位於隧道內時常有2-3支營養小血管,諸如來自子宮頸膀胱韌帶內側和輸尿管隧道頂部,正因為這些小血管是輸尿管緊貼隧道,採用離斷輸尿管營養支血管法則可完全避免對於輸尿管的損傷。輸尿管於隧道的行徑呈∽形,即先向內下,然後向外下方,術時若開始暴露輸尿管時即在其內上方鉗、切開輸尿管隧道,則誤傷輸尿管。於曉輝教授同時提醒與會者:膀胱的主要血液供應來自髂內動脈前支之膀胱上下動脈。血運很豐富,術中需注意避免損傷出血。

李妍教授:ERAS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的應用

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的李妍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ERAS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的應用」的精彩講座。ERAS指快速康復外科。ERAS核心理念:最舒適的狀態,最微創的手術,最小的應激及最快速的康復。個體化的宣傳教育,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緒,使患者理解與配合。營養評估及營養支持,避免長時間禁食、術後早進食、必要時營養治療、代謝控制、早期活動。微創手術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最小的應激包括優化的麻醉方式多模式複合陣痛、體溫管理、液體管理及引流管理。鼓勵患者儘早下床、營養支持、疼痛控制及系統評估。惡性腫瘤ERAS實施中的特點:微創手術方式的選擇、腸道功能的保護、麻醉及多模式陣痛及VTE的預防。ERAS以患者舒適度、滿意度作為評價指標,個體化,理念的革新,不能矯枉過正,需要醫生、患者、醫院共同協作。

劉巋然教授:婦科惡性腫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探討

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的劉巋然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婦科惡性腫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探討「的精彩講座。劉巋然教授向大家介紹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惡性腫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循證指南、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婦科惡性腫瘤保留生育功能臨床診治指南,並結合指南,詳細講解了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惡性腫瘤、妊娠滋養細胞腫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指征、手術範圍、藥物治療方法、注意事項、術後隨訪及後續治療等治療原則,讓大家對婦科惡性腫瘤保留生育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劉巋然教授同時介紹了保留生育功能後相關生殖內分泌治療的方案制定、方法、流程。結合其臨床經驗,劉巋然教授還指出了相關指南的不足,呼籲強化大型隨機對照研究,修訂指南,服務臨床。

張宗峰教授:子宮內膜癌單孔腹腔鏡手術難點與技巧

來自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張宗峰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子宮內膜癌單孔腹腔鏡手術難點與技巧「的精彩講座。張宗峰教授從2017年4月開始開展單孔腹腔鏡技術。單孔腹腔鏡具有更美觀、更微創、更節省等特點。單孔腹腔鏡由於器械的「筷子效應」,不能「水準相向運動」,操作器械與鏡子共用一孔,存在干擾,手術視野局限,無助手幫忙及煙霧缺乏有效排除路徑等手術難點。手術技巧包括避免水準相向操作,充分利用水準相背操作(左右交叉)、上下和前後操作(前挑後撥)。利用不同平面和器械的臍孔交叉避免器械的干擾。充分利用舉宮器固定改變子宮位置起到助手作用。將PORT出氣口內置延長管可有效解決煙霧缺乏有效排除的問題。張宗峰教授為大家演示子宮內膜癌單孔腹腔鏡手術並進行重點步驟的講解。

張菁茹教授:外科醫生視角看婦瘤手術

來自遼寧省腫瘤醫院的張菁茹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外科醫生視角看婦瘤手術「的精彩講座。腸道損傷以小腸最為常見,術中出現腸道損傷應注意消毒並隔離,推薦雙層縫合,或進行腸切除吻合或腸造瘺。對於發生廣泛盆腹腔轉移,尤其腸轉移的晚期病例,是否達到最佳的腫瘤細胞減滅術,直接關係到患者的生存期,影響預後。腸切除對於改善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均有積極意義。大塊腫瘤固定於腸壁浸潤深肌層或修補後有發生腸瘺可能者,或某一腸段存在多個癌灶,或存在梗阻應行部分腸切除或腸造瘺。對於婦科腫瘤腸梗阻,腸切除對於解除腸道梗阻,有效延長生存期具有重大意義。術後腸瘺的處理應絕對禁食,胃腸減壓,營養支持,生長抑素抑製腸液分泌,並給予抗感染,抑酸,腹腔沖洗等對症處理。必要時行腸修補、腸造瘺術。放射性腸炎是盆腹腔放療後常見的併發症,以保守及支持治療為主,出現梗阻、狹窄、穿孔或腸瘺時,經保守治療無效可選擇外科手術治療。

張晶教授:陰道上皮內瘤變的臨床診治

來自遼寧省腫瘤醫院的張晶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陰道上皮內瘤變的臨床診治「的精彩講座。張晶教授通過三例典型的陰道鏡下活檢陰道上皮內瘤變(VAIN)的病例對VAIN臨床診斷及治療進行細緻規範的講解。VAIN是陰道癌的癌前病變,與HPV感染相關,其發病率逐年升高。VAIN往往無臨床癥狀,好發於穹窿部及陰道上1/3,VAIN平均年齡大於CIN。通過回顧性分析152例VAIN病例,39.5%既往有子宮切除病史,52.6%既往無上皮內瘤變病史。宮頸篩查三階梯同樣適用於VAIN,液基細胞學和HPV檢測在篩查VAIN中十分重要,建議聯合篩查,在子宮切除患者的隨訪中應尤其重視VAIN篩查。VAIN中HPV16感染在VAIN2/3級中更為常見。陰道鏡是發現VAIN最主要的方法,VAIN易診斷不足,易漏診及診斷不全,可退出窺器旋轉360度,藉助長鑷子暴露皺褶區,同樣可藉助於盧戈氏碘試驗。VAIN2/3級可選擇手術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VAIN1級可定期隨訪。

高玉華教授:近距離放療-不應被分割的治療

來自遼寧省腫瘤醫院的高玉華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近距離放療-不應被分割的治療「的精彩講座。近距離治療是一種精確的「從內向外」的放射治療,是精確放療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玉華教授介紹了近距離放療系統的組成,包括施源器、後裝治療機機治療計劃系統。近距離放療劑量學具有局部劑量高,達到一定距離後劑量陡然下降,照射範圍內劑量分布不均,近源處高等特點。近距離治療可顯著提高宮頸癌治療的臨床療效,可用於手術後的補充治療、宮頸癌根治性放療、局部晚期宮頸癌的術前消瘤、殘餘宮頸癌的根治性放療等。宮頸癌的治療最優選擇為放療,近距離放療是取得局控率的關鍵,三維近距離放療在療效及副反應方面均優於二維近距離放療,根治性放療將總時間控制在8周內,是對治療療效的保證。

崔曉莉教授:宮頸癌篩查結果異常的管理

來自遼寧省腫瘤醫院的崔曉莉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宮頸癌篩查結果異常的管理「的精彩講座。宮頸癌篩查異常管理目的是指導如何正確處理異常的篩查結果,減少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漏診或過度診斷。篩查結果異常包括細胞學異常及高危HPV陽性。崔曉莉教授通過典型的病例講解了陰道鏡檢查及活檢的指征及處理原則。宮頸篩查結果異常的管理依靠陰道鏡檢查,陰道鏡檢查不再只是放大取活檢的途徑,而是指導患者疾病管理的檢查。相同的病例診斷會有不同的管理,遵循個體化原則,結合病史、體征、隨訪依從性、細胞學、HPV和陰道鏡檢查等眾多信息綜合分析,才能給患者做出正確的診斷,提供最恰當的治療。

主持人的風采

精彩花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