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雲計算廠商的生死線:這場豪賭隻屬於大玩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上周,2018年杭州雲棲大會召開。阿里雲開講新杭州故事,講述杭州如何上雲,改變普通人的生活,並向世界貢獻數字化城市方案。9年時間,阿里雲實現從零到一,將中國雲計算產業打造出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9年,對於對於每隔幾個月就進行熱點輪動的科技行業而言已經是很長一段時間。科技行業從來不乏熱點和新概念,但縱觀過去幾年,真正給科技領域帶來技術革命,給企業帶來價值,並展現出蓬勃生命力的新技術似乎只有雲計算。

雲計算2006年正式登上科技舞台,過去十幾年裡獲得了迅猛發展,並以摧古拉朽之勢衝擊著舊有的IT產業鏈。它的興起導致了一個產業鏈的式微和另一個產業鏈的興起。

這是一次大的科技發展浪潮,當然也有著新的遊戲規則。在這個耀眼的舞台上,注定只有少數人能夠成為明星。

計算的新革命

人類的現代計算歷史並不算長。如果從20世紀60年代的大型機時代算起,距今也不過40多年時間。但是在40多年裡,計算的中心樞紐卻經歷了幾次大的變化——從大型機,到小型機,到後來的PC,再到今天的雲計算。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計算中心樞紐的變化似乎也逃不出這個歷史規律。以前大型機時代,計算的中心以中心化的方式存在,IBM曾經說:“世界上只需要5台電腦。”到後來,誰能想到小型機會快速發展,再到後來每個家庭一台PC,現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

現在,雲計算廠商將計算任務放在了規模巨大的數據中心裡,這些數據中心通常放置5萬台-10萬台伺服器,並且用高速數據傳輸線路連接起來。某種程度上,這些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實際上就是特大號的公共大型機。計算重新向著中心化發展,但考慮到邊緣計算、量子計算在未來一步步成熟,也許計算又會從中心再次走向分散或者更加集中。

如果把大型機算作第一波的計算浪潮,那麽小型機和PC可以算是第二波的計算浪潮,現在雲計算起來之後,我們迎來了計算產業的第三波浪潮。雖然雲計算的歷史才10多年,但是對於科技產業的重構卻不啻於一次巨大的產業革命。

大型機時代,IBM風光無限。小型機時代,DEC曇花一現。PC時代,英特爾和微軟成為最大贏家。在雲計算時代,也一定會有廠商成為主角,引領這個新的計算時代。

追風雲計算

2006年,亞馬遜第一次把雲計算服務進行了商用,而當時外界對於這個服務的反應跟第一代iPhone剛問世時手機行業的反應差不多,都覺得這個東西不靠譜。外界並不看好AWS也有一定理由,比如大家最初都認為雲計算投入高,利潤薄,並且存在很大技術不確定性。

“當我們起步時,很多人把AWS看作魯莽的、不尋常的賭博。”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曾這樣寫道。但歷經十年後,質疑之聲消失了。

雲計算的最大創新之處是,,以Web服務的形式向企業提供IT基礎設施服務。有了雲計算,企業就不必購買軟硬體設備,也不必再聘請IT工程師來管理這些IT基礎設施。可以說,這是對企業使用IT硬體的一次徹底顛覆。

一個新的技術出現之時,有人會把它當作一個新技術浪潮的信號,也有人也會認為這不過是IT歷史的又一個很快消失的噪音。顯然,雲計算是一個新技術浪潮的信號,但可惜的是很多人沒能真正重視和辨別這種信號。

直到AWS獨自發展兩年之後,其他廠商才覺醒過來。這些廠商中有IBM、惠普、甲骨文、戴爾等老牌軟硬體廠商,它們幡然醒悟,竭力捍衛自己的話語權,也有AT&T、CenturyLink等通信巨頭,想著跨界分一杯羹,當然也不乏類似RackSpace、Joyent這類中小廠商或者創業公司,希望借勢成長為巨頭。

美國市場熱鬧非凡,大洋彼岸的中國市場雖然晚熟了一些,但追趕的步伐也很快。2009年3月舉辦的深圳IT領袖峰會上,當時作為中國新技術的代表廠商,BAT的掌門人對於雲計算的前景進行了公開辯論。李彥巨集認為雲計算是“舊瓶裝新酒”,馬化騰說雲計算對現實社會來說為時過早,只有馬雲表示要堅決做雲計算。事實證明,不會技術的馬雲最有技術遠見。

2009年9月,阿里雲正式成立。兩年之後,中國其他廠商才真正跟進。在追趕者中,有騰訊雲、百度雲等大型互聯網廠商的雲計算服務,也有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身影,同時還有Ucloud、金山雲、青雲QingCloud等創業公司。

雖然市場參與者眾,但層次卻拉得很開。美國市場上,亞馬遜AWS一騎絕塵,中國市場上,阿里雲獨領風騷。

新的叢林法則

全球企業級IT市場規模超過2兆美元,如果雲計算是這個市場的主導技術,沒有人願意成為看客。但是在新的競爭規則之下,諸多廠商的命運早已注定。

雲計算市場發展初期,微軟和谷歌還真不是主角,被推到風口浪尖的是Rackspace,但很可惜它卻沒能在那個位置上停留太久。這不得不讓人感歎一下:歷史進程很重要,但是把握進程的能力也很重要。

RackSpace一度是亞馬遜AWS的最強對手

2010年,Rackspace一度被視為亞馬遜AWS的最大對手,但是由於後來無力持續投資,於2014年6月決定退出這個市場,轉而聚焦託管雲服務市場。

Rackspace首席執行官TaylorRhodes後來在複盤這個決策時曾有這樣的表述:“亞馬遜在這種規模的遊戲中,比我們這樣的競爭者裝備得更好,因為他們可以通過核心業務來籌集資金。他們對這個市場的期望設定了一段很長的不賺錢的時間——他們是為了增長進行再投資。而我們的創新無法跟上這種腳步。”

簡單說,Rackspace口袋有點淺。根據統計,2005年至2012年間Rackspace在雲計算領域投入了近10億美元。對於Rackspace而言,這確實是一大筆資金,但和其競爭者相比,明顯不值一提。這個數字甚至比不上微軟、谷歌等公司一個季度的資本支出。

無獨有偶。在Rackspace之後,矽谷雲計算創業公司Joyent也放棄了獨立發展,接受了三星集團的收購邀約。該公司CEO ScottHammond在一份公告中坦承,公司雖然技術領先,但是缺乏參與公共雲市場競爭所需的規模。創立於2004年的Joyent是矽谷典型的技術創業公司,前後拿到過總額約2億美元的融資,客戶約有3萬多家。中國的Ucloud跟它有點像。

坦白而言,Joyent結局還算不錯,及時抱住了一條大腿。如果繼續競爭下去,也許只能等待被淘汰。

從Joyent的案例上,我們可以看到,創業公司寄希望於通過融資來在這個市場上搶得一席之地,非常困難。這不但要求你背後的投資機構對雲計算和創業公司需要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另外還要有持續不斷的投入。投資機構5-7年後就會從創業項目裡退出,這筆錢沒有這個耐心。這個時候,最好的投資機構其實還是母公司。

今年5月,知名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了2018年版全球雲基礎設施即服務魔力象限,僅有6家供應商入選,其中包括亞馬遜AWS、微軟、阿里雲、谷歌、Oracle和IBM,包括Rackspace等在內的14家企業從這份有影響力的報告上消失了。

Gartner發布了2018年版全球雲基礎設施即服務魔力象限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入選的6家雲廠商已經連續多個季度資本支出超過10億美元,並且都有良好的其他業務不斷產生現金流來保證巨大的資本開支。

20世紀60年,IBM開發第一代IBM/360主機的總投資為5.5億美元,比美國研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的投資20億美元的四分之一還多。單單IBM/360主機作業系統的開發就用了5000個人年。同樣,我們沒有理由認為雲計算這個戰場隻通過區區幾十億美元,一兩千個工程師乾兩年就能夠驅動起來。你必須把雲計算當作是另外一個曼哈頓計劃去看待,才有成功的希望。

現在,雲計算行業普遍的共識是,未來雲計算一定成為全社會的基礎設施或者公共服務,這時就需要雲服務做到有規模,成本低,並且使用便利。在這場遊戲的牌桌上,小廠商的籌碼顯然堅持不到最後,淘汰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技術的紅利

錢之外,我們還要聊一下技術。

在雲計算產業發展初期,技術優勢可以讓初創企業在競爭中不落後,但是越往後,大廠商在技術上的投資和規模帶來的優勢,就開始顯現。

在波特五力模型中,其中一個是廠商跟上下遊的議價能力。大型雲計算廠商因為有採購規模,不但可以最快拿到最新的技術產品,而且價格上也有優勢。依靠規模採購拿來的計算芯片或者存儲產品,用來降價就能比中小廠商獲得競爭優勢。

由於具備規模,其實上下遊廠商也願意跟大型雲計算廠商進行密切合作,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大家一起進行定製產品,甚至合作定義未來的產品或技術。這無形之中就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圈子,如果你沒有參與進來,就不可能玩這個遊戲。這就好比是在手機行業,如果你都沒有辦法第一時間獲得最頂級的芯片,你怎麽敢推出新品參與市場競爭?

2018年1月,英特爾芯片曝出了漏洞,微軟、谷歌、亞馬遜等雲服務巨頭於當天紛紛發布公告並推送補丁。而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早在2017年6月,英特爾就將漏洞的資訊通知給了一小批企業。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一切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因為這些雲廠商是英特爾排名非常靠前的採購廠商,正因為提前獲悉漏洞才能作好應對策略。

OpenStack曾被稱作公共雲作業系統

說到技術創新,還有必要談一談對技術路徑的選擇。

過去幾年,利用Rackspace和NASA開源的OpenStack技術方案,諸多傳統IT企業和電信運營商都進入了公共雲計算領域。OpenStack雖然被冠以“公共雲作業系統”,但存在開源版本混亂,後續運營、維護、更新成本高等問題,導致這一技術不適合公共雲計算成為行業共識。

2015年到2017年之間,最大的OpenStack公共雲提供商——思科、HPE和GoDaddy——先後退出了市場。早期看,誰都能做雲計算,但最後,卻是一地雞毛。相反,我們看到全球前三大的雲計算廠商——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都採用了自己研發的技術平台。這是一種巧合嗎?我認為不是。

我們前面提到過,對技術紅利的把握,要求雲計算廠商對於每一行代碼都有著很強的控制力。只有這樣,雲計算廠商才能具備技術靈活性,才能跟上下遊廠商緊密合作,滿足不斷個性化的客戶需求,並且真正做到數據安全。

思科、AT&T、HPE已有OpenStack失敗的前車之鑒,最近eBay宣布放棄OpenStack技術,轉而使用Kubernetes和Docker來重新平台化。OpenStack在公共雲計算市場高開低走的結局已經越來越清晰。

生態的壁壘

雲計算產業的前10年,以通過提供標準化的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等技術產品,來滿足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企業的需求為主。而到了現在,則對雲計算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下沉,跟客戶業務融合,幫助這些企業進行針對性創新。這個時候,雲計算廠商就很需要聯合生態夥伴,一起服務客戶。

一家企業即使再大也會有邊界,真正理清自己的邊界,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走得更穩,更遠。雲計算廠商雖然都有很強的技術創新能力,但是也不可能做到覆蓋所有企業客戶的業務場景,因此它要跟PaaS、SaaS廠商,甚至傳統IT廠商,進行廣泛合作,通過組建服務矩陣來拓展服務半徑,並構建競爭壁壘。

對於生態建設,大型雲計算廠商都不敢松懈。亞馬遜AWS通過合作夥伴網絡(APN)計劃構建生態系統;阿里雲通過“雲合計劃”招攬合作夥伴;Google Cloud作為後來者,為了在生態建設上不落後AWS和微軟,不惜直接進行收購或者投資……

過去兩年裡,雲計算廠商的生態環境裡還有一個很明顯的變化。以往與雲計算廠商直接競爭的廠商如VMware、SAP等廠商開始轉而跟亞馬遜AWS、微軟、Google Cloud等進行合作。在杭州雲棲大會上,SAP和VMware這兩家頗有影響的老牌IT廠商都跟阿里雲宣布達成深度合作。

該如何解讀這類合作呢?一方面,這證明雲計算廠商的行業影響力已經足夠大,傳統IT企業正在順應大勢,搭乘快車;另一方面,雲計算廠商發展至今已經出現分層,少數有前景的雲廠商才值得深度合作。

科技行業內有這樣的潛規則,廠商之間深度合作,一旦涉及產品層面,就會有很高的時間和資源投入成本,雙方在選擇合作之初都會做出謹慎的衡量,並一旦敲定就會形成事實上的排他性。某種程度上,VMware、SAP這些廠商的選擇反映了對未來雲計算行業格局的判斷。

生死線

如果以2006年算作雲計算商用的開始,在歷經12年之後,雲計算市場已經開始進入陣地進攻戰。一招鮮的技術優勢,已經無法支撐企業持久性地參與現階段的戰鬥。科技類的新創企業可能因為價格便宜而購買計算服務,但是大中型企業在選擇購買服務時,首先要看你能否比他們活得更久。

在這個新的發展階段,業務規模,穩定而持續的現金流、自主可控的技術、對新技術的押注,以及構建強大生態的能力等構成了一道雲計算廠商的生死線。

一線之隔,命運卻是天壤之別。

邁過這條生死線,你才有可能存活下來,茁壯成長,參與全球雲計算市場競爭,並享受這一波技術浪潮帶來的巨大紅利。而在這條線之下的廠商,可能在局部市場能夠獲得一定機會,但是天花板很明顯。一旦業務增長停滯成為雞肋,選擇繼續吃還是不吃,都將是個困難的選擇。即使熬了一段之後決定賣身,但能否找到買家,又是個問題。

在這條生死線的兩側,亞馬遜AWS、阿里雲們在糾結於如何深入到各個上遊供應鏈的前期研發,煩惱於如何對未來的產品和技術具備預設能力——這當然是決定未來3-5年生死,重大且持久的煩惱。中小雲計算公司卻普遍煩惱和痛苦於——未來3-5個月如何生存下來,手頭的產品開發該如何決定先後順序等具體而微的問題。大小雲計算廠商們的煩惱和痛苦不在一個層面上。

談到這裡,結論就是很明顯了。雲計算注定是一場事關巨大的資本、人才、戰略決心的全球化遊戲。現在來看,這場豪賭隻屬於大玩家。

這一次,中國企業能追平美國嗎?

在過去幾十年的IT產業快速發展之中,湧現了英特爾、微軟、惠普、戴爾、甲骨文、蘋果、思科等IT巨頭,它們在芯片、作業系統、辦公軟體、數據庫、中間件等關鍵技術領域扮演著絕對壟斷的角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基本沒有任何話語權,淪為市場。

華人找到了自己在全球“價值鏈”當中的位置——IT產業當中的製造者。以此為平台,依靠強悍的製造能力以及一個龐大、獨特且統一的市場,在PC、手機產業形成了“前方有美國,但身後無人跟隨”的全球格局。

不過,這遠不是中國企業所夢想的。

雲計算給既有的IT產業價值鏈撕開了一道口子,從商業模式、技術範式上由於互聯網的切入帶來了重組。這是創新公司的機會,也是中國的機會。因此,在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後,只有美國和中國還在持續投入發展雲計算,其余國家基本上都逐漸成為雲計算服務的使用者。

毫無疑問,雲計算是個寡頭市場,最終能容納多少玩家?在當了多年吃瓜群眾之後,這次的技術浪潮中會有中國企業嗎?

【鈦媒體作者介紹:luoqiang】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