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手媽媽的無形殺手,七個小建議教你走出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症是女性生產之後,由於身體荷爾蒙發生變化,社會角色及心理變化所帶來的身體、情緒、心理等一系列變化。典型的產後抑鬱症是產後6周內發生,可持續整個產褥期,有的甚至持續至幼兒上學前。

據統計60%-70%的媽媽會隨寶寶的出生,經歷一段抑鬱的過程,產後抑鬱症導致自殺的死亡率在15%~25%。再次妊娠則有20%~30%的複發率。

產後抑鬱患者通常會情緒及其的不穩定,最突出的癥狀是持久的情緒低落,表現為表情陰鬱,無精打采、睏倦、易流淚和哭泣。患者經常感到心情壓抑、鬱悶,常因小事大發脾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多數時間情緒是低落的,即使其間有過幾天或1~2周的情緒好轉,但很快又陷入抑鬱。患者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對各種娛樂或令人愉快的事情體驗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責、內疚。常感到腦子反應遲鈍,思考問題困難。

寶媽不管遇到什麼事情老向壞處想,對生活失去信心,自認為前途暗淡,毫無希望,感到生活沒有意義,甚至企圖自殺。患者意志活動減低,很難專心致志地工作,儘管他們可能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但很少腳踏實地去做。他們想參與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氣和信心。處處表現被動和過分依賴,心理上的癥結在於不願負責任。一般說,抑鬱性神經症很少自殺,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覺活著空虛,人生乏味,聲稱想死。甚至約80%的病例,以失眠、頭痛、身痛、頭昏、眼花、耳鳴等軀體癥狀為主向醫生求助。這些癥狀往往給人以主訴多而易變的感覺,有些癥狀可以長期存在,但無明顯加重或緩解。

產後抑鬱潮應引起產婦及家人的高度重視,因為產後抑鬱影響的不僅僅是產婦,還有無辜的小寶貝。說得這麼可怕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學會這幾條,教你漸漸擺暫時脫離工作後抑鬱的困擾。

  1. 丈夫在分娩後,妻子處在最虛弱的時期,精神上比較敏感、容易有產後抑鬱的傾向,此時妻子更需要丈夫的幫助,鼓舞她,平撫她的不安情緒。

  2. 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
    產婦經歷陣痛,分娩,體力和精力消耗巨大,產後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應加強護理工作的效率,治療,護理時間要相對集中,減少不必要的打擾,落實陪伴制度,特別是親朋好友的探視。過度的睏乏直接影響產母的情緒,產後是產母精神狀態最不穩定的時期,各種精神刺激都易激惹,尤其是敏感問題,比如嬰兒的性別、產母體型的恢復,孩子將加重經濟負擔等,應儘可能的避免。

  3. 鑒於女性生產後不適於做劇烈的運動,但一些適當放鬆的活動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靜的畫面、聽舒緩優美的音樂等等。

  4. 如果產後的確面臨嚴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問題棘手難以解決,不要讓精力總是集中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會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鑽牛角尖,心情就會越發低落,陷入情感惡性循環的怪圈中。所以要適當轉移自己的注意,就是一種轉移法,將注意力轉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關注自己的喜好,不僅思維上轉移,還可以身體力行參與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動。

  5. 傾訴宣洩法 找好友或親人交流,盡訴心曲,大哭一場也無妨,盡情宣洩鬱悶情緒。

  6. 自我鼓勵法 自我欣賞,多看自己的優點,多看事物的好處,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7. 自我實現法 生兒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但決不是惟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還有其他自我實現的潛力和需要。也許趁著休產假的時間還能關注一下自己有擅長的事業,等產假結束會有改頭換面的新形象出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