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熱點 | 心肌再生:一場哈佛大牛引發的學術地震

整合 | 馬夢婕

10月15日,哈佛終身教授學術造假的消息震驚了全球學術界。美國生命科學網站「STAT」發布報導稱,哈佛大學醫學院要求撤回前哈佛醫學院教授皮耶羅·安佛薩(Piero Anversa)的31篇論文,撤稿原因是論文涉嫌偽造、篡改實驗數據。

據悉,皮耶羅是知名心肌再生領域的專家。他於2007年入職哈佛大學醫學院,曾擔任哈佛醫學院布列根與婦女醫院再生醫學中心主任。現任職於蘇黎世大學及其所屬機構the Cardiocentro Ticino。

皮耶羅的研究要從乾細胞說起。乾細胞是一類能夠自我複製、分化成其他的類型細胞的多功能細胞。它能夠成為身體的修復系統,修復組織與器官。然而,心肌損傷多由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造成,損傷的心肌一般不能再生。

但皮耶羅卻表示,成人乾細胞可以再生心肌細胞。他指出在小白鼠心臟分化良好的心肌細胞之間,發現了cKit+細胞簇,這些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克隆增殖、多項分化等能力,隨後實驗人員也在狗、豬、羊等動物身上相繼進行實驗,並且得到證實。這意味著人類因心臟疾病所造成的心臟不可逆損傷,都能夠被修復,一旦這項發現能夠投入臨床使用,那麼人類的壽命將大大延長。

皮耶羅的研究震驚了醫學界, 也立刻成為了心肌再生領域最熱門的研究方向。然而,他的研究只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事件回顧:真與假的博弈

在過去十幾年中,雖有質疑的聲音,但醫學界並未完全對皮耶羅的研究失去信心。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在2014年還開展了一項注射乾細胞的臨床試驗,該試驗現在仍在招募患者。而在這場「造假」與「打假」的較量中,伴隨的是大量資金與研究心血的投入。

中國自然基金會的數據顯示,近些年來國內就有許多相關項目的研究。

2007年 #人骨髓間充質乾細胞(hMSCs)分化為心肌細胞相關miRNAs的篩選及其調控hMSCs定向分化研究# 資助金額30萬元

2012年 #cKit+乾細胞在人工血管組織再生中的作用機制研究# 資助金額24

2018年 #miRNA-21球形核酸促進c-kit+骨髓間充質乾細胞改善急性心梗療效的機制研究# 資助金額56

謊言的揭穿,代表著無數研究甚至產業一夕之間化為泡影,相關病患再次失去希望。「這一領域遭受了嚴重破壞:對於進入心臟再生領域的年輕一代研究人員來說,這些欺詐性論文的idea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心臟病專家Jonathan Epstein表示。一些研究人員也表示,如果這個事情能在十年前得到糾正,那麼就能少走很多彎路。

為什麼十年後該學術造假事件才被最終揭露?

「暴政管理」下的沉默

最初實驗設計的巨大漏洞,就已預兆皮耶羅實驗的不科學性。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皮耶羅實驗室前成員反映,在他們設計的一系列實驗中,凡是不支持原有假說的實驗數據都被認為是錯誤的,而凡是能夠檢驗這個假說是否正確的實驗都從未實施。嚴格來講,他們實驗室論文中所有數據幾乎都是經過人為的、有目的的篩選過的,並不能支持所提出的假說。

然而,面對巨大的實驗設計漏洞,如此多的實驗參與者卻無人指出,無人揭露。這與皮耶羅實驗室「暴政管理」模式及強勢專製的個性是離不開的。

皮耶羅實驗中有三個負責人,皮耶羅本人、Jan Kajstura和 Marcello Rota,往下有25位指導老師、博後、技術人員和學生等。這些人被劃分為若乾工作小組,實驗室規定不同工作小組之間的成員禁止交流。不同工作小組人員得到的原始數據,要立即發給三位負責人之一。這些原始數據有些可能並無可重複性,但是若乾時間以後就會出現在某一篇論文稿中。

任何對皮耶羅提出質疑的人,會立即被解僱。任何服從實驗室管理,並製造實驗室恐懼氣氛的人,都會被獎勵職位或獎金。所以,能夠留在實驗室的人,為了生存,為了好的待遇,都會選擇沉默。

在這樣的沉默之中,皮耶羅「掌控了一切」

「權威」前微弱的質疑聲

在事件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十幾年來,不乏有質疑的「聲音」。但是在皮耶羅代表的「權威」面前,這些質疑的力量都顯得極其微弱。

皮耶羅在1965年獲得醫學博士,1976年成為紐約醫學院的教授,又成為了心血管研究所所長、醫學院副院長。在「成功證明心肌乾細胞的存在」後,他成為了心肌再生領域最頂尖的專家。 無數獎項、研究成果加身的他,如同這個行業的 「絕對權威」

面對這樣的「權威」,最初審稿論文的同行專家大多會忌憚皮耶羅的名字。很多實驗不足的地方,都默認為已驗證或無需驗證。而後來的質疑者們,考慮到皮耶羅的「權威性」,也並沒有立刻就咬定他學術造假,而是進一步展開了嚴謹的檢查。

在質疑者的指控下,皮耶羅的回應卻是「你們這些人不懂怎麼做」。他甚至還一度侮辱這些質疑他的專家是「白癡」(Moron)。

最終,事情的轉折點來自於另一個學術權威。2014年,Jeffery Molkentin(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教授兼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研究員,被喻為心血管科學的新領軍人)站了出來,告訴大家,「細胞基本上無法再生心肌」

在兩個權威專家面前,其他研究團隊不斷進行著實驗驗證。實驗結果不言而喻,皮耶羅的實驗無人重現,Jeffery Molkentin的實驗結果卻得到了證實。隨著質疑聲的擴大,哈佛大學聯合布萊根婦女醫院發起了對皮耶羅博士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最終,皮耶羅的學術造假行為得到了揭露。

為什麼學術造假事件層出不窮?

哈佛終身教授學術造假的消息,是學術界核彈級的醜聞。而近年來,乾細胞研究領域已多次出現學術造假事件。

2005年,韓國知名生物學家黃禹錫被揭發並證實存在偽造學術成果的行為。後黃禹錫因侵吞政府經費、非法買賣卵子等行為被判刑。

2014年,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小保方晴子發表論文,聲稱發現類似乾細胞的多能細胞(STAP細胞)。經調查,論文中存在篡改、捏造等問題,其論文於當年7月正式被撤回。

除乾細胞研究領域,在學術圈其他領域,都曾發生過學術造假事件。

2016年5月,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在《自然》的子刊《自然 · 生物技術》發表了一篇研究。該研究立刻受到了外國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堪稱「諾獎」級別。然而國內外很多團隊都未能成果複製韓春雨的實驗。這一實驗結果不可重複。此事以韓春雨主動撤銷論文而告終。

學術造假的現象並不罕見,在已有的案例中,造假者們都得到了嚴懲。在這樣的前車之鑒下,為何還有那麼多甚至是頂尖的科學家鋌而走險?

造假的「低成本」與「高收益」

一般來說,絕大部分論文不會被關注或重複。而學術大牛們的作品,則因其出自權威之手,被揭露造假的概率就更低了。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技術和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段偉文曾分析的那樣,「不論在什麼科學背景下,學術權威因造假而被查出的概率比普通科研人員低」。皮耶羅造假論文的順利發表,便是一個實證。

並且,造假的論文具有隱蔽性。科學前沿的不確定性使造假和失誤的界限變得模糊,也讓造假者心存僥倖:即使被揭穿也可以用失誤來辯護。事實上,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前研究人員小保方晴子一直未承認造假。在其手記《那一天》中,她表示:「在STAP細胞的研究中,我完全被細胞的不可思議之處所深深吸引……在論文寫作中,並沒有想要欺騙性地製圖……」

低成本造假的另一面,則是職位、經費、名譽這些「高收益」。對於皮耶羅來說,只要悄悄篡改數據,就能讓自己成為心肌再生領域的開創者,獲得無數經費與榮譽。在這一利益的驅動下,他便製造了這一場巨大的學術騙局。這反映了如今學術研究愈趨商業化與功利化的現象。


在多篇論文中編造數據的荷蘭心理學家德裡克·斯塔佩爾曾坦誠表示,「資源有限,你需要拿到經費,而競爭十分激烈,人們為了得到這些錢不擇手段。沒錯,科學是為了尋找真相;但同時,它也需要你去溝通和行銷。我們都是說辭相似的推銷員,跟個馬戲團差不多」。在追逐經費的時候,這些科學家的學術研究越來越向商業行為靠攏。


長期研究學術不端現象的加拿大學者丹尼爾·范納利在分析學術造假的原因時,也曾表示,除了一時軟弱,如不想令僱主失望或競爭壓力大等原因,還有少數人則因極度自戀、渴望快速成名而不計後果去造假。乾細胞研究作為一個極具前瞻性與開拓性的領域,吸引了不少學者。也正是在這種名利的吸引下,皮耶羅、黃禹錫、小保方晴子等學者沒有了自己的底線,以造假為手段,為自己獲取利益。

在低成本與高收益的對比之下,造假的預期獲益大於風險,科學家就有可能放下底線,鋌而走險。

在一系列學術造假事件的背後,是造假者自我學術良知的缺失,也是公眾對所謂「權威」的屈服。然而,謊言終歸是謊言,總有一天會在實踐的檢驗下原形畢露。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