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開藥方?這些「防暑小貼士」都是假的

相信持續高溫已經熱燥了小夥伴們的心,

各種避暑和高溫的「箴言」

也充斥著大家的朋友圈和微博。

不過小編提醒,你們可能「上當」了!

謠言:高溫氣象千萬不能喝冰鎮飲料?闢謠:三伏不食「冰」過於絕對

朋友圈裡流傳著一條消息:「三伏天裡,不要喝冰鎮類的飲料,不然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要堅持在伏天喝熱水。」

夏季裡溫度高,人熱得受不了,此時喝一點冰鎮的飲料或吃一點冰鎮的西瓜或冰棒,既可以解暑,又讓人覺得舒服,也未嘗不可。關鍵是不能太過貪涼,如果恨不得一口氣吃幾根冰棒、頓頓都喝冷飲,就對身體有害無益了。

謠言:手機軟體能驅蚊?

闢謠:效果微乎其微

炎炎夏日,最可怕的是夜晚在耳邊嗡嗡作響的蚊子!近幾年一種新妙方開始流行:手機下載驅蚊軟體。這些軟體簡介描述了它們共同的原理:根據生物學和物理學原理,通過模擬昆蟲聲波和蚊蟲共振聲波驅趕室內蚊蟲。這種「聲波驅蚊」靠譜嗎?

「聲波驅蚊」中模仿的聲波是由蚊子翅膀振動而產生的聲波,不同品種的蚊子,扇動翅膀的頻率有一定差異。所以,「聲波驅蚊」的效果本就微乎其微,而大部分手機驅蚊軟體其實都無法準確模擬蚊子的聲波,完全沒有驅蚊效果。

謠言:車裡的瓶裝水致癌?

闢謠:沒有科學依據

一個廣為流傳的都市傳說提到,高溫天常喝汽車中放置的瓶裝水會患上乳腺癌。這是真的嗎?

常見的飲料瓶基本都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瓶,英文縮寫為PET。PET與塑化劑DEH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結構類似,DEHP有潛在致癌性。但二者常溫下並不會發生結構上的轉化。溫度升高時PET可能會發生水解反應,但需要的溫度遠高於夏天車裡所能達到的溫度。

所以,車裡放瓶裝水沒那麼可怕,不必恐慌。但是,大家也盡量別在車裡囤積大量飲料,因為高溫和光照會促使微生物繁殖,加速飲料變質。

謠言:西瓜「打針」增甜?

闢謠:缺乏現實條件

大夏天吃西瓜,消熱解暑,再美好不過了。可網上總有人說:「有些西瓜看上去又紅又甜,是因為有人給西瓜打了針,注射了色素和甜味劑」,不僅言之鑿鑿,而且有圖有細節。

播放GIF

若將甜蜜素兌水之後注射到西瓜裡,西瓜就會變質,甚至腐爛。這樣的爛瓜,相信買瓜的、賣瓜的都不會要。實驗證明給西瓜打針根本不會讓西瓜變甜。

謠言:「夏練三伏」汗出透了才舒服?

闢謠:夏練三伏悠著點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不少中老年人運動的口頭語,尤其是在伏天,大道上、公園裡隨處可以看見暴走到大汗淋漓的中老年人。他們表示,很多養生提醒裡都說了:「讓汗出透了才舒服,才能達到健身效果。

專家提醒,健身不能盲目追求運動快感,避免消耗過多,對人的某些機能產生損傷、容易造成身體脫水。同時,夏季運動後人很容易中暑。

所以一般人應避免進行極限運動和無氧運動,中老年人如果盛夏過度運動,出汗多會導致血液黏稠,再加上氣象炎熱,很可能沒健好身,反而導致心臟病、腦梗的發生。

謠言: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開藥方

闢謠:夏季吃羊肉易上火

朋友圈還熱傳一則養生帖「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稱三伏天吃羊肉、喝羊湯俗稱「伏羊」,可以「以熱製熱、發汗排毒」。

專家指出,夏季喝羊肉湯進補,隻適合陽虛之人,大多數人在夏季呈陽盛狀態,喝多了羊肉湯或吃多了羊肉,反而會導致大便乾燥、上火。

夏季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素,其次要多吃含鉀、鈣、鎂、鐵等豐富的食物。還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按出汗量多少飲水,不能等口渴才喝水,要定時喝水,少量多次。

謠言:伏天養生要「坐月子式」?

闢謠:防暑仍是第一位

傳統的坐月子方式常講「不能開窗,不能吹風」。有人認為,既然在室外高溫暴曬容易中暑,那麼待在室內避暑應該就安全了。

實際上,中暑並非只有在高溫的室外發生,在潮濕悶熱、密閉通風差的室內一樣會發生。如果室內通風透氣不足,濕度太大,人體汗液不能及時蒸發出去,同樣也會中暑。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資訊,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