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育兒全科丨小兒鵝口瘡的預防和治療

↑ 點擊上方【養生正道】關注我們 ↑

導讀:

鵝口瘡俗稱為雪口病。這是新生兒和嬰幼兒多患的一種口腔疾病,其病因為白色念株黴菌感染口腔黏膜並滋生繁殖而發病。

鵝口瘡的 病因及癥狀

患兒乃是因為出生時其母患有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傳染給了小兒口腔;嬰幼兒感染此病者多為體弱多病的早產兒,長期消化道疾病或腹瀉,致營養不良,免疫系統功能低下且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的幼兒。本病的特徵表現為患兒的口腔黏膜表面覆蓋有一層白色的乳狀塊樣偽膜,並逐漸融合成大片且不易擦去,患兒也無甚明顯痛苦反應,也不流口水,也不影響患兒吸吮母乳或進食,因而易為家人忽視而延誤治療,從而導致黴菌繁殖蔓延至整個口腔黏膜,形成重症,甚至還可侵襲咽、喉、食管、氣管直至肺部,以致氣憋氣喘、咳嗽而危及生命。

1西醫藥治療

較為麻煩,而殺黴菌葯毒性大,其效果不如中藥省事見效快,也沒有中藥副作用小的優點。

2中醫藥治療

中醫將本病歸之為心脾積熱或脾腎陰虛所致。

(1) 心脾積熱證:方用黃芩2g,金銀花4g,連翹3g,紫草1g,生黃芪2g,生甘草0.3g,水煮成湯劑放微溫後喂服,每次5~10mL,每日5~6次;也可用消毒棉球蘸藥液塗擦口腔,每日7~8次,效果也不錯。此型患兒較多見。

(2)脾腎陰虛證:在早產兒或體弱多病的嬰幼兒中可見。中藥既要滋脾腎之陰,又要清口腔濕熱,還要能增強患兒免疫系統功能。作者自擬方葯:生山藥5g,沙參4g,生地黃3g,生黃芪4g,黃芩3g,金銀花5g,生甘草0.3g。煮沸後5分鐘濾出藥液,放微溫後喂服,每次5~10mL,每日5~6次;也可用消毒棉球蘸藥液塗拭於口腔黏膜上,每日7~8次,有一定效果,但不如喂服的效果好。上述中藥皆無毒副作用,而且能增強患兒的免疫系統功能,殺滅黴菌。

預防措施

1.哺乳前乳母用溫開水洗擦凈乳頭和乳房。

2.勤換洗內衣。

3.也可在乳母乳頭上塗抹上述中藥湯液。

4.想法提高體弱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功能,增強抗病力。

登場書籍

《新編育兒全科》

本書把育兒過程分為婚孕前期、妊娠期、出生後及幼兒期四個部分,主要介紹了作者行醫多年積累的經驗與專業理論知識,重點介紹了各個時期的疾病防治相關內容和注意事項。本書對從事婦幼保健醫療工作的專業醫護人員有較好的指導作用,適合準備婚孕的廣大年輕男女閱讀參考。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新編育兒全科》,常壯其,常湘濤◎編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Pexels 。

商業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