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是誰惹的禍?「產後腰疼」之解析

目前,國內外的醫院「剖宮產」手術的麻醉方法,基本是以椎管內麻醉(腰麻)為主,特殊情況下採取全身麻醉或者特定的條件下採用局麻。本人從事麻醉工作十餘年,可沒少和「寶媽」們打交道,其中圍繞「術後腰疼」這個主題佔不小的比例。所以今天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尤其是「寶媽」及「準寶媽」們注意了......

有相關文獻報導:無痛分娩和剖腹產術後腰酸腰痛的發生率大約40%左右,很多人把其原因都怪罪在麻醉醫生身上(怪我咯?);

播放GIF

其實不光是產婦和家屬會責怪我們,有些醫務工作者也會有這樣的想法(真的怪我咯?)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剖腹產手術的主要麻醉方式是椎管內麻醉,也就是所說的半身麻醉,需在腰部進行穿刺。而無痛分娩,主要也是椎管內給予局麻藥物,用於分娩鎮痛。

椎管內麻醉:因為麻醉操作中,進針部位在腰部,大家自然而然便想到硬膜外穿刺是產後腰痛的罪魁禍首!

不可否認,我是在你腰部進行穿刺!而穿刺所經過的順序是這樣的:

而能引起腰酸痛的無非是皮膚皮下和韌帶。

有些患者穿刺點會有一些局部鈍痛如靜脈針眼一樣,會隨組織慢慢修復。

一般只會持續數天,持續時間越長的往往和硬膜外穿刺無關。當然這種操作也會與麻醉醫生熟練度有一定的關係,還有就是產婦的身高體重......(給大家看兩張圖片,也許大家會理解一點......)

(上圖)教科書上的原圖是這樣滴!(下圖)現實中可能是這樣滴!

理論很骨感;現實很豐滿。

那麼引起剖腹產術後腰酸腰痛的原因是什麼呢?

1.骨盆韌帶鬆弛以及骨盆變形

妊娠期間,除了雌激素、孕激素水準較高外,另一個高水準的激素一血清鬆弛素

血清鬆弛素:它使連接骨盆的韌帶也變得鬆弛,增大的子宮、胎兒及羊水胎盤等壓迫盆底神經、肌肉引起腰骶部墜痛。

2.生理彎曲失衡

妊娠時腹部增大並向前向下傾斜,造成原有生理彎曲失衡,為維持身體平衡,孕婦走路重心後移致使腰背肌緊張。

3.腹直肌分離

陰道分娩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約60.3%,剖腹產者高達70.8%;腹部肌群的弱化導致腰部、脊柱兩側的肌肉代償性負荷增加 ;「拉墜感」的腰酸背痛自然就產生了。

4.生理性缺鈣

大家都知道,骨頭密度與鈣關係密切。產後哺乳的媽媽,孩子要從乳汁中儘可能吸收寶寶生長所需要的鈣,導致母體鈣流失,骨質疏鬆。

5.過度勞累

經常從搖籃抱起bb

換尿布

給bb洗澡

不正當姿勢給bb餵奶

都容易導致腰肌勞損,誘發腰痛!

播放GIF

6.臥床太久

許多產婦認為月子要好好調養於是產婦總是躺或坐在床上休養或經常久站、久蹲、久坐, 都可導致腰肌勞損,誘發腰痛。

美女:坐月不是這樣的:

7.產後體重增加

很多產婦產後較少活動,總是躺或坐在床上休養

加之體重增加,腹部贅肉增多,增大腰部肌肉負荷,造成腰肌勞損而發生腰痛。

吃完就睡睡醒就吃

8.其他原因

此 外,原有腰椎疾病,產後炎症 及腹腔的術後粘連......都會引起腰部不適。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一些沒有行椎管內麻醉(即全身麻醉)的剖宮產產婦,產後也會出現腰痛的原因了。

所以說:

說到這呢!我再與大家多聊會!聊聊「產後康復」的事!

中國的產婦產後一般情況下都會「做月子」,因此產後康復對於產後媽媽來說,可能會影響一輩子的生活。所以一定要重視!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產後康復很有必要。

那麼寶媽們產後一般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一),首先產後姿勢變化:

因懷孕期間身體重心及體型改變,造成肌力減弱,體重增加,韌帶柔弱;懷孕期間,尤為妊娠後期,孕婦腹部過於前凸,骨盆前傾引發腰背痛及肩背痛。

(二),產後身體結構變化:

懷孕後,女性子宮從鴨梨般大小逐漸增大,但妊娠後期使腹內壓劇烈增加;分娩後,腹內壓又短時間內驟降,所有支持子宮的韌帶都鬆弛,腹壁、骨盆底肌無力,使腹部肌肉、皮膚鬆弛,導致腹部、腰部等處皮下脂肪堆積,體型變化。

(三),盆底肌: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肌群猶如一張「吊網」緊緊托住尿道、膀胱、陰道、腸等臟器,從而維持正常位置。

播放GIF

懷孕和生產會使盆底肌肉及其筋膜擴張而失去彈性,而且常有部分肌纖維斷裂,從而使盆底肌肉鬆弛。盆底肌肉鬆弛,近期的主要影響是陰道壁鬆弛、陰道前或和後壁膨出,致性交疼痛不適、興奮性降低、性生活品質降低等;遠期的影響主要是壓力性尿失禁、子宮脫垂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四),產後如果能堅持做盆底康復訓練,盆底肌可以恢復至接近孕前狀態,否則就會形成盆底肌肉鬆弛。

孕期的壓迫使得剖宮產,也不能完全避免盆底功能的損傷。國內外大量研究數據顯示,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婦女產後會發生盆底功能障礙,如果不及時進行康復治療,隨著年齡增及二次分娩,盆底功能的損傷恢復起來非常的困難。所以產婦分娩後一定要為保證自己將來的生活品質作些積極的準備。分娩後42天應常規做一次盆底功能檢查,如果出現了盆底肌肉鬆弛、陰道壁膨出、壓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檢查和康復治療。

產後3個月內是進行盆底康復的最佳時機,否則隨著年齡增大不但增加治療難度,而且子宮脫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生率會越來越高,越來越嚴重。所以,重視盆底功能檢查和及時治療。

如果您在產後出現以下的情況,應該給與足夠的重視:

1.大笑、咳嗽、打噴嚏、爬樓梯、拎重物、運動、走路等日常活動時尿液不自主流出;

2.尿頻、尿急、憋不住尿;

3.以糞便量及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為主要癥狀的便秘,偶爾或時常糞便不自主排出;

4.下體墜脹感或有異物感,走路、跑步、做家務等時自覺下體有東西脫出;

5.性生活時漏氣或性高潮感減少或缺乏,性生活時陰道不經意的痙攣或性生活時有疼痛感;

6.外陰痛、膀胱疼痛或肛門直腸痛;

以上這些情況,可以先做一些鍛煉會陰肌肉的運動,比如凱格爾運動可以幫助你恢復那部分肌肉的彈性。一般來講,這種情況會自行好轉。如果長時間沒有改善,請顧問醫生。

溫馨提示:本平台已開通文章搜索功能,可關注後發送關鍵詞體驗。

歡迎您在下方留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