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性胃炎有哪些癥狀?哪些習慣會導致慢性胃炎?如何診斷和治療

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有1.2億腸胃病患者,慢性胃炎就佔了30%,相當於3600萬人。這是個相當龐大的人群,那麼到底什麼是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有哪些主要癥狀,哪些習慣導致的胃炎,又該如何做到有效診斷和治療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慢性胃炎的相關知識。

慢性胃炎的主要癥狀

(1)胃痛。通常表現為隱通或灼痛。有的患者早上就開始胃痛;還有的患者一整天的胃都隱隱作痛,吃點辣的胃裡就會有一種火辣辣的痛。

(2)胃脹、打嗝。有時候感覺胃很脹,排氣打嗝都沒用。主要是由於發炎的胃消化功能變差,積壓的食物越來越多,很快就滿了,於是胃就被撐的鼓鼓的,就產生了2個後果:食物滯留時間較長會發酵,產生越來越多的氣體,於是就會產生胃脹、放屁、打嗝等癥狀。

(3)噁心嘔吐。一整天嘴巴都酸酸的,總覺得噁心,胃裡不停地翻滾,不小心就吐了。主要是因為消化不完全的食物無法被十二指腸吸收,於是食物不能夠從下面消化後排出,但是總要找出路,就會選擇從上面排除,於是會導致噁心嘔吐癥狀。

(4)反酸。胃之所以會消化食物是因為有胃液,胃液裡的酸性很強。胃發炎時胃液會過度分泌,只要有小部分胃液伴隨著打嗝反衝到食道,就會有反酸的癥狀。

(5)便秘、腹瀉。食用辛辣、寒涼等刺激性食品更會加重癥狀。

哪些習慣容易引發胃炎呢?

1.不良衛生習慣

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一大元兇,健康的胃是沒有幽門螺桿菌的。它主要是通過2種途徑進入身體:(1)被汙染的水和食物;(2)通過口腔中的唾液進行傳播,比如混用餐具、牙刷等是私人用品。所以注意個人衛生很重要。幽門螺桿菌極容易傳染,所以如果家人有被感染了這種菌,建議全家人一起去醫院做個檢查,一起治療最安全。

2.不良飲食習慣

(1)暴飲暴食。如果按時吃飯,食物就會中和胃酸,減輕胃酸對胃黏膜的傷害,可餓的太久,胃中空空,胃酸就會不斷刺激胃粘膜,接著又吃撐,會使胃過度擴張,大量食物在胃裡逗留,刺激胃酸分泌,對胃造成二次傷害。長期下去,胃當然就會發炎了。

(2)吃飯速度過快。細嚼慢咽有助於食物消化,還能促使唾液分泌增多,保護胃粘膜,沒有充分咀嚼的食物可是硬生生的給胃增加負擔,日久天長,胃粘膜就會產生炎症。

(3)睡前進食和食用過冷、過辣、過硬等刺激性食物。這些習慣會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按時吃飯、規律飲食、細嚼慢咽、飲食清淡有營養。

3.飲酒吸煙

煙和酒都會直接對胃粘膜造成損傷,是誘發胃炎的重要因素。所以想遠離慢性胃炎,一定要努力戒煙戒酒。

4.長期精神緊張

長期精神緊張,不但會刺激胃液的分泌、損傷胃黏膜,還會使胃粘膜血管收縮、缺血,容易誘發炎症。注意舒緩壓力,避免長時間精神緊張,保持良好的心態很重要。

慢性胃炎如何診斷?

1.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就是藉助於一條前端帶有鏡頭的管子,從嘴巴一次伸進食管、胃、十二指腸,醫生可以觀察這些部位,發現異常還可以鉗取胃粘膜組織做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病變情況。一般來說,綜合胃鏡和病理報告,就可以確診。

2.碳14呼氣試驗

要判別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目前最常用的辦法就是碳14呼氣試驗。檢查時,需要先口服一顆膠囊,這種膠囊含有尿素,尿素裡的碳被做了記號,如果胃記憶體在幽門螺桿菌,尿素就會被水解成氨和帶有記號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會隨著血液的來到肺,然後排出體外。如果被檢查的患者呼出的氣體帶有被標記的碳,那就說明被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慢性胃炎怎麼治療?

1.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如果患者查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通過吃藥將其清除。幽門螺桿菌很難對付,採用單種藥物治療效果並不好,目前比較主流的做法就是幾種藥物搭配治療。需要注意的是,抗幽門螺桿菌治療,需要在停葯一個月後,去醫院做碳14呼氣試驗複查,確認幽門螺桿菌是否徹底被消滅。

2.常規藥物治療

(1)抗酸葯和抑酸葯。針對胃酸分泌過多的慢性胃炎患者,一般採用抗酸葯和抑酸葯進行治療,抗酸葯是鹼性物質,能通過中和胃酸,來減輕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和侵蝕,從而緩解疼痛。而抑酸葯可以直接抑製胃酸的分泌,是目前治療慢性胃炎的主要藥物之一。

(2)胃粘膜保護劑。胃粘膜是慢性胃炎的災區, 胃粘膜保護劑可以在胃內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胃液對胃粘膜的刺激,還可以促進胃粘膜的再生和修復。

(3)促胃動力葯。慢性胃炎患者的胃,多半消化功能不好,大量食物滯留在胃裡,促胃動力葯可以增強胃蠕動,促進食物消化,並能及時排往十二指腸,還能防止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到胃,治療時可以配合中藥調理脾胃,中西醫聯合,效果還不錯。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慢性胃炎也不例外。慢性胃炎患者要注意進食規律、多吃易消化、養胃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煙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不熬夜,還要注意腹部保暖。最後要保持好心情,遠離胃炎,靠自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