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學家用數學方法得出的結論是:人活越久,越不容易死

人類壽命是否存在極限?生物學界對此一直存有爭議。2016年,美國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認為,人的壽命極限為115歲,立刻遭到德國、丹麥、荷蘭、英國、加拿大五國研究團隊的一片質疑。

近期,美國《科學》雜誌刊登的一篇論文為“生命無極限”觀點增添了新證據。這項由意大利科學家完成的研究表明:人類過了80歲以後,死亡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大幅下降,直至105歲開始趨於平穩,之後一直保持較低風險水準。科學家由此推測,人類壽命尚未達到極限。

“死亡定律”受到挑戰

1825年,著名數學家本傑明·高佩茨提出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高佩茨死亡率定律”。他認為,在較為單純、受到保護的環境中,在與年齡無關的死因可以忽略的情況下,人的死亡風險是一個隨著年齡增大而呈指數增長的函數。

一般來說,人類出生之後,在新生兒和嬰兒期會有一次死亡高峰;當青春期過去,個體走向性成熟時,死亡風險便呈穩定增長。在高佩茨死亡率定律下,死亡風險差不多每八年就會翻一番。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人口數據的增加、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研究人員發現,在80歲以上的高壽人群中,高佩茨定律似乎並不那麽完美了。

近期,由羅馬大學人口統計學家芭比·伊麗莎白和羅馬第三大學的統計學家拉戈那·弗朗西斯科長官的研究團隊發現:進入80歲以後,人的死亡率似乎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並且會在很長時間內保持這種趨勢,到了105歲以後進入穩定期,形成一個“死亡率高原”。

這項研究是在對近4000名超過105歲的意大利長壽老人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法國蒙彼利埃健康與醫學研究所的人口統計學家讓馬利·羅比那表示:“如果存在‘死亡率高原’,那麽人類的壽命就沒有限制。”

迄今為止最完美的證據

追溯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範圍內的人類平均壽命已大為延長。即使不與中世紀相比,僅僅與工業革命之前相比,也是如此。

主流的看法是:1970年以前,人類壽命的延長反映了食品供應和衛生設施的改善,以及醫學科技的發展,尤其是疫苗和抗生素的普及。

而在1970年以後,壽命的延長可能反映了預防醫學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抗高血壓藥物和其他藥物的普遍使用等。

問題是,在延長壽命這條路線上,人類到底能走多遠?

目前,人類最長壽紀錄由一位法國女性讓娜·卡爾芒所保持,她1997年過世時,享年122歲零164天。

統計學家在研究生命周期時主要面臨兩個挑戰:第一,百歲以上的人畢竟不是十分普遍,統計數據不是那麽容易獲得。目前,10萬名女性中僅有兩人能活到110歲,男性的概率則是兩百萬分之一,這就使研究長壽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第二,高齡老人往往記不清楚自己的年齡,這導致他們上報的年齡可能存在數據不實。

為了確保所收集數據的品質,羅馬大學的伊麗莎白博士及其同事考察了大量數據資源後,選取了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牽頭組建的國際長壽數據庫(IDL)中,由意大利國家統計學會提供的數據。因為意大利是世界上百歲老人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對國民健康數據的統計也十分完善。研究人員收集了意大利國家統計學會2009年至2015年間105歲及以上老人的檔案,其中同時有出生證明和死亡證明,這樣就避免了“虛報年齡”的問題。

該項研究的數據庫允許團隊成員連續多年追蹤每一個受試者個體,而不是使用此前研究曾使用的綜合數據法——將受試者按照年齡間隔進行分組再研究。追蹤個體生存軌跡是人口統計學公認的黃金法則,尤其適用於近4000名個體的較大樣本研究。在這項研究中,男性樣本超過了450名。

該論文的共同作者肯尼斯·瓦克泰博士說:“在我們開展的所有研究工作中,這些數據是我們獲取的最佳數據。”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生物學家西格弗裡德·海基姆博士認為,這個結果“非常有趣並且令人驚訝”。海基姆去年曾與他人共同撰寫過一篇文章,質疑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簡·維吉博士領銜的一項關於“115歲為人類壽命極限”的研究。

英國牛津人口老齡化研究所的肯尼斯·豪斯博士對這項研究十分認同。他評價說,這項研究為人類死亡率在進入高齡後逐漸降低,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完美的證據”。

壽命無極限可能的解釋

為什麽高齡老人的死亡率會突然降低?這項新研究並沒有提供標準答案,但文章作者提出了一些假設。

第一種是自然選擇。有些人的基因使得他們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罹患嚴重疾病。這些人在年齡到達105歲之前的許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了,剩下的部分老人對嚴重疾病的耐受性可能更強。

第二種似乎更加有趣的原因可能是,人體似乎可以在某些年齡段平衡或修複細胞損傷。百歲以上的超級人瑞可能是在分子水準上享受慢生活:他們的縱橫諜海速度比正常人慢,並且擁有較低的代謝率,這導致他們機體內的生物損傷較少。

該論文共同作者詹姆士·沃佩爾博士解釋道,我們在癌症中看到了這些現象。“對於七八十歲的老人來說,癌症是導致死亡的常見原因,但很少有100多歲的高齡老人死於癌症。”

事實上,這項新研究不太可能解決關於人類壽命極限的爭議,但如果能在更大的數據庫範圍內進一步證實這一結論,就能為人類抗衰老研究提供一種難以置信的可能。許多專家認為,高齡老人已遠遠超出醫療診治的範圍。但如果在某個年齡段,死亡比率並不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長,那麽通過限制熱量的攝入或藥物乾預措施,有可能幫助高齡老人延長壽命。換句話說,或許我們能夠預防任何年齡段人類的死亡。

目前,全世界約有50萬百歲以上老人,這個數字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將會翻番。許多研究人員表示,希望更好地了解人類進入高齡後死亡率下降的真正原因。由於來自法國、日本和加拿大的未公布數據並沒有對“死亡率高原”提供十分明確的證據,羅比認為,仍然需要進行全球分析,以確定意大利的研究結果是否反映了人類衰老的普遍特徵。

編輯:金婉霞責任編輯:許琦敏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