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圖說話2 | 以人民的名義?鴻茅藥酒,捲土重來

文 | 楚狂人

2018年11月15日11時,人民網走進鴻茅國葯,要了解藥酒公益的傳承和創新。這一新舉動,在微信圈引起不小的波瀾。

1

2017年12月19日,一個叫譚秦東的廣東醫生,因為一篇文章給自己惹下了大麻煩。

他在「美篇」上發布一篇名為《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帖子,並分享到微信群。譚秦東在文章中認為:

人步入老年後,心肌、心臟傳導系統、心瓣膜、血管、動脈粥樣等發生變化,有高血壓、糖尿病的老年人尤其不能飲酒。「鴻茅藥酒」消費者基本老年人,該酒宣傳可能誇大療效。

表面看來,譚秦東只是提醒老年人最好少飲酒,鴻茅藥酒有點誇大療效。

儘管如此,三天后的12月22日,內蒙古鴻茅國葯有限公司一員工,受公司委託報案稱:


近期多家公眾號對「鴻茅藥酒」惡意抹黑,甚至宣稱鴻茅藥酒是「毒藥」,誤導廣大讀者和患者,致多家經銷商退貨退款,總金額達827712元,嚴重損害公司商業信譽。

接到報案後,內蒙古涼城警方於2018年1月5日,從「美篇」所隸屬的南京藍鯨人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調取了譚秦東的註冊ID號、手機號。 5天后的10日,譚秦東被涼城警方跨省抓捕。

譚妻劉璿這時才知道丈夫惹了大禍,立即屏蔽微信帳號,即使如此,該文閱讀量僅有2241,譚的微信也只有5個粉絲。

1月25日,經涼城檢方批準,譚秦東被執行逮捕,涉嫌罪名為損害商品聲譽罪。一時輿論大嘩。最終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指令退回補充偵查、變更強製措施,4月17日譚秦東被取保候審。50天看守所生活,果然不是白過的,當年的醫學碩士在鏡頭前呆如木雞,令人同情。

被拘前與被拘後照片

事情還沒完,5月11日,譚秦東前往廣東車陂派出所接受問詢。晚10時出來後,突然精神異常,開始胡言亂語,將自己關在房內,哭泣、自言自語、情緒失控扇打自己耳光,甚至以頭撞牆。沒有人知道這位可憐人經歷了怎樣的精神壓力。

病情稍許穩定後,5月17日,譚秦東發表公開道歉聲明,同日,鴻茅藥酒公司宣布接受道歉。至此,喧囂一時的鴻茅藥酒事件告一段落。

2

公眾對此事件的關注,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1,跨省抓人,是否涉及民事糾紛刑事化,適用法律程式是否得當;

2,是否有利益集團對警方施加壓力,導致譚秦東被抓;

3,鴻茅藥酒,到底是酒還是葯?既然為甲類非處方葯,但包裝上卻標有「祛風除濕、補氣通絡、舒筋活血、用於風寒濕痹腎虧腰酸、婦女氣虛血虧」等字樣。而從2008年起,江蘇、浙江、海南等多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次將鴻茅藥酒廣告列為違法藥品廣告,稱其「誇大產品適應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學地表示功效的斷言、保證;含有其它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內容」,及「利用醫藥科研部門、學術機構、專家、學者、醫生、患者等名義和形象作證明」。

在此期間,包括新華社、人民網在內的官媒都對此事件先後發出質疑和評論。

比如4月17日,也就是譚秦東被取保出獄的那一天。人民網評論說;


首先要明確,鴻茅藥酒是藥品,既不是酒,也不是保健品。

問題在於,一般消費者對此並不熟悉,如果通過廣告宣傳不斷弱化藥品屬性、強化保健功能,就會模糊藥品與保健品的邊界,對消費者產生誤導,甚至危害公眾健康。

鴻茅藥酒在廣告投放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甚至被稱為醫藥廣告界的「天王」。不僅有巨額廣告投入,還有各式各樣的行銷方式、植入手段。「鴻茅藥酒,每天兩口」成為洗腦的廣告語。

用保健品的廣告模式來宣傳藥品,既違背了法律規定,更是對公眾健康的嚴重不負責任。這種「誇大藥品療效」的虛假宣傳、「嚴重欺騙和誤導用藥者」的違法廣告,為何會有禁不止、屢屢發生?

......

尤其是最後一句更見語重心長——

輿論監督並不是要徹底否定鴻茅藥酒的藥品價值,而是要讓鴻茅藥酒回歸藥品定位,不再用虛假的保健品廣告賺取利益。

3

我們有理由相信,本次鴻茅藥酒與人民網的合作,應該是該藥酒回歸藥品定位的轉型之作。知恥後勇,自我凈化,捲土重來。

鴻茅藥酒既然自稱創始於1739年,如果屬實肯定應該保護和發揚。其配製技藝能夠入選2014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應該其來有自。

儘管時下對中醫的療效有許多微詞,但不管怎樣,中醫保護中國人的生命健康4000年,其價值遠非任何人幾句話可以簡單評價。

同理,發揚光大也絕不是誇大療效、包治百病的模糊誤導,而是實事求是、堅守本分底線。

醫者父母心,愛和敬畏就是醫界的底線。

從看守所出來,譚秦東接受採訪說了一句話:


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這是句老話,從來不會過時。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