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驚爆!這款百萬豪車居然有自動修複功能!

追尾讓老司機感到害怕,而碰撞測試則讓車企感到害怕;各車型經歷車頂靜態壓力測試“生死劫”,洋相百出欲遮羞;特斯拉寒冬“罷工”,養車就像養個爹;自動駕駛公車路線測試又添一城,看誰還敢闖紅燈;摩拜更名為美團單車,也許還是在墳墓上跳舞?

記者|孫柏

諸位看官早安!又到了一周車話的時候了。小編擼著稿子,心裡還有點暗搓搓的小興奮!為什麽呢?那當然是因為下周的今天,就是中國傳統的除夕夜了啊!難道還有比過年團圓更令人興奮的事情嗎?

儘管已經進入春節倒計時狀態,但大家還是要站好最後一班崗,順便爭取來個歲末小衝刺,也好錦上添花。不過,在此之前,在此時此刻,小編已經和勤勞又可愛、多才又幽默的同事們在趕往公司年會的高速路上了。大家的年會都開過了嗎?抽到了什麽獎呢?小編希望可以蹭蹭大家的錦鯉“歐氣”,爭取成為2019年公司最靚的崽~

但這臨近過年,路上必然是堵上又賭,這就非常考驗大家的耐心與技術了。而就在昨夜,同事小曹在加班回家的路上就被其它車“親了”一下車屁股,車子小刮小蹭自然是少不了的。不過,對於老司機小曹而言,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這點碰撞都不算什麽了。要說碰撞,還屬國內外各種碰撞測試更有看點。

近日,“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對各種車輛進行了測試,其中包括了跟北美IIHS相同的“車頂靜態壓力測試”。在換算部門後對比之後,結果令人嚇一跳:國內外同款車型車身強度卻不同。思域在北美的成績是7.18噸,東風本田的版本變成6.60噸,相當於北美版的92%;雅閣10代在北美的成績是7.76噸,廣汽本田的版本是6.08噸,只能達到北美版的78%;別克昂科威,北美測試成績是8.55噸,而國內驟降至6.92噸,相當於北美版的81%。

說白了,為啥會這樣?還不是因為減配嘛。反正消費者又不知情咯,那還不隨便你搞啥子,但這最終坑害的還是消費者。廠家對A柱、車頂前橫梁結構的鋼材和強度“弱化”,不僅使車翻滾安全性下降,而且在嚴重正面撞擊時A柱變形程度也會增大,那前排的生存空間可就更緊張了。

消費者吃了虧,到頭來還不是砸了廠家自己的招牌?為什麽還這樣昧著良心做事呢?更有趣的是,用電腦打開C-IASI官網貌似找不到“成績查詢”這項,但手機瀏覽器打開能看到最顯眼位置的“成績查詢”。嘖嘖嘖,大概C-IASI的測試成績極大的觸動了國內各大合資品牌的“奶酪”了吧!只能“出此下策”來避免更多被廠家長官們“光臨”和“施壓”咯!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手動搜尋一下,“大眾”的成績也有“驚喜”哦。可能大家對這個測試並不是特別清楚,但它對國內汽車工業發展的積極意義還是挺大的,尤其是現在車市增長不再那麽迅速,大家對品質的要求更高了。其實,對中國品牌而言哪裡有什麽“海外版”和“國內版”的區別?只有修煉的自身實力夠強,才能hold住C-IASI這面“照妖鏡”啊!

除了車身強度讓人不放心,這內部配件也讓人不省心。這不,最近這氣象已經到了最冷的時候了,有一網友的愛車特斯拉,因為氣溫過低又整出了幾次類似的么蛾子:

“副駕門壞了,車都鎖不了。不敢停路邊,只好斥巨資停在了樓下地庫(一天一百多塊媽的簡直是搶錢)。跟特斯拉報修,客服說沒法修只能換配件(估計是電機),後照鏡和車門都得從美國總部訂,最快也要2月底才能到貨。我一想到大冬天要開著漏風的車上下班、還鎖不了車不敢停路邊心就涼了半截。於是我鬱悶的下樓去看了看車,準備去踹它幾腳看還有沒有救,奇跡出現了,可能是地柯瑞面比較暖和,兩邊的電機都復活了,電吸門能吸上了,後照鏡也能折疊了,車也鎖上了……”

哈哈哈,這屆網友真的很優秀了,出口成段,小編笑成一隻沙雕,心疼這位特斯拉車主一分鐘。特斯拉脾氣不小啊!這麽冷還讓“爹”出門,“爹”不高興~要不然您買個羽絨服給它穿上?這樣的話,百萬豪車特斯拉就有了強大的自動修複功能誒!哈哈哈。不過笑歸笑,車子的安全性與實用性的確還需要打磨。

其實不止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車,從上文C-IASI測試中諸多車型所呈現出的結果也可窺出端倪:隻注重炫酷,不注重功能安全,是現在汽車市場所呈現出的一大弊病。還是那句話,追尋年輕化沒有錯,而踏實沉穩地提升自身產品品質,才是車企從長遠角度更應該去做的事情。

看看網友,連特斯拉都開上了,真的是不差錢。小編還在默默地擠地鐵擠公交,公共出行才是小編的工作居家首選。眼看著就要過年回家了,家鄉也傳來了好消息。1月22日,山東濟南首輛無人駕駛公車首次公開測試,車輛可自主完成減速避讓、緊急刹車、繞行障礙、變道、自動按站停靠等功能,還設計了防火災、防追尾、防側翻、防躥道、防溜車等功能。

看到家鄉也終於搞起了自動駕駛公車,小編心裡滿是欣慰。更重要的是,司機終於可以空出手來和搶方向盤的人搏鬥了!誰再敢威脅司機,不用多說廢話,直接上去盤他!不過,從行人角度來看,闖紅燈的行人就自求多福吧!

除了公車,小編出行就靠自行車了。儘管公司的各位小夥伴都已經網購了各種價位的自行車,準備組建騎行軍團了,可小編還在共享單車的漩渦裡爬不出來。1月23日,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宣布摩拜將更名美團單車;未來,美團app將成摩拜單車唯一入口。

小編感覺給共享單車交個押金就跟投資似的,萬一看走眼,收線慢,一不小心可能就“血本無歸”了吧……說到底,還是有一輛自己的自行車方便,起碼不用每天早晨上班尋找一路的共享單車了。嗯!過年回來就考慮買一輛。如果老闆在明年的年會,能支援一輛就好了(要啥自行車?要啥自行車!)……

搜羅一周車聞,回顧大小車事,車聞軼事盡在【一周車話】,下周見!

THE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