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維多利亞時期,怎樣做一個模範奶爸?他們已經在選擇奶牛了

當你還在選擇牛奶的時候,有一小部分人,他們已經在選擇奶牛了。

文|大象公會

有的時候,小趨勢可以成就大歷史。一個人、一段愛情、一種思想、一份堅持,放在適當的位置上,甚至可以影響整個國家的發展前程。

今天,我們為你講述一個德國男人和一群牛改變了英國的故事。

一見鍾情

「他真是超帥!他的眼睛多美麗,鼻子多精致,連俏嘴唇上的胡須也那麽優雅。他的身材真棒,寬肩膀,細腰身。看著他,我必須按捺住自己的心跳。」

聽著像是鹿晗的死忠女粉在讚美愛豆。並不是。這是1839年10月,20歲的維多利亞女王在溫莎城堡陽台上望見拾階而上的帥哥阿爾伯特,當晚寫下的日記。

· 佩戴金羊毛勳章的阿爾伯特[4]

此前,維多利亞已在陽台上檢閱過俄羅斯、尼德蘭等國前來求親的王子,皆不能滿意。她本已打算不婚,阿爾伯特的出現扭轉了她的心意。

· 阿爾伯特與維多利亞。來源:HultonArchive

素有決斷的維多利亞很快下定決心,五天后走進阿爾伯特的房間,向美男子求婚。四個月之後,維多利亞如願以償,把婚戒戴在了自己的手上。

· 1840年2月,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婚禮[4]

然而,在阿爾伯特眼裡,新婚並不同樣美妙。對這個出身德意志小邦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的少年來說,這是一樁攀高枝的政治婚姻。雖然他也喜歡維多利亞,但婚禮意味著,以後他就要做女王影子裡的男人。

· 阿爾伯特安撫維多利亞的愛狗。來源:電影《年輕的維多利亞》,2009

而且,當時英國人民很不喜歡他,覺得他來自日耳曼窮鄉僻壤,不配當日不落帝國君主的配偶。許多人懷疑這個連英語都說不清的外國人,會不會裡通外國。英國議會聽從人民的意見,最初連貴族封號也不肯給他。由於他信仰路德宗而非英國國教,英國人甚至嫌他的宗教不夠純正。

· 阿爾伯特婚禮時,貴族的竊竊私語。來源:英劇《維多利亞》

阿爾伯特忍下了這股冤罪殺機。他知道,在實行君主立憲的英國,王室沒有多少政治權力,卻要受種種繁文縟節的束縛,很難有所作為。

不過,阿爾伯特少年時,曾追隨近代統計學之父凱特勒,學習過統計學和近代科學。他相信,運用科學方法,持之以恆,耐心經營,仍然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改變歷史。

后宮鬥智

阿爾伯特婚後入宮的第一個對手,是深受女王寵信的宮廷總管萊純女伯爵。

· 萊純(右)曾多年擔任維多利亞的家庭教師,一手將維多利亞教大。來源:英劇《維多利亞》

萊純掌管王宮鑰匙,宮廷每一筆開銷都需要萊純簽字才能算數。阿爾伯特雖為王夫,卻連雞毛蒜皮的花銷都要向萊純申請。更讓阿爾伯特不能忍的是,萊純甚至保留了一條直通女王臥室的專用通道,他連和女王卿卿我我的私密空間都沒有。

不過阿爾伯特發現,萊純最大的缺點是極其迷信守舊;要戰勝萊純,他只有靠科學。

1841年,阿爾伯特和女王的長女小維多利亞患病,萊純委派的庸醫讓小維多利亞服用傳統藥物甘汞,反而病情加重。阿爾伯特無法忍受女兒被不懂科學的庸醫折磨,極力痛斥,終於說服女王更換醫生,並將萊純趕出了王宮。

擊敗萊純的一戰,阿爾伯特既保護了女兒,也由此成為大英后宮的真正當家人。

· 阿爾伯特與女兒小維多利亞[5]

不過,一時一地的勝敗不足論。作為王夫,阿爾伯特最大的任務是幫女王生育繁多的子嗣,複興英國王室衰頹的血脈。

王牌爸爸

阿爾伯特沒有辜負「雄蜂」的使命。18年間,他和維多利亞女王生育了九個子女,而且全部健康長大成人。這在疾病肆虐、醫學未昌的19世紀上葉,絕對是一個奇跡:

· 阿爾伯特夫婦和九個子女

這一切當然不是偶然,而是阿爾伯特含辛茹苦,精心育兒的結晶。

阿爾伯特引入現代科學方法,改造了英國王室的育兒管理。他採用新的衛生標準,新建、改造王室房屋,讓子女擁有最衛生、健康、舒適的成長環境。

歐洲貴族住宅本來講究長輩與幼兒分居,父子輕易不見面。在新建的奧斯本莊園中,阿爾伯特卻特意讓兒童房與父母臥室鄰近,大人小孩可以隨時親近玩耍,只求為子女營造自然有愛的氛圍。

· 奧斯本莊園內景[6]

阿爾伯特還為每個子女分配了長方形菜地,讓孩子們自己動手,種菜賣菜,借此親近自然,熟悉勞動和交易。

· 奧斯本莊園菜地[7]

在教育方面,阿爾伯特為子女精心設計課程,不僅要學習古典學問,還要掌握科學新知。1847年,阿爾伯特當選劍橋大學校長後,更將這套理念擴展到公共教育,為劍橋大學引入自然科學和近代史等新式課程。

· 身著劍橋校長袍的阿爾伯特[8]

為了讓孩子們茁壯成長,還必須有健康營養的食物和牛奶。好奶源自好牛,怎樣為王室農場選出最優秀的乳牛?這是阿爾伯特面前的一個難題。

澤西島來的貴客

1846年,阿爾伯特訪問澤西島,被澤西人培育出的娟姍乳牛深深吸引。這種乳牛烏鼻白頜,一身幼鹿般的淺褐色毛,不僅顏值高,而且所產牛奶的乳脂、乳蛋白等營養成分含量都非常豐富。

·娟姍奶牛

次年,澤西育種專家、皇家學會院士約翰·拉古德專程送了一頭娟姍公牛和兩頭母牛給阿爾伯特。

拉古德院士告訴阿爾伯特,娟姍牛的優異絕非偶然。從1763年起,英國人為了繁育優質純粹的娟姍牛種,就專門立法,禁止島外牛入島。

從那時起,經歷精細篩選和馴養的娟姍牛形成了嚴密的譜系。從威廉四世時代起,娟姍牛得到英國皇室認可讚助,成立了專門的皇家娟姍農業與園藝學會。

為了歡迎這三隻珍貴的娟姍種牛,阿爾伯特重建了王室的溫莎乳品場。

· 溫莎農場今貌

1848年修建的新溫莎乳品場,被認為是19世紀農牧技術的巔峰。

· 保持19世紀原貌的溫莎乳品場流水線。冷水從雕像噴泉中循環流出,水流既保證牛奶處於適宜的低溫,又可自動傳輸製好的奶油[9]

直到現在,200多頭純種娟姍奶牛,仍是英國王室乳品供應的主力。今天的溫莎牧場採用更體貼的牧場機器人,它們可以打掃草地、清理糞泥,並可讓牛自主選擇何時擠奶。

阿爾伯特的育兒的心血沒有白費。他的9個子女和42個孫輩個個精英,他們與德、俄、丹麥等王室聯姻,統治歐洲,直至一戰爆發。19世紀的歐洲能維持長久的和平,阿爾伯特編織的這張血脈之網功不可沒。

· 阿爾伯特九子女盾徽,依年齡序。來源:wikipedia/sodacan

· 維多利亞女王與部分兒孫[10]

阿爾伯特的功績不只是育兒。他從育兒中領悟出了社會進步的規律,熱情地向公眾推廣。1851年,阿爾伯特力排眾議,主持舉辦萬國工業博覽會,向全世界傳播工業科技與設計的浪潮。

·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蒸汽牽引機、高速汽輪船、起重機、收割機等高科技產品向全世界亮相[11]

作為世界博覽會之祖,萬國工業博覽會賺取了巨額的門票利潤。阿爾伯特用這些利潤圈地蓋樓,修建科學博物館、自然史博物館、維多利亞博物館等,進一步向公眾傳播現代文化。當年圈出的這一大片區域,即是今日倫敦的文化核心區域——阿爾伯特城(Albertopolis)。

· 倫敦帝國學院、自然史博物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皇家藝術學院、皇家音樂學院、皇家地理學會、皇家航海學院、科學博物館、維多利亞博物館等機構組成了今日的阿爾伯特城

阿爾伯特為英國王室引進的優質娟姍奶牛,如今也已飄洋過海、走向世界,在全球建立了娟姍牛協會和育種者協會。

在成為生活必需品之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將牛奶看作高品質生活的一部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