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搶灘進博會,快消巨頭蓄“食”待發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荷蘭牛奶、巴西咖啡、澳大利亞牛肉、韓國拌飯……11月5日,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家企業帶來的食品將悉數亮相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

曾幾何時,辣椒、西瓜、玉米等外來食材沿著古絲綢之路而來,而今,這些異國食品再次沿著“一帶一路”的橋梁匯聚在進博會,上演一場饕餮盛宴。

據進博會官微介紹,此次進博會七大展區中,佔地面積達6萬平方米的食品及農產品展區,是參與國家數量和企業數量最多的展區,展區面積已從此前的1個展館擴充到2個展館。根據不同食品品類,展館內又細分為乳製品、蔬果農產品、肉製品和水產品、休閑食品甜食調味品、酒類和飲料五大專業展區。

參展的跨國食品企業紛紛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此次博覽會是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下,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其規模之大、規格之高不言而喻,對於企業來講是拓展中國市場的一個絕佳機遇。

1

踴躍參展

截至《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稿前,絕大多數食品企業已經主動對外透露了進博會參展情況,並表示目前已蓄“食”待發。

“作為進博會首批6家簽約企業之一,達能將在產品展示區呈現20多個品牌的近80款重磅產品,主要涉及基礎乳製品和植物基產品、飲用水和飲料、生命早期營養品、醫學營養品四個領域。此外,1919年誕生的第一罐達能優酪乳的模型也會被帶到現場。”全球知名跨國食品公司達能的相關負責人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同為首批確認參展的全球知名跨國食品企業雀巢則表示,其參展的產品,面向的用戶從嬰兒覆蓋到成人,從個體到家庭,從人到寵物,且產地多樣。例如,來自不同產地的多種咖啡,超過90年歷史的美國嘉寶嬰幼兒輔食品牌產品以及擁有40多個種類和口味的泡芙、果泥等。

而世界最大的乳製品公司之一、迄今已有140多年歷史的荷蘭皇家菲仕蘭則表示,公司將展示乳製品、專業營養品、乳品配料三大類共50多種產品,其中大部分產品尚未在中國上市。比如,口感極佳易於操作的迪比克噴射奶油、高蛋白的Vifit運動營養品、富含鈣質且不添加糖和人工香精的Yazoo乳飲料、完美融合美味可可和醇香牛奶的Chocomel巧克力奶等。

韓國大型跨國企業CJ集團則稱,第一製糖食品事業部作為主要參展部門,將展出更符合中國人口味的必品閣餃子系列、必品閣海苔系列以及代表韓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必品閣拌飯系列等幾十種產品。除此之外,必品閣烤肉拌飯、炒泡菜拌飯、江漢醬大麥拌飯、炒醬蓋飯4款產品是首次在中國亮相,計劃於2019年在中國上市。

除以上企業,據記者了解,包括瑪氏公司、保樂力加等全球知名食品企業都帶來極具競爭力的重磅食品。毋庸置疑,對於這次展會,這些食品巨頭們早已翹首以盼、充滿期待。

CJ物流全球總裁兼CJ集團中國區總裁樸根太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CJ集團非常期待在此次博覽會上亮相,希望通過博覽會能夠拓展中國市場,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認識CJ的產品。

“希望通過參與此次博覽會,展示企業形象和豐富多元的產品,獲得中國市場對我們未進口至中國產品的反饋,探尋潛在的商機和合作夥伴,促進中荷貿易。”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高級副總裁楊國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2

紅利巨大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共進口食品582.8億美元,同比增長25.0%,近5年進口食品貿易額年均增長率為5.7%,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食品進口國。

顯而易見,這些跨國企業也明顯意識到這一點。巨大的市場潛力促使中國市場成為其拓展全球業務版圖的重要戰場。

“目前,中國是我們非常看好的國外市場,我們從中國市場看到了未來的極大潛力。過去20年來,我們一直在目睹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我們堅信中國經濟將繼續增長,消費者支出將穩步增加,而中國消費者將獲得更好、更高標準的產品。”樸根太對記者表示。

同時,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目前中國也已成為雀巢集團全球第二大市場,雀巢在中國運營著33家現代化工廠,4家研發中心,還設有雀巢食品安全研究院、雀巢奶牛養殖培訓中心、雀巢咖啡中心和4家雀巢專業餐飲客戶體驗交流中心。根據其披露的最新財報,2018年前9個月,中國區銷售額仍保持中等個位數的增長速度。

面對巨大的市場紅利,各跨國公司紛紛表示不僅要在中國市場上延伸自身的產品線,還將在中國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

“目前,菲仕蘭進入中國的產品主要是嬰幼兒配方奶粉、乳製品和乳品配料,在集團全線產品中佔比不大。下一步,我們希望在運動營養和老年營養,以及兒童奶酪、天然乾酪、奶油等領域加大投入。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尋求跟國內企業的合作,實現多元產品的本土化生產。”荷蘭皇家菲仕蘭方面表示。

“希望通過此次博覽會,我們將最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介紹給更多的採購商,更多的消費者,並尋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一起在中國共謀發展。”CJ集團表示。

3

政策積極

除了龐大的市場規模給予跨國企業積極參與進博會、布局中國市場的動力外,中國的政策環境也在充分調動其積極性。

荷蘭皇家菲仕蘭方面表示,進博會期間,中國海關不僅統一提供稅款總擔保,還設定了專門通道,可優先辦理手續,實行即查即放,企業只需確定產品清單,交由大會推薦的海外運輸商和清關商,直接將貨物送至展館,極大程度上節省了企業的人力物力。

“在進口博覽會期間,散發、試吃的預包裝食品,可以在境外參展商做出統一標識的情況下,免貼中文標簽,這些措施大大縮短了通關時間,也為工作人員減少了很多困擾。除此之外,進口博覽會展品的ATA單證冊可直接簽一年,無需在六個月後辦理延期手續,這一措施為我們在展會結束後處置展品留足了時間。”CJ集團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據記者了解,為幫助全球商品、服務和技術順利進入中國,促進進博會可持續發展,上海市政府負責打造了系列“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該平台將為全球企業、商品、服務、技術順利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全方位、多模式、多管道的交易促進服務,而首批30家平台企業已在2018年4月授牌。

業內人士表示,“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應運而生,不僅是進博會時間與太空上的拓展延伸,也是企業服務對接全球資源的重要載體,極大程度上承接和放大進博會的帶動效應和溢出效應。

記者 馬雲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