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科聖葯」當歸補血?不知道這些,用錯後悔來不及!

當歸為血中之氣葯,血滯能通,血虛能補,血枯能潤,血亂能撫,能使氣血各有所歸故名。

當歸作為傳統中藥材,不僅能用來配伍其他藥材,有時候也會在高湯火鍋裡添加幾片,煮出來的湯底香氣特殊而濃厚。眾所周知,當歸具有補血調經的功效,可是很多人卻用錯了,作為一種藥品,了解它的服用注意非常重要

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乾燥根就是咱們常見的中藥材——當歸。主產甘肅、四川、陝西等地,甘肅岷縣(古稱秦州)出產的品質較好,稱為「秦歸」。

(甘肅岷縣的當歸種植基地)

一般須培育3年才可採收。每年秋末挖取根部,除凈莖葉、泥土,放在通風處陰乾幾天,待水分稍蒸發後,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熏乾。柴性大、乾枯無油或斷面呈綠褐色的不能藥用。

當歸帶油性,易霉敗、蟲蛀,必須貯存在乾燥處。以前霉雨時節還會用硫磺熏,但現在中藥材一律不允許使用硫熏。所以當歸聞起來一股淡淡的煙熏味是正常的,可是如果有硫磺或者比較酸的氣味就不對了。

如今大家隻道當歸補血活血,也沒錯,全當歸為補血要葯,適用於各種血虛證。值得一提的是,它還能潤腸通便,尤其適用於血虛腸燥便秘。

但是它不同部位有不一樣的功效,古語有雲「用者不分,不如不使」。全當歸根略呈圓柱形,稱「全歸」;根上端稱「歸頭」;主根稱「歸身」「寸身」;支根稱「歸尾」「歸腿」

歸頭、歸尾

歸頭、歸尾偏向於活血,其中當歸頭擅長引氣血上行,可用於氣血虧虛引起的頭痛、面色發黃、皮膚黯淡、頭暈目眩等症。

當歸尾能夠行血化瘀,有本草稱歸尾破血,如果想要補血就需要注意,不要誤用歸尾。

歸身

當歸主根補血效果比較強,《本草正義》稱其「歸身主守,補固有功」,意思就是當歸身可以養血而守中焦。

全歸

全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綜合了歸頭、歸身、歸尾的作用,既能補血,又可活血,統稱和血。可以治療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難以排便等,被譽為「女科聖葯」。

服用注意

本品甘、溫,體內有濕熱、肺熱有痰、陰虛陽亢的人群不宜服用,因為能夠潤燥滑腸,大便溏瀉者忌用。

當歸益母蛋

材料:當歸20g、益母草30g、雞蛋2 個

步驟: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煮至蛋熟,取出去殼用針扎幾個孔,再放入湯中煮3~5分鐘即可吃蛋飲湯,每日1次。

功效:養血益腎、調經止痛、安胎。適用於腎虛血虧、氣滯血瘀、月經不調、經期腹痛等症。

當歸花茶

原料:茉莉花10g,當歸、玫瑰花、益母草各15g,紅糖適量。

步驟:將以上四種藥材煮2次,每次加250ml水,約煮5~10分鐘。加入紅糖飲用。

功效:適用於月經量多,有瘀塊,小腹疼痛,舌頭有瘀點的女性。


撰文:火火

編輯:老龍

(本文圖片僅供科普,不涉及商業用途,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