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京東做“智能城市”一年了,這會是個兆新機會嗎?

舊事情,新玩法。

成立於 2018 年 2 月的「京東城市」順利度過一周年,由鄭宇領導的京東城市團隊已經由 20 多人增加到 200 多人。

在 3 月 21 日舉行的京東城市 iCity 智能城市大會上,這位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京東城市總裁表示,今後一年將繼續在「智能城市」發力,推出「城市作業系統」,並推進在五大主要城市場景中落地。這個被京東視為僅次於「智能供應鏈」的一級戰略業務正在走向深水區。

京東城市總裁鄭宇 | 京東

追根溯源,智能城市其實脫胎於「智慧星球」,後者由 IBM 在 2008 年提出,後於 2010 年更新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希望將 IT、互聯網技術充分運用到各行各業,把感應器嵌入、裝備到醫院、電網、鐵路等傳統基礎設施,通過互聯網形成「物聯網」;而後通過超級計算機和雲計算,使得人類以更加精細、動態的方式和生活。

而在中國,「智慧城市」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視。2012 年中國工程院啟動了「中國智能城市建設與推進戰略研究」谘詢項目,研究中國特色智能城市建設的路徑。時任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的項目負責人潘雲鶴認為,「智能城市」的概念用以描繪我國城市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更為合適。

「智能城市」的概念後來為京東所繼承。在鄭宇看來,智能城市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高級階段。智慧城市主要關注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智能城市則是要在此基礎上,強調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城市建設和運營中的應用。

概念雖有差異,但幾乎所有國家都是「智能」城市的擁躉。2008 年,IBM 提出「智慧星球」概念後,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公開對其表示讚賞,隨後在美歐多地都有智慧城市落地。在中國,建設智慧城市更成為評價一座城市是否「先進」的指標之一。伴隨著智慧城市概念的大熱,不止是提出者 IBM,包括華為、阿里、騰訊京東在內的科技公司對「智慧城市」充滿興趣。

不過,為什麽科技公司會對和主業無關的「智能城市」感興趣?在這樣一個 toG 業務中,建設的痛點和難點又在哪?

百億到兆,「智能城市」的商業大猜想

據 2013 年一份公開資料顯示,在政府工作報告或「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當時的提法仍是「智慧城市」),估計投資超過 2 兆元。而根據國家開發銀行與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簽訂的《「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國家開發銀行將在「十二五」的後 3 年內,提供不低於 800 億元的投融資額度支持中國智慧城市建設。

作為一項 toG 的生意,科技公司和政府對智能城市的熱情一樣高昂,不過關注點卻更加市場化。

「智慧城市」建設在中國大受歡迎 | 視覺中國

在鄭宇看來,如果單純把智能城市當作一個幫政府解決問題的業務來做,價值有限,「最多是個百億級」的生意。商業公司看中的是「智能城市」作為數據流量和增長的入口和基礎設施地位那部分。據鄭宇預估,這完全可能是一個兆級別的生意。

但當智能城市變成一門 ToG 生意,如何進行商業化落地仍然是一大挑戰。

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要建成一個真正可用的生態智能城市並不簡單;另一方面,每個地方政府對「智能城市」的需求優先排序並不相同,在一些發達城市中,「環境」是考量城市好壞的重要指標,但對另一些城市來說,轄區內企業的「生存狀況」監測更為重要。

在這個層面上,商業公司比政府想的或許更直接。從商業變現上,作為「反哺政府」建設智能城市的一部分,京東城市選擇從典型場景入手,邊建設邊商業化。據鄭宇介紹,今年他們會重點推 5 大解決方案,將這些方案當作可複製落地的標準方案樣本,其中包括:

信用城市。包括居民信用、企業信用和政府信用;

AI+城市產業規劃。涉及政府財政劃撥,招商引資,企業幫扶,人才引進;

智能停車;

智慧園區。包括了智慧的工業園區,智慧展廳等;

智能城市 APP。通過打造一個一站式的服務平台,整合政務服務,整合京東的資源以及整合第三方的服務,形成一個以城市生活為核心的一站式城市體驗 APP。

比如,京東在和宿遷合作的城市 app 中,不光有住房公積金查詢、違章停車查詢、繳納罰款等一系列政務服務,還會有生活便民服務、快遞服務、外賣服務等等。這樣既可以迅速打開「智能城市」場景和獲取數據,也為扮演「中間平台」的京東提供了流量入口,其中廣告和金融服務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

火電廠智能化示意圖 | 京東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國有企業也被京東劃在「智能城市」業務範疇。比如京東和國家能源集團旗下火電廠成功聯合研發一套火電節能智能系統,可以把鍋爐的發電效率提高 0.5%。據鄭宇介紹,雖然只有 0.5%,但如果普及到中國的兩千多家發電廠的話,每年能節約將近 70 億的燃媒消耗和汙染治理費用。據鄭宇透露,未來一年,京東將在全國 20 多個城市中推廣這一解決方案。

為什麽智能城市需要一套「作業系統」?

從定義上來看,「智慧城市」是利用城市中已有的數據和傳感器新搜集城市管理和運行中需要的數據,為城市政務服務、生態管理,給城市管理者和居民提供智能服務。比如,目前比較成熟的交通擁堵狀況預測、智慧園區都屬於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在中國,大多數地方政府都願意為「智慧城市」買單。建設「智慧城市」不止是民生工程,更是促進當地投資,就業,技術發展的重要契機。官方數據顯示,到 2012 年年底,中國已經有超過 230 個城市宣布要建設「智慧城市」,而截至 2017 年底,中國超過 500 個城市均已明確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

不過,雖然聽上去很美,但政府買單,科技企業建設的「智慧城市」推進過程卻困難重重。

松島新城 | 視覺中國

韓國的松島新城曾因其「智慧城市」的設計一度佔據媒體熱門版面。在設想中,松島新城中「社區、醫院、公司和政府機構將實現全方位信息共享;數字技術深入住戶房屋、街道和辦公大樓,像一張無形的大網把城市支端末節連為一體。只需一張智能卡,居民就能輕鬆完成付款,查詢醫療記錄和開門等等一系列瑣事」是智慧城市中的「樣板工程」。

但事實上,落地與想象大有出入。2002 年開建的韓國的松島新城直到現在未能完成一期工程。後續開發也陷入停滯,近兩年甚至被人稱作「鬼城」。表面上來看,松島新城是因為陷入資金困境,導致後續投入無法跟進導致「爛尾」。但實際上,過高的定位和缺少系統的智能設計和規劃才是導致其困境的重要原因。

就像介於電腦硬體和具體應用之間,還需要一個 windows 系統一樣。在鄭宇看來,介於「底層信息搜集和數據存儲應用」和「解決具體城市問題的應用」之間,還需要一套作業系統。

在鄭宇看來,智能城市本質上是要把「數據變成知識」。但如何把數據變成知識,並讓知識為人所用,有一套標準統一的「作業系統」才能確保智能城市的生態健康。做「城市作業系統」也被鄭宇當作京東城市的戰略任務。在他的設想中,這套作業系統不僅能從政府部門和城市日常運行中獲取「數據」,保證上下遊生態的健康,還能讓這些數據安全轉化成可用於開發產品的知識。

京東城市規劃的智能小鎮 | 京東

實際上,如何保障數據的安全性一直是智能城市的一大痛疾。政府作為公民重要的信息中樞,擁有近乎最全面最準確的數據,但這同時也給數據的安全性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對於政府部門而言,不僅是對外,內部數據互相流動也有著重重關隘,「因為信息安全原因,不能直接物理匯聚在一個機房裡面」。

在鄭宇看來,如果有一套「城市作業系統」,則可以通過數字網關技術去聯通,進行跨域學習,將不同來源的數據打亂成為看不出來源,但能直接使用的數據知識。

另外,利用一套作業系統,還可以避免標準不統一的問題。當「作業系統」的標準確定後,無論是底層起支撐作用的雲計算提供商,還是上層 SaaS 應用提供商,都能獲得確定的方向。這也意味著任何一個旨在做「智能城市」領域作業系統的廠商都必須保持接口開放,標準統一。對此鄭宇也特別強調,京東城市作業系統對任何雲都是兼容的。

京東為某地方政府設計的企業風險預測系統 | 京東

從產品層面來看,鄭宇認為利用智能城市作業系統,還可以獲得「大量能夠解決城市問題的算法模塊,特別是針對於時空大數據的人工智能模塊」。

城市中的問題需要很多實時更新的數據來解決,比如空氣質量,企業經營狀況,交通狀況預測都是難以通過單維或靜態的時空數據來預測的。這些數據的搜集往往來源複雜且不易得,但如果經過模塊化「作業系統」中的時空大數據收集系統,可以將建築物,車的軌跡、人的軌跡、手機的信號、天氣、環境這些數據綜合挖掘成為時空大數據進行個性化使用。

智能城市什麽時候真正到達,或許就取決於一套標準統一的系統標準什麽時候建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京東

責任編輯 臥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