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裡香種植:大田定植和管理,食用可以增加食慾,幫助消化

百裡香,屬唇形科百裡香屬,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灌木,廣泛分布於非洲北部、歐洲及亞洲溫帶。全世界百裡香屬植物大約有100種,栽培利用歷史悠久。在歐洲,百裡香有「香草皇后」之美譽,從中古世紀起,百裡香就被賦予勇氣和活力的象徵。國外以德國、英國、美國和法國等國家栽培較多。我國有12種,分布於陝西、甘肅、山西、內蒙古、遼寧等省區,生長在海拔1 000~2 500米的山地、河流兩岸草叢或沙灘。近幾年,長江流域部分城市亦有引種。

百裡香含有豐富的揮髮油、黃酮類化合物、蛋白質、纖維素及礦質元素等營養物質,耐久煮,是烹飪菜肴時的調味佳品,不僅可以增加食慾,幫助消化,而且具有保健作用。蒸煮米飯時,加入百裡香可使米飯更具芳香;烹飪肉類、禽類、魚類或燉湯時百裡香能使其更加鮮美,且有助於消化;百裡香還能較好地除去羊肉等的腥膻氣味。百裡香還可用於調製保健醬油、保健茶及酒類。百裡香香味濃鬱,烹飪時用量宜少。

百裡香莖葉含油率1%~2%,含有多種香料成分,其中百裡酚和香芹酚含量較高,分別為31. 7%和27. 9%,可作為單體香料分餾。百裡香具有較好的醫療作用,可用於治療感冒、咳嗽、百日咳、消化不良、風濕性關節炎、經痛等,尤其適於治療扁桃腺炎、支氣管炎等癥狀。百裡香還能刺激白血球的製造,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另外,還有殺菌、防蟲作用,防腐和抗氧化作用明顯,廣泛應用於食品保存。百裡香常用作香皂、漱口水及化妝品的原料。百裡香還是理想的造園植物之一。

(一)特徵特性

1.植物學特徵

這裡以我國出產的匍匐百裡香( Thymus serpyllum)為代表予以介紹。多年生草本狀小灌木,莖細,匍匐生長,長20~40厘米,綠色或紅紫色,附生白色短柔毛。匍匐莖節部發生地上枝和不定根。葉小,對生,革質,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疏被白色長毛,兩面有腺點,有短柄或近無柄。圓頭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萼鍾狀,二唇形,被白色長毛;花冠淡紫紅色,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枚2強。小堅果橢圓形,黑褐色。

2.生物學特性

百裡香生長需要光照充足的環境,適宜乾燥、pH值6. 6~7. 5的土壤。生長適溫20~25℃,耐寒能力較強,但有些品種在寒冷地區冬季應覆蓋防寒。非常不耐濕,濕度過大時,葉片易感真菌性病害,植株容易死亡。耐乾旱,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需肥量少,但以營養元素全面的土壤為宜。花期7~9月,果期9~10月。

(二)栽培技術

1.主要栽培季節

一般於3~4月大田栽植,7月開始採收。一次栽植,可連續採收3~5年以上。採用溫室等設施栽培時,可實現常年供應。

2.大田準備

百裡香栽培時,應在連續種植3~5年後換茬一次。百裡香適應性較強,但仍以光照充足、地勢高燥平緩、排灌良好、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為宜。耕深30厘米,耙平整細,同時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廄肥3 000千克、複合肥100千克作底肥,酸性較重土壤還宜施入石灰80千克。畦面寬宜130厘米,畦溝寬30厘米、深20厘米。要求修好腰溝、圍溝等排水系統。

3.種苗準備

一般來講,百裡香除可以用種子進行有性繁殖外,還可以採用扡插、分株及壓條等無性繁殖方法繁殖,有些品種只能進行無性繁殖。生產上大多採用扡插繁殖。

( 1)播種育苗:春秋均可播種,春季播種時宜採用設施保溫,秋季播種育苗時宜採用遮陽網等覆蓋。一般在春季育苗,時間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百裡香種子極小,苗床應精細耕耙,使床土細碎。先澆透底水,再灑2厘米厚細碎營養土,然後播種,播種後覆0. 5厘米厚細碎營養土一層。春季宜在苗床上覆蓋地膜並加薄膜拱棚覆蓋保濕,秋季宜用遮陽網覆蓋保墒。育苗期間設施內溫度以25℃左右為宜。開始出苗後,揭除苗床地膜或遮陽網,並及時拔除雜草。苗高5厘米時可分苗1次,分苗有利於提高幼苗素質。若不分苗,則在苗高10~15厘米時定植大田。播種育苗時,有條件者還可採用穴盤育苗。

( 2)扡插繁殖:扡插時間5~7月,選擇一年生木質莖,長5~6節,保留上部2~3片葉。扡插基質要求疏鬆、透氣、肥沃。扡插前用0. 1克/升的ABT生根液浸泡插條基部5分鐘,可以促進生根,扡插15天后即可用於大田定植。通常情況下,扡插30天即可形成較為完善的根系。

( 3)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一般3~4月進行,選用三年生以上的植株,將其分成4~6叢,每叢具4~5個芽,並帶有鬚根,直接定植大田。亦可將匍匐莖切斷,分簇栽種。

( 4)壓條繁殖:繁殖係數較低。將匍匐莖或枝條莖節處用土壓住,待節部生根後,即可分離母株直接定植。

4.大田定植

以春秋兩季定植為宜,一般春季定植。定植行距3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定植後,及時澆定根水,緩苗期土壤不能過於乾旱,遇旱應及時澆水。

5.大田管理

春季開始開花時,進行集中修剪,其他時間視需要進行輕度修剪,合理的植株形狀應為緊湊的圓頭形或開心形。若採用叢植,則所有側枝一旦發生即應摘頂,使枝條著生中心乾上,中心乾高45~60厘米時應摘頂。主乾摘頂後,其下保留幾個側枝生長,這些側枝長5~8厘米時亦應摘心,對於這些側枝上的再發側枝亦應抹除。修剪後,澆水追施1次,每667平方米施複合肥50千克。生長期可每月澆水1次,保持適度土壤濕度即可。雨天應及時排水,防止濕澇。此外,應做好中耕除草工作。每次採收後,適當追施一定量的氮肥,每次每667平方米可用施尿素3~5千克化水澆施。病害防治主要是防止土壤濕度過大導致病害。蟲害主要是做好蚜蟲防治工作,可用樂果、抗蚜威等農藥防治。寒冷地區冬季應覆蓋防寒。

6.採收與加工

百裡香新鮮葉片或乾製葉片均可食用,但以鮮食為宜。株高30厘米以上時,即可採摘上市。採收時,宜采枝條頂端5~8厘米處的幼嫩部分,枝條基部至少保留5厘米。冬前可全部剪下帶葉枝梢,乾燥後貯藏備用。

用於蒸餾提油時,5~6月採收1次,秋季採收1次。適宜採收期為初花期,以晴好乾燥氣象採收為宜,莖基部老黃葉片應予剔除,採收後及時蒸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