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瑞谘詢多名高管失聯 曾頻現數據造假風波

來源 | 互聯網爆料

21世紀是一個數據的時代,隨著科技水準的不斷提高,用數據說話成為了許多行業的共識。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數據都具有同等的說服力,在各行各業,數據造假的現象一直以來都層出不迭,一些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更是對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比如國內知名數據研究機構艾瑞谘詢的數據報告就一直備受爭議,曾多次遭到炮轟和質疑。隨著昨天艾瑞谘詢被爆出高管失聯,國內數據研究行業造假的底褲也被扒了個光。

艾瑞的數據生意,早就沒有臉面可言

艾瑞谘詢是國內起步較早的數據研究機構,最早成立於2002年,從門戶網站時期一路走到移動互聯網時期,算是數據行業的元老。

艾瑞一直以來特別關注國內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每年均會出具數十份互聯網行業的數據分析報告,比如說這兩天上市的美團,其招股書中的大部分數據均來源於艾瑞相關報告。

然而艾瑞谘詢數據的公正性和正確性性一直富有爭議,曾多次被爆出過數據造假行為,並受到過眾多業內人士的強烈抨擊。

比如說,2013年,艾瑞谘詢發布的《2013年中國DSP行業發展報告》,其中內容就受到品友互動CEO黃曉南的炮轟:一家既不以技術見長,甚至其DSP根本沒有大規模投放的公司在DSP行業排名裡卻名列前茅,的確讓人啼笑皆非。

2014年4月的時候《揚子晚報》就曾曝光過艾瑞的數據造假。當時艾瑞和美柚一起聯合水軍公司造假數據打壓大姨嗎,後來因為美柚現金結算問題,導致水軍公司內部人士反水爆料此事,當時曝光的諸多聊天截圖和後台截圖算是給了艾瑞谘詢一記響亮的耳光。

然而艾瑞並沒有吸取教訓。在去年年底聯合美柚發布的《2017年中國女性生活形態研究報告》中,艾瑞的數據顯示美柚的月度總有效使用時長佔據所有經期管理類APP的95%,而大姨媽(原大姨嗎)和其他所有經期管理APP加起來還不到5%。這個數據直接惹惱了大姨媽高管,並在朋友圈掀起了對艾瑞的新一輪炮轟。

而就在兩年前,艾瑞谘詢還曾因為數據問題和今日頭條有過一次曠日持久的撕逼。

當時艾瑞連續出了好幾篇數據研究報告,其中顯示今日頭條的DAU(日活躍用戶)只有967萬,不僅不到騰訊新聞的一半,甚至就連鳳凰網旗下的一點資訊也比不上。然而根據其他第三方數據報告顯示,當時的今日頭條DAU基本都在3000萬以上。

此事引起今日頭條CEO張一鳴的巨大不滿,2016年2月4日下午,張一鳴發朋友圈表示堅決不與艾瑞合作。

當然,張一鳴雖然態度堅決,但是總體措辭還算委婉,今日頭條聯合創始人張利東的朋友圈可就有些充滿火藥味了。

他直接表示:“艾瑞是所有第三方數據公司裡面最垃圾的,我為門戶時代互聯網行業能容忍這樣一家垃圾公司的存在感到恥辱。”

艾瑞在數據研究行業早就已經臭名昭著,然而不要這張老臉也要繼續做這門生意,究竟是為什麽呢?主要還是因為,現在數據研究的這塊肥肉太誘人了,而掌握數據就意味著掌握了發言權,可以實打實地變成人民幣。

數據造假背後的肥肉

說到數據造假,早就不是什麽新鮮事,從收視率到電影票房,從淘寶好評注水到微信公眾號買粉買閱讀量,數據造假幾乎無所不在。在這其中,一些以專業著稱的數據研究機構也參與到數據造假的過程當中來,形成所謂的“造假權威”,無疑進一步攪混了數據研究的這潭渾水。

艾瑞資訊的數據造假問題其實早就不是它一家的問題,而是成為了整個數據研究行業的通病。除了艾瑞之外,其他幾家知名的數據研究機構也曾被質疑數據造假,比如說易觀智庫就曾深陷數據造假旋渦。

昨天艾瑞資訊被曝高管失聯之後,整個數據研究行業的造假現狀又一次被揭開,大家才知道,不只是收視率,而是我們所見的一切數據均可造假。

數據造假裡面究竟有多大的利益格局,竟然連這些號稱服務於上千家互聯網企業的大型數據研究機構也避不開它的誘惑。你別說,這裡面還真是充滿了油水。

對於很多互聯網企業來說,曝光率就是自己的生命,而數據是否好看更是會直接影響估值和投資。如何讓自己的數據在市場上更亮眼一些,成為了很多企業孜孜不倦的追求。

有需求就會就供給,數據研究機構們的定製服務在這時候就應運而生了。曾經有媒體報導,一些數據研究機構的數據報導並非通過調研產生,而是在辦公室裡專門為客戶量身定做,只要你花了錢,就能做出你想要的數據。

對於知名的數據研究機構來說,由於自身行業公信力的存在,一般這一類的定製報告隻提供給百萬級別的合作夥伴,報告內容完全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調整。

有了專業數據研究機構的這一項技能加持,這一類定製版報告很快成為了一些企業專門用來打壓競爭對手的手段。比如說前文提到的美柚和艾瑞谘詢聯合推出的報告,其本質就是毫無公信力的定製報告。

早在兩年前,今日頭條聯合創始人張利東就曾經曝光過艾瑞谘詢給的所謂“報價:

2015年3月份,艾瑞方面開始多次提出在今日頭條軟體中,嵌入他們的SDK,艾瑞的加碼系產品,是要“根據曝光量或者日活量定價”,對頭條這樣日活三千多萬的企業,就是一個無底洞啊。所以我們還是拒絕了艾瑞。

也就是說,要想發布對你有利的數據,那就得給錢。很多普通企業拗不過艾瑞,所以就只能忍氣吞聲交錢,但是今日頭條卻一直是塊硬骨頭,誓死也不願意屈從,所以才有了後面的撕逼。

咱們都知道,很多企業對外公布的數據都會有所美化,而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存在就是為了提供給大家更加獨立和準確的數據研究報告。

但是現在這些數據研究機構和企業聯合起來一起搞定製化服務,為數據本身穿上行銷的新意,無疑是在本末倒置,給整個行業自掘墳墓。

然而多次曝光之後,數據造假的狀況依舊屢禁不止,咱們不禁要問,究竟是誰給了艾瑞他們這麽大的底氣?

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監管不嚴。不同於官方數據,這些第三方機構發布的行業數據不需要對任何企業負責,即使被曝光之後,損害的無非是自己的公信力,但是並不觸犯法律。所以要想真正解決數據造假問題,還得從監管入手。

數據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數據的重要性,在於其對經濟趨勢的預見性和對行業的指導性,一份真實和準確的數據對於一個行業來說就是一面鏡子。

如果數據是假的,那麽根據數據而做出的行業趨勢分析,管理決策等又怎麽能夠奏效?

比如說艾瑞集團,作為知名的數據研究機構,艾瑞谘詢每年發布上百份數據報告,為上千家企業提供數據服務,其數據每年被以千萬計的新聞報導在引用。然而艾瑞卻一直在利用數據進行行銷和資本運作,使得數據準確性大打折扣,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已經脫離了一家數據研究機構的初衷。

除此之外,由於國家一直在鼓勵數據產業的發展,艾瑞谘詢每一年還要從政府手裡拿走不少補貼。據可查資訊顯示,目前艾瑞谘詢至少收到過政府補貼19筆,其中僅2017年前三個季度就拿到四筆補貼,共計285.96萬元。

政府之所以花錢去補貼數據這些數據研究機構,為的是讓他們給市場提供更加有價值的數據,更好地指導企業的經營和決策。然而前不久曝光的收視率造假事件,艾瑞谘詢就身涉其中,數據造假,已經成為不同行業需要共同抵禦的毒瘤。

咱們都知道,國家這兩年對經濟數據一直在擠水分,如果民間數據機構卻在裡面不斷攪渾水,無疑對整個經濟環境是百害而無一利。

9月19日,有媒體報導稱國內著名數據研究機構艾瑞谘詢多名高管失聯,其中包括艾瑞谘詢董事長楊偉慶、艾瑞谘詢CTO郝欣誠等。

對此,艾瑞谘詢官方的說法是協助調查。

如果真的是監管方面的原因,或許這反而能成為整個數據研究行業的轉折點。畢竟吃著數據研究這碗飯,那就得拿出點敬業精神來,為了讓數據回歸本質,艾瑞們確實也該擠擠水分了。

編輯 | 小青檸

優質項目“融資首發綠色通道”:創業者請加微信y815051039,務必注明項目名稱;或發送BP至[email protected]

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鉛筆道原創,不對文中觀點和真實性負責,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