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血壓患者,你吃鹽吃對了嗎?每天吃鹽最好不要超過這個量

眾所周知,一旦患上了高血壓,醫生往往會叮囑患者在日常飲食中要少吃鹽。那麼,高血壓患者為什麼要少吃鹽呢?每天又應該吃多少鹽呢?這是不少患者都想知道的。

針對患者的提問,我們特地顧問了相關醫生學者,以便可以更好地解決患者心中的疑惑。現在,我們就一道去聽聽醫生們的專業見解吧。

醫生甲認為:根據調查顯示,吃鹽量與高血壓發病率有一定關係,鹽吃得越多,高血壓病的發病率也就越高,兩者關係幾乎成正比例。這是由於鈉鹽在某些內分泌素的作用下,能使血管對各種升血壓物質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細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而且還可促使腎臟細小動脈硬化過程加快。同時,鈉鹽又有吸附水分的作用,如果體內鈉鹽積聚過多,水分就要大大增加,血容量也會相應增多。再加上細胞內外鉀、鈉比例失調,使紅細胞功能受損傷,血流粘滯,流動緩慢,加重了血液循環的工作負擔,導致血壓的進一步升高。因此患高血壓的病人,不應該多吃鹽。為了預防高血壓,正常人食鹽攝入量最好每天不超過10克,高血壓病病人則應控制在5-6克左右。

醫生乙認為:高血壓病的發病機理,包括心輸出量增多和周圍血管阻力增加兩個方面,而鹽份攝入過多時,因食鹽能大量吸收水分,引起鈉、水瀦留,而增加機體的血容量,使心輸出量增多;且能使得細胞中鈉離子增多,使得小動脈壁平滑肌細胞腫脹,可使管腔變得狹窄,加大外周阻力;同時又引起引起小動脈痙攣,使全身各處細小動脈阻力增加,最終導致血壓升高。血壓升高又會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進一步引起排鈉障礙,致使血壓更高,形成惡性循環。實踐證明,在高血壓早期或輕型高血壓病患者,單純限鹽就有可能使血壓恢復正常。而對中、重度高血壓病患者,限鹽不僅可提高降壓藥的療效,還可減少降壓藥物的劑量,從而大大減少降壓藥物的副作用。

所以,不管是從預防高血壓的角度,還是治療高血壓患者,限鹽都是有益的。在日常飲食中要想更好地限制鹽的攝入量,每日應逐漸減至6克以下(普通啤酒蓋去掉膠墊後,一平蓋食鹽約為6克)。這裡所指的食鹽量包括烹調用鹽及其它食物中所含鈉摺合成食鹽的總量。

醫生丙認為:調查研究顯示,鹽的攝入量跟高血壓呈正比,日均攝鹽量每增加1克,平均血壓上升2mmHg,低壓上升1.7mmHg。因為食鹽中含有大量的納元素,這種元素是容易引起血壓動蕩的營養物質,嚴重會導致腎臟受損以及心力衰竭。所以,一些患者誤以為,限鹽就是吃鹽越少越好。這是認識上的嚴重誤區。

其實,鈉鹽攝入不足,會使機體細胞內外滲透壓失去平衡,促使水分進入細胞內,產生程度不等的腦水腫,輕者出現意識障礙,重則會導致心率加速、厭食、噁心。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合理的增減食鹽的攝入。一般情況下,健康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高血壓患者更低一點。

最後,小編溫馨提醒一下:作為高血壓患者,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叮囑,控制好每天的食鹽攝入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