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淺表性胃炎要不要檢查和治療?伴有幽門螺桿菌該怎麼根除?

慢性胃炎在生活中很常見。反覆出現胃部不適,胃鏡檢查胃粘膜不正常,使用醫生進行"淺表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診斷。

只要胃內有幽門螺桿菌,幾乎所有慢性活動性胃炎(幽門螺桿菌胃炎)都存在。細菌可增加或減少胃酸分泌、胃黏膜炎症,並可根據淺表胃炎、糜爛、潰瘍、萎縮、增生、出血等情況。

5%的患者會出現胃部不適癥狀。建議對有癥狀的"淺表性胃炎"進行根除治療。有些胃部不適癥狀可長期緩解,一些胃酸分泌恢復正常,胃粘膜炎症應改善。

治療後,如果癥狀沒有改善或暫時好轉複發,病程超過3-6個月,如無其他原因,可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對幽門桿菌的認識主要以寒、熱、寒、熱雜證辨證為主。

1、寒證引起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數量不多,增生活躍不明顯,或處於穩定期;

2、由發熱引起的幽門桿菌感染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癥狀較為明顯,常伴有胃糜爛、口乾、口臭等一系列消化道癥狀。在這個時候,大量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被檢查。

3、寒熱錯雜類幽門螺桿菌。病人本身整體是寒的,但局部是熱的,這也是比較常見的。

但不管你是寒還是熱亦或者寒熱錯雜,都應該積極主動去殺滅幽門桿菌。

國內中醫中藥界相繼發現了一些中藥和藥方對幽門螺桿菌有較強的殺滅或抑製作用,為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提供了新的途徑。

1)有報導用柴胡、黃連、徐長卿、法半夏各9g,白芍、苦參、白芨各12g,蒲公英、黃芪各20g,莪術8g,地錦草15g,枳殼、生甘草各10g,組方為「愈潰瘍」,11劑,水煎300mL

與雷尼替丁對比,療程8周,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轉陰率為90%,治療胃潰瘍總有效率為92.5%;而對照組分別為3.3%93.3%

1年後中藥治療複發率為14.8%,而雷尼替丁組複發率為63%

2)用川黃連、川厚樸、虎杖、丹參各10g,吳茱萸、生甘草各6g,蒲公英15g組方,1日服1劑,幽門螺桿菌轉陰率為87.5%

3)有報導用蒲公英30g,地錦草15g,徐長卿10g,莪術10g,木香6g,吳茱萸3g,生甘草12g組方,幽門螺桿菌轉陰率為87.5%

目前已基本證實丹參、烏梅、大黃、三七、黃連、細辛等中藥對幽門螺桿菌有殺滅或抑製作用。

提醒:需要治療幽門螺旋桿菌者,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部分圖文來源網路,侵刪)

筆者微信:hnlh2017,有問有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