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肝內膽管炎與膽結石是一種相愛相殺的孿生關係

我們前面討論了膽固醇性結石與膽囊炎的關係,膽道系統還有一對「孿生兄弟」,就是肝內膽管炎與色素性結石。我們知道在肝內膽管也可產生結石,往往這類結石對人體的危害更大。這類結石屬於炎症性結石,主要成分是膽色素,形狀多為不規則形,且大小不一,呈棕紅色或棕褐色,質地鬆脆或泥沙樣。肝內膽管結石是指左右肝內膽管匯合處以上產生的結石,也有人稱為膽石病。約佔膽道結石病人中25%以上,農村比城市多見,衛生環境較差,蛔蟲感染率高的地區更常見。

為什麼肝內膽管會形成色素性結石呢?原因十分複雜:

1肝內膽管有狹窄或部分阻塞。這樣造成肝內膽管膽汁流通不暢,甚至滯留於肝內膽管內,膽汁內不溶於水的遊離膽紅素髮生沉澱,並相互聚集成團。

2腸道蛔蟲進了膽道,形成膽道蛔蟲症。腸道蛔蟲等寄生蟲鑽進膽道,把腸道的細菌同時帶進膽道,引發細菌滋長,細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釋放出一種酶,膽汁在酶的作用下產生不溶於水的遊離膽紅素;同時,死掉的蛔蟲殘屍、蟲卵、細菌等就成為結石形成核心,遊離膽紅素包繞該核心繼續沉澱。

3反覆膽道感染。膽道感染時膽道膽汁中的化學成分、酸鹼度、膠體成分以及膽鹽濃度等都會產生改變,實驗證實這些變化對膽紅素沉澱有利,增加了結石形成的可能性。

總之,形成肝內膽管結石的原因是多因素,具體如何形成結石可能因人而異,目前掌握的情況僅能「管內窺豹」。

肝內膽管結石經常並存膽管炎,這兩種病互為因果,相互影響,推動肝內膽管結石和膽管炎呈日益加重,侵害範圍日漸擴大,最終會造成肝膿腫、肝萎縮、膽道出血、膽汁性肝硬化、急性化膿性梗阻性膽管炎等一系列嚴重後果,常危及病人生命,需要早期高度重視起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