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些按摩退燒法,在家就可以給孩子做

「發燒」二字,令許多爸媽聞之色變。最怕的不是空氣突然安靜,而是寶寶高燒不退。


孩子一發燒,全家人焦頭爛額,有經驗的醫生會建議家長別著急去醫院,先觀察孩子的體溫變化,有無其他併發症狀(咳嗽、嘔吐、腹瀉等)。



反覆去醫院會增加交叉感的機會。但看到孩子的體溫飆到39-40度,對專業知識匱乏的家人來說,這確實是極大的心理挑戰



一般發現孩子發燒,家長都會採取一些退燒措施。


於是,民間就流傳著各種各樣細思極恐的退燒偏方,最常見的為以下幾種:

1. 捂汗


這個方法的理論依據是捂上厚厚的被子,加上不停的喝熱水,不停出汗,就能達到退燒的效果。但這樣做,只能適得其反


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善,機體散熱能力較差,捂的嚴嚴實實反而影響散熱,使體溫處於高熱狀態。


嚴重的甚至引起寶寶脫水、腦缺氧等。


2. 用酒精擦拭


酒精擦浴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


並且寶寶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極強,通過皮膚吸收後,可能出現酒精中毒的癥狀。兒童特別是小嬰兒一般都不採用。

3.不宜進行冰敷

冰敷太冷,可能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且局部大面積應用冰袋,極易使皮下脂肪凝固而成硬腫


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的患兒更不能用冰敷。


除此之外,網路上熱傳的一些奇葩退燒方法:銀器煮水喝、蛋清擦身、溫毛巾綁腿、白酒擦身等,都不安全,相信有判斷力的家長都不會輕易模仿。


正確認識發燒


很多媽媽認為發熱是壞事,見不得寶寶發熱。其實,發熱是機體免疫系統為了抵禦感染而產生的一種免疫保護性反應


發燒是癥狀,而並非疾病。那些說因為寶寶發燒導致腦損傷,燒出肺炎的,發燒是腦膜炎、肺炎的癥狀,而並非發燒引起的腦膜炎。降溫不是在治病,是讓寶寶舒服一點。


研究證明,發熱時機體內的免疫功能優於體溫正常時候,這些免疫功能可抑製病原體的生長、繁殖,有利於康復。



如果過早用藥物強行降溫, 不但存在退熱葯本身的副作用,而且挫傷了機體的自然防禦能力,使病程延長。


還可能因退熱而掩蓋了癥狀,造成原發病的診斷困難,延誤治療


非藥物降溫,除了大家熟知的物理退燒法(如溫水擦拭、多喝水、多排泄、退燒貼等)。

今天曹老師要推薦給大家的是按摩退燒法,行之有效、安全簡單。爸媽在家就可以給孩子做。



1、清肺經


【定位】無名指指腹。


【操作】用拇指和食指夾住寶寶的無名指尖,從指尖向下推至指根50次。

播放GIF

2、推天河水


【定位】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蘸取少量冷水,推天河水50次。


播放GIF

3、按合谷穴


【定位】位於第一、二掌骨之間,也就是俗稱的「虎口」。


【操作】用拇指點按寶寶左手合谷穴50次,然後換右手。

4、按大魚際(板門)


【定位】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根,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的部位。


【操作】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在大魚際穴,一緊一松地按壓2分鐘左右。


播放GIF

5、按揉列缺穴


【定位】前臂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


【操作】用拇指按揉寶寶手腕兩側的列缺穴各2分鐘。


體溫在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為高熱。低熱對人體是一種保護,>37℃則不利於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若經過物理、按摩降溫後,體溫仍>38.5℃,請及時就診用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