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灌腸致半歲寶寶腎衰竭 這麼危險的退燒方式,居然很多醫院還在用


孩子發燒,很多家長不免跟著緊張起來,一時「急火攻心」,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能讓孩子降溫,他們都願意做...

如果此時有一種「純天然的綠色療法」,宣稱自己安全無副作用,發燒、感冒、腹瀉、肺炎都能治,你會心動嗎?

近些年,一些小診所裡,開始流行灌腸療法。灌的有鹽水,有利巴韋林、地塞米松,更少不了柴胡、板藍根、喜炎平等。有些甚至號稱是「純中藥製劑」,其實根本搞不清楚混了些什麼葯。

一發燒就選擇灌腸,

其實大錯特錯!

怎能料到,

不少兒童還因此腎衰竭!

播放GIF

僅僅半年時間,武漢兒童醫院就接連接診兩例灌腸後腎衰的患兒。

事件回放:

2018年8月,半歲的荊州男嬰小遊發燒,村醫給他用中藥灌腸退燒,但病情一直反覆。轉到武漢兒童醫院就醫時,小遊全身多臟器受損,急性腎衰竭尤為嚴重,在ICU(重症監護室)住了一個多月才平穩下來,但需長期透析來維持生命。

武漢兒童醫院腎內科副主任王醫生介紹說,孩子送來後心臟、腎臟、包括肝臟的狀況非常不好,檢查結果肌酐指標上千,普通正常的情況只有幾十。

經過治療,小遊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每次都需要做十多個小時的透析,通過機器來維持生命。

2019年4月,武漢兒童醫院再次遇到一例類似患兒。

6歲黃岡女孩感冒發燒,在小診所接受「中藥秘方」灌腸、同時做膏藥外敷後,不僅燒沒退,還出現膿毒血症、腎功能衰竭。

「科室已多次接診類似患兒,既往健康,卻突發腎衰,問起治療史,孩子都有過灌腸的經歷。」該院腎內科副主任王醫生推斷,灌腸可能是誘發腎衰的重要因素。

本來只是小小的發燒,卻因為錯誤的退燒方法毀了一個可愛的孩子。

播放GIF

灌腸退燒對寶寶來說

真的很危險!

播放GIF

所謂的灌腸退燒,就是把藥物通過肛門注入直腸,以此來達到治療目的。

在大城市的醫院,現在已經很難看見灌腸的蹤影,但在許多小城鎮、鄉村裡,這樣的退燒方式仍有使用。

1)孩子的腸道非常脆弱,如果操作不規範,輕則損傷粘膜,重則還會導致腸道穿孔。

2)另外:腸道給葯不好控制藥量。

灌腸後一些藥物還是會流出來,連醫生也無法準確判斷孩子究竟吸收了多少。一旦用藥過量,就很容易損傷孩子嬌嫩的肝、腎等臟器。

就像新聞裡的孩子,因為實在傷得太重,只能依靠透析。

3)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灌腸還會有很大的致敏風險。

灌腸退燒不像打針那樣需要做皮試,略過這一環節,孩子出現過敏性休克等不良反應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灌腸退燒如此「荒謬」,一般情況下都是非常不推薦給寶寶使用的。

然而,

除了這種方法,

還有幾種錯誤的退燒經驗,

依然廣為流傳。

我們再次提醒父母

有些退燒方法不適合小寶寶

千萬別亂用

播放GIF

這三種錯誤的退燒方法

千萬不要給寶寶用

1)捂汗退燒法

「寶寶發燒,只要捂一身汗,病自然就好啦!」這是很多家長都會存在的一個誤區。

然而,出汗多並不等於病好了,還可能給孩子帶來難以想像的嚴重後果。

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遠遠不及成人,捂熱的狀態下可能不僅無法出汗排熱,反而會因為不能散熱導致熱量在體內儲積,體溫升到比調定點更高,出現 41℃ 以上的超高熱。

有一部分孩子會因為溫度過高導致脫水或「熱性驚厥」,1 歲以內的孩子更有「捂熱綜合征」的危險:

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環衰竭,嚴重時致死。

因為孩子發燒,家長選擇捂汗退燒頻出悲劇的新聞,屢見不鮮!

2) 酒精退燒法

酒精在人體皮膚上揮發的速度非常快,帶走的熱量也更多,大面積使用的話,會讓孩子出現寒顫的情況。

嬰幼兒的皮膚非常稚嫩,角質層薄,黏膜血管豐富,酒精很容易透過皮膚就直接被吸收了,從而導致孩子酒精中毒。

廣東虎門的一對父母用工業酒精給孩子擦拭退燒,結果孩子當即不省人事,送到醫院搶救後還是不治身亡。

據深圳市兒童醫院 PICU 主治醫生馬偉科介紹,父母小孩用的 1000 毫升的工業酒精,這個量放在成年人身上都受不了。

2016 年版《中國 0 至 5 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乾問題循證指南》早已明確指出,不推薦給孩子使用酒精擦拭的方法退燒。

3)退燒針退燒法

退燒針是一個統稱,目前常用的退燒針基本分為三大類:

氨基比林系列

賴氨匹林系列

地塞米松

① 氨基比林,可能致死

氨基比林可能會引起白細胞減少症,造成寶寶的免疫力大大降低。

此外,氨基比林引起的皮膚過敏反應也很可怕,嚴重時會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雖然我國在 1982 年的時候就淘汰了氨基比林針劑,但它的兩種復方製劑:安乃近與安痛定,目前仍在基層廣泛使用,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千萬留心。

② 賴安匹林,可致癲癇

孩子在注射賴安匹林後,可能會出現驚厥、嘔吐等癥狀,甚至會昏迷,嚴重時可能直接導致死亡。

這種嚴重的不良反應被稱為瑞氏綜合征12 歲以下的孩子的患病比例最高。

③ 地塞米松,弱化孩子的免疫反應

地塞米鬆通過降低體溫調節中樞的敏感性,來起到快速退熱的效果。

體溫調節中樞敏感性下降的同時,身體的炎症反應也降低,使得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統難以發揮作用,很容易引發進一步的感染,引起消化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的併發症。

長期用激素給孩子退熱,還會逐漸破壞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統。這樣持續發展下去的話,孩子會越來越容易生病。

播放GIF

這兩種退燒方法只是心理安慰

效果並不明顯

1)溫水擦浴,退燒效果並不好

溫水擦浴,一度成為家長給孩子物理降溫的首選方式,至今很多人都還在用。

但英國醫學會(BMA)關於嬰幼兒童發燒的一篇文章中提及:不推薦用溫水擦浴來降溫。

原因在於:

溫水擦浴,不是退燒的首選方式。

退燒藥是最好最優先的退燒方式,只有在過敏等原因導致的無法使用藥物的時候才考慮用溫水擦拭替代退燒藥。

溫水擦浴,是通過水分揮發的方式,快速帶走更多的熱量,從而降低體溫。而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匯總:溫水擦浴的效果一般是降低1-2度的體溫,效果維持30-45分鐘。

服用退燒藥的退熱效果,遠比隻使用溫水擦浴的退熱效果要顯著得多。

當然,是否適用,也是因人而異。有的寶寶喜歡擦浴的感覺,在體溫不太高,寶寶精神狀態比較好時,溫水擦浴有助於降溫,寶寶也能接受,是可以嘗試的。

但如果寶寶平時就不喜歡擦浴,發燒後精神不佳,如果採用這種辦法降溫,弄得寶寶又哭又鬧的,不僅不能降溫,還會消耗他的體力。

2)退熱貼沒什麼效果,只是心理安慰而已

每次帶孩子去醫院看病,都能看到很多腦門上貼著「退熱貼」。

但其實,退熱貼只是家長的心理作用。總有家長覺得發燒會燒壞腦子,真不會!只靠額頭那一點點面積散熱,根本沒用。充其量是給媽媽的心理安慰

退熱貼的實際散熱面積非常有限,很多媽媽還喜歡貼在寶寶的額頭、腋下等高熱部位,這就讓局部皮膚急劇收縮,刺激比較大,孩子不舒服,局部皮膚還容易過敏,得不償失。

所以說,退熱貼除了讓大家知道寶寶是「小病號」,以及給家長一些心理安慰的效果外,基本沒有退燒效果!

播放GIF

寶寶發燒別心急

這才是正確退燒方法

發燒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任何退燒行為,都是為了讓孩子更舒適一點。

所以,最重要的原則是:能夠讓孩子舒適。

當孩子發燒,沒有達到吃退燒藥的體溫時,唯一靠譜的物理降溫就是——降低室溫

室內溫度保持在24-26度之間

有利於寶寶的身體散熱

寶寶發燒期間,除了給寶寶按計量吃退燒藥,媽媽做到「三多、一少」,能讓寶寶更舒服一些,還能快點好:

多休息:寶寶生病時,就別再去樂園、早教、游泳什麼的了,就讓寶寶在家安安靜靜的多休息。

多睡覺:讓寶寶多睡覺有利於身體內的白細胞等對付細菌病毒,加速機體自我修復。

多喝水:尤其是吃過退燒藥後,寶寶可能會大量出汗,需要喝水補充丟失的水分。也有利於藥物中的有毒成分從尿液排出。

少穿點衣服:有利於寶寶「散熱」,尤其是繈褓裡的小嬰兒,一定要打開繈褓包,讓寶寶自然散熱。

除了開空調、多喂孩子喝水、少給孩子穿點衣服等物理退燒方式外,如果孩子的精神狀態不好,也可以適當給吃退燒藥。


2~3 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用對乙醯氨基酚。

6 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用布洛芬。

這兩種是目前國內和國際公認的最安全的退燒藥。

孩子發燒,是每一個父母都難以避免的問題。

不管是寶寶發燒,還是其它疾病,作為父母的我們,除了要不停地學習各種育兒知識,還一定要明白不著急不盲從。只有我們花更多的心思去守護,孩子才能健康的茁壯成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