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演講 | 胡波:如何乾預腦出血?且看降壓治療

關於腦出血的治療,全球的醫生一直探索,如止血治療、清除血腫以及降糖治療等。總的來說,都沒有取得很好的療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波教授認為目前比較有前景的,給臨床帶來一絲曙光的,就是關於腦出血強化降壓的研究。

/ 強化降壓是安全的 /

目前,強化降壓研究解決三方面問題:安全性問題;對血腫影響;對臨床預後影響。

另外,臨床醫生會擔心腦出血時血腫周圍腦組織存在不同程度的低灌注,引起「缺血半暗帶」,而ICH-ADAPT研究表明,降壓不會改變血腫周圍灌注,這就提示臨床降壓不會引起出血半暗帶問題。

胡波教授在演講中提到,ATACH-1、ATACH-2、INTERACT 1、INTERACT 2等研究都是對腦出血後降壓時間、降壓強度進行了探索。這些研究結論都表明,降壓是安全的;對於血腫體積的影響尚有爭議;對臨床預後的影響有趨勢,雖然沒有改變主要臨床結局終點,但次要結局指標有改善因此,需要找出受益的腦出血患者亞群。

值得注意的是,在INTERACT 2研究中,研究人員將血壓分為五等分,最後發現收縮壓變異性程度越大,與不良結局的相關性越強。這也就提示,降低血壓變異性的治療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國內臨床需要重點關注是INTERACT 2的研究結果,因為該研究納入大量中國人群,適合國內臨床參考。

/ 是否應降至140mmHg /

強化降壓既然是安全的,降至多少合適?美國AHA/ASA自發性腦出血管理指南、歐洲卒中組織自發性腦出血管理指南(2014)以及韓國原發性腦出血內科及外科管理臨床實踐指南(2014)在肯定了腦出血後降壓安全性基礎上,建議將收縮壓緊急降至140mmHg以下。

中國的指南比較保守,其參考的降壓目標值是160/90 mmHg。胡波教授認為指南固然在這,但降壓至140mmHg也是安全的,尤其是參考了已納入大量國人患者的INTERACT 2研究結論。

除了降壓,還有沒有更多的研究去推進未來腦出血治療,改善臨床束手無策治療狀態?其實,在水腫擴大的繼發損害方面,已有兩項華人的研究接近臨床:

?去鐵治療

奚國華教授發現去鐵可減少腦出血後的腦水腫(二期臨床試驗階段)

?免疫治療

施福東教授發現免疫抑製劑芬戈莫德及其類似物可明顯減輕腦出血患者血腫周圍水腫(臨床試驗階段)

腦出血治療一直是困擾臨床的難題之一,除了降壓治療,還有更多的研究在探索,旨在改善臨床束手無策的狀態,我們相信腦出血的治療會取得像腦缺血一樣的研究進展。

MED24醫學傳媒面向廣大醫生及醫學生,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醫學視頻資訊平台。敬請關注。

【往期精彩】

人物 | 安醫大一附院梁朝朝:做好手術比什麼都幸福

to be continu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